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先秦时期出现河曲地貌述称“澨”、“汭”等语词,宋以后至明清时期的文献中又出现大量关于河流地貌的记述及其河流水文力学原理的阐述,究其原因,这些都说明科技的发展是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认识和利用相伴而生的,人类科技史离不开其自身的社会经济生活,而不是在脱离实际生活的情形下玄思冥想的结果。古人对河流江心中沙洲的淤涨坍消现象及其水文力学原理这一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对沙洲淤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到进一步阐述沙洲淤消演替原理,再到运用沙洲淤消演替原理人为干预沙洲的演变,并对其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科技史应该如何书写,怎样才能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历史时期科技的发展,这由多个方面所决定,如历史时期有文献记载与否,历史时期文献的保存和流传程度如何,以及我们对历史文献的掌握程度又怎样等。前面两个方面是今天的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已经无法改变的了,但最后一个方面则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而有所提高的。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或发掘,原有的科技史都有可能随时被改写。这不仅在我国,在西方可能也同样是如此。一般来说,古人对相关问题的科学认识、古代科技发展所达到的水平等,往往会因为新材料的发现或发掘而将其年代前推到更早些的时候,有时候甚至是大大提前。因此,我们探究和书写科技史一般不宜轻易下断语,而只能说是根据已有材料暂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注释】
[2]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7页。
[3]竺可桢《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记述》,《科学》1925年第6期.
[4]沈括在观察浙东山势峭拔的雁荡诸峰时,推测:“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有巨石岿然挺立耳。”他奉命出使契丹时发现:“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推测:“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指出:此因大河浊流“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其理必然”。
[5]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6]王克陵、潘晟、孙小珂《释“澨”——中国先秦时期河曲地貌的述称》,《中国科技史料》2002年第1期,第76—80页。
[7]《都下马料(淮浙江东沙田芦场本末)》,《建炎杂记》甲集卷十五。(www.xing528.com)
[8]《宋史》卷三百八十四《叶顒传》,《宋史·食货志》卷一百七十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对此也有相关记载。
[9]嘉靖《汉阳府志》卷二《方域志》。
[10]嘉靖《汉阳府志》卷二《方域志》
[12]乾隆十三年《汉阳县志》卷五《山川》。
[13]乾隆十三年《汉阳县志》卷五《山川》。
[14]万历《湖广总志》卷三十二《水利志一》。
[15]乾隆十三年《汉阳县志》卷五《山川》。
[16]乾隆十三年《汉阳县志》卷五《山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