首页 理论教育 归州山泉引水工程:工程资金与规模

归州山泉引水工程:工程资金与规模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归州这种人口并不太多,财力也不够雄厚的州城,像山泉引水这种城市水利工程,要筹集足够的工程资金,确非易事。也就是说,工程修建资金的落实与解决,最终是通过知州无私地捐出自己的薪俸来筹集的。从工程规模来看,卧牛垭引水工程,李炘本人与向国庠均记云长达“二百二十丈”。从用工数量来看,则一者用工“数千余”,一者用工“千余”,可见花费人工不少,也可见工程规模颇大。

归州山泉引水工程:工程资金与规模

对于归州这种人口并不太多,财力也不够雄厚的州城,像山泉引水这种城市水利工程,要筹集足够的工程资金,确非易事。一方面,官府并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支出,无法依赖官款资助;另一方面,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也缺少富甲一方的地方士绅,因此要想在民间募资也有一定难度。

事实上,在嘉庆二十一年李炘主持修建山泉引水工程之前,也曾多次动议兴修引卧牛垭一源之山泉。关于这一点,多篇文献中都有提及,所谓“前人曾议举修,因费多而止”[48],“在昔曾议修理,因费用不赀而止”[49],“曩因工费浩大,屡修不果”[50],可知,最终都因缺少足够的修建经费而不得不放弃。磨刀溪引水工程则此前付诸过实施,“缘架以木枧,接水甚细,涓涓滴滴,既不能供饮,往往山水阧发,常有冲塌之患”[51]。可知因经费有限,沿途接引泉水之设施乃均木枧而非石枧,且水量很小,远不足供归州市民百姓取用。更何况往往在山洪暴发时,沿途之木枧即容易被冲垮坍塌而不能用。

应该说,归州向来都不乏心存百姓、急百姓之所急、苦百姓之所苦的官员。前述归州学正蒋志堉感叹“从来教化之兴自学校始,学校者,风化之原,人才所由出也”,学宫泮池引水工程“在昔曾议修理,因费用不赀而止”,蒋志堉“太息者久之,自愧力薄弗能为也”。可知,蒋志堉一直念念不忘,心系此事,但终因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空自叹息。李炘来归州上任后,听蒋志堉提及此事,“亟诹吉捐俸,鸠工鞭石”[52]。也就是说,工程修建资金的落实与解决,最终是通过知州无私地捐出自己的薪俸来筹集的。

同治《归州志》中收录的多篇当事人的文记来看,均以非常感佩的口吻提到知州李炘“捐廉俸”、“捐清俸”以兴修引水工程,并首倡其事,主持兴修,付出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工程的组织与规划中,躬力亲为,不辞辛劳,故而工程得以能在“不赋民财,不辞劳瘁”[53]、“不藉民谋,不赋民财”[54]的情况下最终得以完成,引水成功。

关于工程的材质与规模、工程周期与用工数量等,我们也不难从文献中找出该工程面貌的相关信息,使我们得以对其具体情况有相当详细的了解。且看李炘本人的相关记述:(www.xing528.com)

相度地势,鸠工琢石,浚卧牛垭一源,由将军堡逶迤入城,浮于泮池以达于太平池。计弓口二百二十丈。浚磨刀溪一源,由分水岭逶迤入城,注于官井,计弓口三百七十四丈。俱用阴阳石枧,以期坚久。上覆以土,以便人行。经始于五月望日,落成于六月晦日。[55]

据此可知,与此前的木质导水材料不同的是,这次的两大引水工程中,其沿途导水管的材质均由此前的木质改为石质,且采用阴阳对接,也就是榫卯对接的结构形式。这样一来,就不大可能再像以前的木质导管那样一遇山洪即容易冲塌了。如此,则该工程可谓坚固耐用而持久,工程质量不可谓不高。

关于这两大引水工程,除李炘本人及前述学正蒋志堉的相关记述外,其时当地士绅向国庠分别撰有《李公引泉入城注泮池记》、《李公引泉入城注官井记》二文以记其事。向国庠云,卧牛垭工程乃“琢石为枧,计弓二百二十丈,以期坚久。为路环山而遥,为工数千余”[56];磨刀溪工程则“易木枧为石枧,阔其水眼,高其石碚,以图垂久。计弓二百七十四丈,为工千余,而工始告竣”[57]。从工程规模来看,卧牛垭引水工程,李炘本人与向国庠均记云长达“二百二十丈”。而关于磨刀溪引水工程,则二人之数据有所出入,李炘记云其长“三百七十四丈”,向国庠则记云长“二百七十四丈”。其中一数据必误,估计为方志编修时刻板之误。具体究竟哪一个数据真实,而哪一个有误,非经实地踏勘,则不得而知了。

从工程周期来看,这两大引水工程起始于嘉庆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落成于同年六月末,前后长达一个半月时间。从用工数量来看,则一者用工“数千余”,一者用工“千余”,可见花费人工不少,也可见工程规模颇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