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间所修川江石坝究竟只是一座,还是数座、数十座呢?根据文中所记,“复加酌量地势水势所宜可以坝者二十余处。夷陵七,归州九,巴东四”。也就是说,在进一步依据峡江沿岸地势和沿程水势情况,仔细斟酌考虑,最后选定适宜垒砌石坝的地方二十来处。就其具体分布而言,是夷陵州七处,归州九处,巴东县四处。那么,这二十处地方只是供选择的适宜修坝的处所呢,还是在这二十处地方最终都修建了石坝呢?文中又说:“引石坝,古人尝砌以防水,缘岁久湮没。今所立坝处,多系故址……”据此可知,早在明代以前,古人就曾砌坝防水,只是因为时间久了坍塌没入水中。从“今所立坝处,多系故址”一句中的“多”字来看,明代所修石坝并非仅只一处,而应该是上面提到的二十处。而且,这二十处石坝的选址大多即与古坝址合。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进一步要解决的是,这二十处石坝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儿?这一直都是笔者想努力求证落实的,然而十分遗憾的是,笔者穷力搜索也未能发现直接的其他材料,这里仅只能作一大致推断。峡江地区方志中对“滩”一词定义云:“山石横插江滨,与水怒激而作波浪者曰滩。”[37]也就是说,“滩”的地形特征与上述二十处石坝的选址原则——“横有石梁插入江中者”正相合。如此,我们就可以推断说,这二十处石坝应该都是位于“山石横插江滨,与水怒激而作波浪”的“滩”上。那么,石坝的具体位置,应该就在于当时夷陵州境、归州境及巴东县境内相应的带“滩”字的地名中。夷陵州境内有,归州境有“新滩”、“叱滩”、“滩”,巴东县境也有等等。
据文中所记,石坝“坝身长十丈,阔五丈,高一丈五尺,屹然相向”。也就是说,石坝垮度长十丈,石坝厚度达五丈,坝高有一丈五尺。二十座坝在峡江中两两相向,屹然耸立。由此可知,石坝规模颇为可观,在峡江中形成一道道壮丽的景观。
前已述及,筑坝后,如遇上洪水横流暴发之时,江洪冲至坝前,遇坝受阻,水势回转,水蓄于坝内,缓慢下泄,不再像筑坝前之汹涌澎湃,急泄直下。那么,石坝建成后,对于下流江汉平原的防洪减灾所发挥的效应到底怎样呢?对此,《川江石坝志略》亦有较为详细的记载:(www.xing528.com)
是岁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一带,江堤晏然如故。虽堤外低田亦无淹溺,民间所播麦稻,悉获全收。且汉水亦免骤合之患,潜、沔、武、汉胥庆丰稔。收成之日,父老相率告之荆州林守曰:“今岁自祷神垒坝之后,江水旋涨旋消,真为神异。且水流纡缓,堤岸不溢,穴口不穿,民得粒食,此十五六年来所未见者。引石坝,古人尝砌以防水,缘岁久湮没。今所立坝处,多系故址,若合符节,费少功多。若由此而岁加修垒,诚足为千百年永利。愿立石以志不朽。”林守然其请。
也就是说,当年石坝建成后,荆州府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一带的江堤安然恙,没有遭受被洪水冲溃之灾。即便是江堤外的低洼田地也没被水淹,老百姓所播种的麦子、水稻等都获得了全面大丰收。而且,由于洪水在坝内稍作停蓄,避免了和汉水洪峰同时汇合之患。江汉平原上的潜江、沔阳、武昌、汉阳等地欢庆丰收的那天,父老乡亲们率相向荆州知府林氏告喜说,今年自从向神祷告并垒砌石坝以后,江水随涨随时就又消退了,真是十分神异。况且江水纡回,流速趋缓,堤防未曾溢水,穴口也没有溃决,老百姓借此而获丰收,这是十五六年来所没有见到的好景象。父老百姓认为川江石坝如若能在此基础上坚持每年修缮垒砌维护的话,诚足为千百年永久享利的水利工程,此即“若由此而岁加修垒,诚足为千百年永利”一句所示。透过此语,我们不难看出两湖民众对川江石坝这一系列水利工程所寄予的感情,以及他们希望川江石坝能得到长期维护而一直发挥良好作用的美好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