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宗是中国明清以来常见的一种宗族行为。很可能起源于同一位祖先的某一同姓宗族群体内的各宗族,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灾害、人口等等方面),从某一个时间起,逐渐脱离了原先生长、生活的地方,开始了向更适宜于本族群生存之地的迁徙和独立的发展。经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以后,形成了一个同姓宗族群体,分布在一县或数县范围之内。随着岁月流逝,天灾人祸,宗族的早期记录或被遗失,或被遗忘;对于一般族人来说,除了同姓之外,已经很难对这些宗族之间互相的世系关系作清晰准确的认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宗族就不能作为一个同姓地域团体发挥整体功能。于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有一批富有历史责任感的地方绅士出面,组织起具有共识的同姓者,通过编撰通谱、修建联宗祠等等方式,以期重建宗族整体的历史,这就是所谓的联宗。
必须强调,重建宗族整体历史的结果,并不会在各实体性宗族之上再出现一个大规模的宗族组织,或“联合宗族”;英国社会人类学家莫里斯·弗利德曼所谓的“上位世系群”(highter-order lineage),主要应理解为一种研究方法。联宗的最终产物,是出现一个地域性的同姓网络;所有参与其事的宗族,在经过联宗之后只是恢复或重建了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而其原有的世系关系、组织结构和财产继承关系,则没有、也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当然,这并不排除在一次联宗过程中,会在某些特定的范围内出现个别的归宗与合族现象。
以重建本宗族历史为目标的联宗,是联宗的主要类型。之所以如此,可能与下述情况存在密切关系:联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优化和改善与各同姓宗族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外部环境,即地域社会的结构及秩序,从而有利于本姓氏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由于联宗行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而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限制;同时,由于联宗对宗族的世系关系采取了一种拟制化或淡化的策略,因而在儒家理论上易于受到攻击和责难,并且往往不能获得官方的充分理解,或给予必要的支持。因此,开展联宗行动的各姓氏集团所设想的不少功能性目标(如在某些方面成为本地的“最强者”之类),很难真正实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联宗都只能以在观念形态上唤醒同姓人们间的同宗、同族意识为直接结果,而不能指望导致一个新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功能集团的产生。无论发起和参加联宗行动的人们主观上是否愿意,现实中的联宗行动,特别是较大规模的联宗行动,大多只能在区域性的宗族历史意识的重建方面取得明显的结果。事实上,这也正是联宗这一历史现象能具有现代人可理解的合理内核的的基本根据。如果说,以自然形成的父系世系关系为基础而建立的宗族的历史合理性,在于它集中体现了相关人群为满足其对自身及其群体历史性和归属性的执着需求的话,那么,联宗要求的历史合理性,则主要表现在对各宗系实际居住与生活范围的超越,而显著地带有了区域文化建设的意义。联宗行为对于地域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一方面。另外,在发生了这类联宗活动的地区,各姓间此前的势力分布和实力均衡状况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基层社会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方式。
浙江平阳雷氏1978年通过重修《冯翊郡雷氏宗谱》所达到的联宗,就可以在这一背景下加以考察,并衡量其“过渡性”。
浙江省平阳县图书馆所藏1978年《冯翊郡雷氏宗谱》[1],是平阳县雷氏编纂的一部联宗谱。因谱内收有《盘瓠铭志》、《释畲字义》二节,可知平阳雷氏为畲族。“盘瓠传说”很早就见于古代典籍,后来广泛流传于畲族之中,被视为与该族起源有关的一项重要标志[2]。在平阳雷氏的联宗案例中,“盘瓠传说”除了表示族源认同外,没有附加其他意义,所以不再展开。
平阳县原是位居浙江省第二位的一个大县。1981年6月,国务院决定从平阳县中析出“矾山镇和宜山、钱库、金乡、灵溪、桥墩、矾山、马站7个区,另建苍南县”[3]。若按调整后的结果,《冯翊郡雷氏宗谱》涉及的区域已跨越平阳、苍南两县。但这一判断不符合《冯翊郡雷氏宗谱》1978年编纂时的实际情况,故笔者仍按原行政区划,认其为“平阳雷氏”。
平阳雷氏迁自福建罗源县(现属福州市),为福建畲族的主要聚居区。据吴良华为1978年《雷氏宗谱》所撰《新修谱序》称:
其先世永乔公[4],娶蓝氏生子三,长仰宇,次仰善,三仰甫,而仰宇公于万历八年同昆季数人由福建罗源迁浙江平阳,是为肇基之始祖也。
这段记载,与许多资料和论著中表明的畲族离开广东潮州后的迁徙路线及大致时间相符。如蒋柄钊《畲族史稿》第五章《畲族历史上的迁徙活动》,根据畲族族谱和地方志,描画了畲族于明代中叶前后经闽东、闽北迁居浙南的过程:
浙江的畲族是从闽东迁入的。迁徙路线是从原住地广东的潮州向东沿海线经漳州、泉州、莆田、福州、连江、罗源,最后到浙江的景宁或宣平落脚。迁徙是不断持续进行的。如雷氏从罗源县迁至宣平县后,在本县内又经过五次迁徙。后又迁回罗源县居二世又迁回宣平,至万历年间又迁入景宁县,以后又向丽水、松阳、遂昌、温州、泰顺、龙游等县迁徙。其间又有往返迁徙。……据对浙江景宁县的调查,浙江各地畲族大都认为祖先来自景宁,说明景宁县是浙江畲族最早的居住地。[5]
蒋先生所论对畲族由闽东至浙南迁徙路线的说明是清楚的,但若由此得出“景宁县是浙江畲族最早的居住地”的结论,恐怕还失之笼统。畲族由闽入浙的路径很多,过程也很复杂,平阳雷氏可能就是“由福建罗源迁浙江平阳”,而未经景宁中转。施连朱先生在《畲族风俗志》中画了一张线图,描述了畲族由华南向华中、华东的迁徙路线,然后指出:
畲族的迁移路线不限于上述各路,有很多早在各处停留下来。但总的来说,基本上是从南到东北的迁徙,隋唐之前已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宋元到福建中部、北部一带,明清时已大量遍布于闽东、浙南等地。[6]
根据引图及引文,平阳雷氏的迁徙路线和时间,正在这个框架之内,与吴良华对雷氏的历史记忆基本一致:大约在明万历年间,雷永祥之子雷仰宇兄弟离开罗源,经宁德、福安、福鼎,最后到达并定居于浙江平阳,此时应已入清。
雷永祥父子由闽入浙的时间约为“明清时”固然不错,但平阳雷氏的始祖或肇基祖究竟是雷永祥还是雷仰宇则有疑问。由于事关平阳雷氏联宗的世系依据,所以不能回避。问题的关键,是吴良华所说“仰宇公于万历八年同昆季数人由福建罗源迁浙江平阳”能否落实。“万历八年”即1580年,这一时间节点似乎没有得到其他雷氏文献的支持。如《浙江家谱总目提要》05282号苍南1994年《冯翊雷氏宗谱》“提要”:
始祖,永乔,讳永祥,明洪武十三年(1380)自福建罗源县迁居浙江平阳县桥墩村(今属苍南县桥墩镇)。
上图《总目》447—0021号浙江苍南1994年《冯翊雷氏宗谱》“提要”,同样如此:
始祖永祥,字永乔,明洪武十三年自福建罗源县迁居浙江平阳县桥墩村(今属苍南县桥墩镇)。
两条“提要”都认雷永祥而非雷仰宇为平阳雷氏“始祖”,其迁浙的时间非常明确,是明初的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既然雷永祥被后人认定为始祖,显而易见,他的儿子就不会迟至两百年后的万历八年即1580年才“迁浙江平阳”。虽然1380年迁浙的依据也不是不勉强,但至少可以证明吴良华谱序所指定的时间节点存在问题。
比较接近历史真相的,应该是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宗谱时雷云所撰《雷氏谱序》对雷氏由闽入浙过程的回顾:
明季间,我鼻祖永祥公由罗源迁居浙平桥墩。迨国朝定鼎之初,缘海氛迁界,合族移居北港等处。厥后,我起益公由北港来三十一都赤洋古楼下,复居詹家坑;由詹家坑复迁五十二都仓头,传至于今十有余世。[7](www.xing528.com)
雷云是一个贡生,书读得很好,但官运有碍,仅“例授文林郎”,未得实缺。雷云对本宗族历史了解极深,在主持同治五年的重修宗谱(任总理)后不久,又主持修建了雷氏宗祠,对雷氏宗族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1994年重修《冯翊雷氏宗谱》时,除上引《雷氏谱序》外,还收录了他好几篇文章,如《雷氏鼎建宗祠序》、《曾祖世发公赞》、《恭赠蒲门覆掌可恩公赞》、《可远公赞》、《文和公赞》、《钟孺人小传》、《文芳公传》、《恭赠鼎城仁山族叔文远先生诗》、《仓头地名记》、《祀田志》等。当年,一位“加品五衔分发浙江即补儒学正堂”的学官吴一峰,在路过平阳观摩宗祠后为雷氏留下了一篇《雷氏重修宗祠序》,文称:
是岁六月之朔,余因公抵郡,道经昆北,见一祠宇,规模宏敞,气象新鲜,为甫修葺者。迨达观其龛堂之制,昭穆之序,又皆不事浮华,独存古意,余为低徊者久之。由是览其匾额,系雷氏宗祠。询其倡始,佥曰雷云先生同诸昆季预焉。噫!雷君可谓善于继述矣。前修谱一举,能推其所自始,联其所已分。令子姓兄弟以时观览,相与念本源而敦亲睦,其志已足多(已乃),谱牒告竣,祠宇复新,尊祖敬宗之心,抑何愈推而愈远欤?……雷君独身为众先,鸠工董治,使美奂美仑之象复见于今兹,幽可慰宗亲之灵,明即可为一族之光也。余喜目睹,故书以纪之,且以见雷君之善继善述云尔。
做序当然免不了捧场,但吴一峰与雷氏素昧平生,所言毕竟反映了雷云不俗的宗族造诣。因此,按雷云的“善于继述”,将雷永祥入浙居平的时间定在“明季间”也就是晚明的万历年,并将其认定为迁平始祖,应该基本可信;当然,其中还有一些重要细节需要补充。
《苍南文史资料》第十七辑中的《苍南畲族·诸姓来源及人口分布》“雷姓有七个支系”一节可以参考:
青街章山支系:明万历八年(1580),雷永祥偕长子仰宇、次子仰善、三子仰甫由福建罗源大坝头迁居平阳县三十七都,长子、三子居桥墩黄坛口,次子居桥墩柳庄。
仰宇长子明萼于清顺治八年因避陈仓乱,移居北港青街章山;次子明山移居九岱。后明山次子凤灵又移居莒溪下塘乌岩内。
仰善长子明修亦因避乱迁居北港。后明修孙光涵、光沈又从北港移居蒲门赤洋古楼下,转移赤溪仓头。仰善次子明旺和孙光居、光衢自北港移居福掌上厝。仰善三子明赐、孙光息移居云遮。
仰甫长子明鸿因避乱迁居北港,又迁福鼎三潮岙,再迁平阳五十三都金龟坑三十亩。
自雷永祥至第六世,雷氏子孙分居柳庄、水碓头、黄坛口、仓头、五岱李垟、牛角湾、云遮、阮家山、马家垟等地。[8]
另外,互联网上流传一篇《温州地区雷姓畲族迁徙与分布简况》的文章(作者春雷)[9],资料更加翔实。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文字如下:
据苍南桥墩柳庄、平阳青街章山、文成双桂明坑《雷氏宗谱》载,雷永祥名永乔,与子仰宇、仰善、仰甫于明万历八年(1580)自罗源大坝头迁苍南桥墩黄坛口(今桥墩镇黄坛菁山、柳庄、枫树湾一带),鼻祖雷永祥与兄永存以及子仰宇、仰善、仰甫坟同葬黄坛口枫树湾。
永祥长子仰宇,生明萼、明山、明哲三子。明萼及兄弟偕侄于清顺治八年(1651)因避陈仓乱移居平阳青街,称北港派。明萼居章山,明山居九岱。子孙衍居平阳闹村、前山、沙洋、朱山、晓坑、山门王庄。泰顺筱条、彭溪龙潭面、翁地大坪下、雅阳北溪、沙坵,苍南天井洋、莒溪、下塘乌岩内、水碓头,福鼎蔡洋、鹿加坑、林四桥、霞浦等地。明哲孙光谦衍山门王庄,光显居泰顺沙土丘,光了衍瑞邑盟坑(今属文成)。
永祥次子仰善(1570—1634),生四子,长子明修于清顺治八年自柳庄徙居北港。明修孙光涵、光沈自北港移苍南蒲门赤垟古楼下,转徙仓头(今属凤阳),后裔衍居福鼎野溪后岗头、秦屿虎头岗;明修曾孙起准移居中墩东岗。仰善次子明旺和孙光居、光衢自北港移居苍南岱岭福掌。仰善三子明赐和孙光息移居岱岭云遮,衍凤阳上塔、福鼎潘溪;光明、光贤、光进等居凤阳章家山。仰善四子明蕴,长孙光宪居苍南华阳蕉坑,衍霞浦上万南山头、福鼎白琳牛埕下:次孙光前回迁桥墩柳庄,衍五凤黎阳、观美马加垟;明蕴次子派下曾孙起眉移居福鼎王照溪。
永祥三子仰甫,生三子。长子明鸿因避陈仓乱徙居北港,转移福鼎三潮岙,后居苍南金龟坑三十亩,后裔衍居泰,福鼎七姐桥、白琳山前。次子明痒子凤冠自北港移居苍南昌禅,转徙泰顺,后居福鼎蔡洋领兜,后裔衍居苍南赤溪校椅环、福鼎米筛岚、霞浦牙城等地。三子明南,后裔衍居福鼎沙埕大岭、店下碗洋、小溪洋、小池、佳阳斋堂等地。
宗祠在平阳青街章山,初建于清道光廿三年(1843)至咸丰元年(1851)续建竣工,五开间。庚申年(1860)雷云授“贡元”,祠前竖立旗杆,花岗岩旗杆座至今尚存。
行第:忠孝传家法,诗礼启后昆,永仰明凤光,起孔世可文,国宗天必顺,朝正日昌新,一淑乃恒进,万盛锡其源,荣华逢瑞庆,富贵尚阳春,志大学昔孟,克守唯由仁。
雷永祥支族是苍南畲族中首期入迁、定居时间最长、人口最多支族。
读了以上引文,平阳雷氏的迁徙与分支情况已大体清晰。平阳雷氏的联宗,就发生在分散居住于平阳(含今苍南)各地的雷永祥后裔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