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上海黄浦区的老城厢区域,虽经民国初的拆城与填浜,近年来河南南路、东街等的改造工程,但由中华路、人民路围绕的梨形环路仍完整继承了旧县城的围郭格局,城内的街道系统也大体保持着明嘉靖筑城后的历史状况,其中的方浜中路、复兴东路等街道在位置、走向乃至曲度等细节上处处透露出老城厢乃至更早时代城内方浜、肇家浜等干支水系的古老形态。在近代化以来的这座大都市之中,老城厢的平面格局与周边的近现代新区大相径庭,事实上该地已逐渐变质为景观迥异于周边街区、形态变化迟滞的嵌入型“城中城”。这座巨大的“城中城”是上海古城镇在其发展历程各阶段残余构造的集合体,为探究其中蕴涵的潜在形成过程,则需要对其平面格局进行详细的分层复原与考察。
根据史书记载,从行政建置与城市形态的变化来看,上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大约自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至南宋末13世纪中叶为第一阶段,彼时上海尚未设镇,但已与青龙、华亭、海盐、崇德、石门、魏塘等江南的县城或较大市镇并列,是秀州(包括今嘉兴、上海在内)管内十七个设有酒务的市镇之一,可见它在当时已经成长为长江三角洲尾闾地带市镇网络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聚落了。
大约从南宋理宗朝始(约1255年前后),朝廷在上海置“市舶分司”以承接远洋贸易,卓越的区位优势与航运条件,使得该地在与青龙、江阴、太仓等商贸口岸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到南宋末上海升格为“镇”,再到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正式分华亭县而建上海县,此处成为县城之所在,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二阶段。按嘉靖《上海县志》等早期地方文献记载,建县之前的上海被称为“镇市”。根据元大德六年(1302)上海县教谕唐时措描述(载弘治《上海志》卷五),宋元之际的上海,“襟海带江,舟车辏集,故昔有市舶,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宫仙馆,甿廛贾肆,鳞次而栉比。实华亭东北一巨镇也”。这段文字虽不免溢美之辞,但其中有关市舶、榷场、酒库等陈述应是实情,反映当时此地确已发育成为江南地区的一个繁华市镇了。(www.xing528.com)
从元初的公元1292年设县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筑城前为上海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的上海县城尚未修筑城墙,史载其为“县市”,刊行于上海筑城前的嘉靖《南畿志》卷十六《城社·上海县》曾描述当时的县城“居海之上洋,因海市为县,无城郭,惟有二门(南马头、北马头),所聚周四里,环县以水为险”,准确反映了其时上海“县市”以环护聚落的水道实施防御的江南环濠市镇的性格。
明嘉靖筑城后直到民国初1914年拆除城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第四阶段,到这一时期上海因抗倭而修筑了围郭,在明清方志中才被称为“县城”,近代以后则多以“老城厢”名之。借助崇祯《松江府志》以来的详细街巷记录、嘉庆《县城图》等古绘图与《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等近代以来上海的大比例尺近代实测图等资料,可以准确把握这一阶段的城市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