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中叶上海县市平面格局:中国历史地理评论

明中叶上海县市平面格局:中国历史地理评论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明中叶上海县市复原图,可以明确早在筑城之前的明中叶,上海“县市”之中已经出现对应于晚清时期的四纵四横栅格状干线路网,并且当时该路网的经向道路还要一直延伸至洋泾浜,甚至超出了1553年筑城时所圈定的城墙范围。

明中叶上海县市平面格局:中国历史地理评论

上海地图资料揭示了该城的发育渊源甚久,那么在16世纪中叶修筑围郭之前的上海县城是什么样子的呢?明嘉靖《上海县志》卷前所载《上海县市图》(详笔者所作《上海老城厢平面格局的中尺度长期变迁探析》所引,本文提及复原图均见于上文——笔者按),为了解1553年筑城前“县市”阶段上海城市形态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古地图资料。

《上海县市图》选自明嘉靖三年(1524)刊刻的《上海县志》,这是一幅代表中古时期江南绘制水平的城市古地图,它准确、即时地描绘了明嘉靖筑城之前上海城市的实际面貌。该图方向上北下南,描绘范围北起洋泾浜,南至陆家浜,西起周泾,东至黄浦江滨,按嘉靖《上海县志》卷一所云“自杨泾至薛家浜,皆为县市”,可知本图是以当时的上海“县市”为对象的城市地图(“杨泾”即洋泾浜)。图上文字标注的地物共三十九处,涉及县治、察院、儒学、社学、邑厉坛、城隍庙、水仙宫、积善寺、义冢等官署祠庙以及南、北两处马头(码头)等设施。值得一提的是,本图实际描绘的地物远在文字标注之上,如图上表现的众多街道、河道、桥梁大多未注文字,但这些地物经过具体比定,可知其均为相当准确的写实表达。

利用《上海县市图》,并结合嘉靖《上海县志》中有关城内河道、桥梁、街巷以及衙署祠庙等记录,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还原筑城前“县市”的平面格局,并对嘉靖筑城前上海“县市”中的道路系统、街区分布以及城市规模等要素做出清晰的判断。(www.xing528.com)

根据明中叶上海县市复原图,可以明确早在筑城之前的明中叶,上海“县市”之中已经出现对应于晚清时期的四纵四横栅格状干线路网,并且当时该路网的经向道路还要一直延伸至洋泾浜,甚至超出了1553年筑城时所圈定的城墙范围。根据此图所表现的道路系统,并结合嘉靖《上海县志》所记当时“县市”之中三十八座桥梁的位点分布,即可准确勾勒明中叶“县市”的大致范围,对比晚清时期的老城厢,可知其城市规模与近代相差并不太多。事实上,这个判断与现在仅存的有关该时期上海“县市”规模的两条定性记述也相吻合,即上述嘉靖《上海县志》所云“自洋泾至薛家浜,皆为县市”,而上述嘉靖《南畿志》也曾明确指出当时的“县市”“无城郭,惟有二门(南马头、北马头)”。此外,成书于1504年的弘治《上海志》卷五曾提及当时“县市”内仅有的两个渡口——“薛家浜渡,在县市东南;方浜渡,在县市东北”。这等于间接指示了当时的“县市”范围,说明至迟在16世纪初明弘治之际,上海这座县城已经十分接近清末老城厢的城市规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