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沙洲淤消水文力学原理人为干预洲港的演变,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陈公套”的出现和沌口沙洲的形成。首先,我们来看看武昌府的“陈公套”是如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成功出炉的:
弘治辛酉(1501),武昌知府莆田陈公晦有巧思于所属管家套,以小舟数百,载铁器沉水中,并渡,急棹犯其高,沙随水去。一夕,套口遂深阔。乃号令汉阳商人,使移舟套中,更其名曰陈公套。[10]
据此段可知,“陈公套”原名“管家套”,“陈公套”的出现是武昌与汉阳两府之间为争夺深水港以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而以人力干预改变江流动力特性,从而改造沙洲和港口形态的实例。具体而言,就是很有头脑的武昌知府陈晦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招术,即用数百条小船绑载铁器沉入水中,然后鼓棹驾驶这些小船在管家套上一并急速地行驶。这样洲沙就被运行中的铁器掀起,并被水流带走。这其实类似于今天的一些河港疏浚工程,也就是当河港被泥沙淤浅时要进行定期疏浚、浚深,保持处于深水航道和深水港的状态。这样,大吨位的船舶才能进入和停泊。也只有这样,港口才能保持高级别的贸易港地位。“陈公套”的出炉就是一个人为改造洲港形态以利于在近本府水域形成深水良港,借此招徕商贾,形成繁荣商业区以利于本府的经济发展的突出实例。正因为知府陈晦对该府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武昌府原名管家套的港套便改名叫“陈公套”以感其恩。
由原管家套改造为“陈公套”乃疏削沙洲、浚深港口的行为。除此之外,对于沙洲演变原理的认识和应用,同时还表现为人为促使或加速沙洲的形成。明末沌口沙洲的形成和扩大就是最好的例证,让我们来看看这一人为造洲的过程:(www.xing528.com)
崇祯之末左帅良玉驻军武昌,以沌水为荆沔下流,恐贼舟乘间而至,乃用巨舰二只载以铁石沉之沌口。未几,果然成小洲,直塞江沌之间,二十年来,且广数十丈矣。[11]
这是说在明崇祯末年,官军将帅左良玉在武昌驻军,考虑到沌水处于荆洲、沔阳下游,担心农民军的船舰乘间隙从上游顺流而下造成威胁,于是用两艘巨大的船舰装载大量的铁器石头使船舰连同铁石一起沉入沌河入江口的江底。没过多久,果然淤出一个小沙洲。这个小沙洲正好充塞在江中沌水入江口这个位置。而在沙洲出水后的二十多年间,洲体更进一步堆淤,洲形规模已不断扩大,洲头至洲尾已长达数十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