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地理评论:《纪要》的流传与影响

中国历史地理评论:《纪要》的流传与影响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已述及,清人给予了《纪要》一书高度的评价。未版之前,即已有人充分认识到该书的潜在价值。究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作者并非楚地人,虽在楚地一呆几十年,但在楚人心目中,或许总仍视其为客乡人;其二,作者位卑职低,虽在楚为官三十余年,但其官职却总只是典史、县尉、参军、经历、知县等,因此其影响力终究不大。自此以后,该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流传开来。

中国历史地理评论:《纪要》的流传与影响

前已述及,清人给予了《纪要》一书高度的评价。陶樑序言:“盖鸿甫久于楚,江汉宣防,周历殆遍,故其言论确凿、其备豫尤远。”未版之前,即已有人充分认识到该书的潜在价值。王柏心序言:“使守土之吏得是书而思之,引而伸之,先事而防,事至而应,其于以备患不难矣!然则害何必不可去,而利何必不可兴?”

虽然如此,该书的出版仍属难产。前文已证,该书迟在道光二十年已经写成,但其正式出版,却一直拖延至二十五年后的同治四年。究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作者并非楚地人,虽在楚地一呆几十年,但在楚人心目中,或许总仍视其为客乡人;其二,作者位卑职低,虽在楚为官三十余年,但其官职却总只是典史、县尉、参军、经历、知县等,因此其影响力终究不大。正由于以上两点,书成以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迟迟未与广大读者见面,只为著者交游的小圈子中人物所称道,没有及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众所周知,时间演进到清中后期,两湖平原的洪灾暴发愈来愈频繁,为祸愈来愈剧烈。清咸丰十年(1860),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川江洪峰下来,遇汉水顶托,无法宣泄,形成了流域性的特大洪灾。当时,“宜昌平地水深六七尺,公安县水位高出城墙一丈多,江湖连成一片,江陵县则民楼屋脊浸水中数昼夜”。这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二月十一日还出现一次罕见的后期洪水[2]。在此环境背景下,鸿甫先生这本优秀水利堤防专著的出版终于提上了日程,而由湖北藩署于同治四年(1865)正式开雕。至此,这本埋没了二十余年的优秀著作终于问世了。

自此以后,该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流传开来。就笔者所知,光绪荆州府志》与宣统《湖北通志》中的堤防志对该书均有摘录。光绪《荆州府志》摘录条目较多,有公安、石首监利松滋四县之“水利堤防记”。之所以该志摘录条目较多,或许与昌烈先生长期在荆州地区为官,对该地水利堤防的熟悉程度及民人对他的了解远大于楚北其他区域有关。令人遗憾的是,该书的重要部分与成就——图的体裁未能为通志及各府州县志中的水利堤防志所继承采纳。

总之,《楚北水利堤防纪要》一书是清代湖北地区的一本图考并重、记载详细、内容丰富、资料可靠、分析透彻、立论系统的水利堤防专著。它使我们系统地研究湖北地区河湖的历史演变和治理、大堤的历史发展和防洪、堤防工程修筑技术、堤垸陂塘水利格局、区域开发与自然保护人地关系等成为可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楚北水利堤防纪要》一书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3]。(www.xing528.com)

【注释】

[1]光绪《荆州府志》卷三十四《职官志六》。

[2]参考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编《长江水利史略》,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第130页。

[3]该书复旦大学图书馆有藏,而从图书借阅卡记录来看,笔者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