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让青春期儿子主动学习?爸爸的秘密话揭秘!

如何让青春期儿子主动学习?爸爸的秘密话揭秘!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青春症结薛超是一个非常听话的男孩,上小学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让父母很放心,可是自从上了初中后,学习成绩却急转直下,这让父母十分着急,但却找不出原因,自己的孩子绝对不是那种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爸爸的秘密话其实,薛超的问题说穿了很简单。“鱼”和“渔”的矛盾,使得一向缺乏学习主动性的薛超吃了大亏。所有这些直接因素构成了一个男孩的学习状态。

如何让青春期儿子主动学习?爸爸的秘密话揭秘!

你在为谁读书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

知识是未来最重要的基石

给自己拟定一个学习目标,搞清楚你在为谁读书青春症结

15岁的李亮聪明、活泼,就是比较贪玩。每天一放学,他都会玩到很晚,从来不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连老师留的家庭作业都等着父母督促几次才去完成,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假如你问他:“你为谁而读书?”

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为爸爸妈妈了,这还用问吗?要不是他们逼我,就算打死我,我都不想读书!”

爸爸的秘密话

曾经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沿公路步行前往一个从未去过的村庄。

第1组:实验者不告诉实验对象距离目的地有多远,只要求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

第2组:实验者只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目的地有50公里。

第3组:实验者不仅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还让他们知道路边每隔1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

实验的结果是:第1组人越走情绪越低落,绝大部分人没有坚持到底;第2组人走到一半后开始叫苦,最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到达终点;而第3组人一直充满信心,精神饱满,绝大多数走到了目的地。

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目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演绎得浅显易懂。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有没有一个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中的3组人分别代表了3种不同的人。

第1种人:他们有目标,却不知道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花多少时间,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这样的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困难的加大,其激情势必难以保持,最终自己放弃了。这就如同前面实验中第1小组的情况。

第2种人:他们知道实现目标要付出的代价,但是,在为实现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了挫折,他们就看不清自己与所定目标之间的距离了。这时,他们也无法再坚持下去。这就是实验中的第2组人。

第3种人:他们不仅知道实现目标要付出的艰难,而且,在不同阶段,他们都能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看到自己和目标间被缩短了的距离。这样一来,他们就总能及时给自己补充动力,坚持走下去就显得容易多了。这就像实验中的第3组人,他们不仅知道这次行程是50公里,而且,每隔1公里,都会有一块里程碑在告诉他们:你们离目标又近了1公里。

对于不喜欢读书的男孩来说,在学习时往往缺乏目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因而也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事实上,学习不可盲目,必须要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设立一个适当的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学习便有了前进的方向,并因此产生前进的动力,从而有效激发上进心,而达到目标后又可增强男孩的成就感,继而就能取得好的成绩。

同时,一个适当的、具体的学习目标还能规范男孩学习的内容。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如今的学习一方面是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进入社会作技能准备。而在目标的指导下,可以规划出几年内的学习体系,在这期间的每一种选择都是在丰富、充实它,就像文理分科,就是在为自己的专业方向规划一个大概的学习体系。

另外,男孩应该记住,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有必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因为目标也好、内容也好,都是由自己掌控的,如果不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持之以恒,那么取得的学习效果就可能无法达到心中的期望值。

要想有效提高自己的成绩,男孩在设定目标时还应该适当,所谓适当,是指这个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目标定得太高,会使自己因为达不到目标而失去信心,导致成绩下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同学,平时各科成绩只在七八十分之间,期末考试之前他竟满怀激情地一下子将目标定为各科成绩都要达到95分以上。这个目标显然是脱离实际的,即使他在临考前昼夜不息地拼命学习,想要一下子从中等生跃升成为尖子生,也是没有多大可能的。事实也证明,他失败了。而目标定的太低,也是不行的,比如,一个平时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而期末考试成绩却只要求达到90分即可,这个目标显然又太保守了,这样的目标就产生不了激励作用和推动作用,就失去了定目标的意义。

如何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青春症结

薛超是一个非常听话的男孩,上小学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让父母很放心,可是自从上了初中后,学习成绩却急转直下,这让父母十分着急,但却找不出原因,自己的孩子绝对不是那种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爸爸的秘密话

其实,薛超的问题说穿了很简单。小学的时候,男孩大多跟着老师和父母的指挥棒走,只要听老师和父母的话,一定会是一个好学生。但是初中和小学不同,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在学习中不但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鱼”和“渔”的矛盾,使得一向缺乏学习主动性的薛超吃了大亏。

影响男孩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既有间接因素,如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也有直接因素,如学习投入时间等,从关系上说,一般间接因素都会通过直接因素发挥作用。所有这些直接因素构成了一个男孩的学习状态。男孩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首先改变学习状态,而学习状态则分为主动状态和被动状态两种,如果一个男孩的学习处于主动状态,那么这个男孩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就高,学习成绩就会稳步提高或稳定;否则,学习成绩就会受影响。

青春期的男孩们是最快乐的群体,也是最具有好奇心好学习精神的群体。然而现在却有不少男孩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对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缺乏信心和进取心。总的说来就是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缺乏一种主动精神。

现在的很多男孩,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并不清楚。当被问到“你为什么读书”时,不少男孩的回答是“父母要我来读的”,也有学生回答是“将来找份好工作”,甚至有的男孩说“我来读高中就是不想整天和父母待在一起”,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男孩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崇高的人生理想,是不能主动学习的内在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同样的学习,为什么有的男孩能乐此不疲、全神贯注,有的男孩则感到讨厌、苦不堪言、心不在焉呢?这是由于男孩对学习的热情度不同造成的。而学习热情是学习过程得以产生、维持和完成的重要条件。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高。就可以发挥其才能的80%;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其才能的20%,学习同样如此。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压力下,学校和家庭对男孩的心理健康教育都不是很重视,男孩缺乏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指导,心理上不成熟,存在不少弱点,也必然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如当问及学生为什么不能在课上主动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往往有这样的回答:“怕羞”“答错了丢人”“是书上说的(或是老师讲的)不会错”“会被人家说好表现自己”,等等。这种胆怯和对权威的盲从心理造成男孩在学习上不敢提问,不能寻根究底,更不会对权威的观点提出疑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正是由于上述主客观的原因,男孩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结果导致学习效率较低,成效不高。于是补课家教、题海战术之风盛行,成了提高成绩的法宝,屡禁不止,而这无疑是饮鸠止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男孩的学习主动性问题,而是盲目地施加压力和负担,只能让男孩走入歧途,离家出走、自杀、痴迷网络等恶果往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的。

那么,男孩如何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

一、营造良好的主动学习氛围

良好的氛围能对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男孩应该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学习时,不要在吵杂的环境中,不要边看电视边学习,也不要开着电脑听音乐,而是应该尽量地打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二、激发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习需要有动力,它既可来自外部的压力,也可来自内部的驱动力,而后者最为关键。所以,要增强学习主动性,就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从而产生持久的、强大的学习动力。

三、转变学习观念

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既不是为家长学,更不是为老师学,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因此,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男孩的认识提高后,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就是变被动为主动了。

多向他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

青春症结

14岁的小华是一个非常好学的男孩,也颇为擅长自学,可就是性格比较骄傲,比较内向,不愿意和同学们讨论问题,有问题也不愿意求助,而是一个人埋着头苦苦思考,这虽然是独立性思考的体现,但也是使他走了不少弯路,在一些学习问题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和同学接触的越少,使他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越发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反过来,这又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

爸爸的秘密话

在南美洲草原,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大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蚂蚁似乎无路可走了。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迅速聚拢过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出火海。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尽管蚁球表面被烧成了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里面的蚂蚁却得以绝处逢生。

如今的青春期男孩有不少都是“窝里狠”“在家像猛虎,出门像病猫”,只会在家里对父母发号施令,却丧失了向外求助的意识和能力。遇到困难、危险时不会求助、求援,不会合作,后果令人担忧。大火压境,蚂蚁尚且知道合作逃生,难道男孩不需要补上这一课吗?

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的男孩学会求助、学会合作。微软的李开复博士北大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对话”专题节目中谈到人才时,把“团队精神”列为人才最需要具备的四大素质之一(另三个是人品、智慧和激情)。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研究性学习全面开展,以前那种“单打独拼”

的方式已经很难胜任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学会求助和合作显得更为重要。

现在的男孩由于在家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包办代替,使男孩觉得没有求助的必要;平时父母为了男孩的安全,基本上都让男孩待在独门独户的家里,少了与人交往与沟通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了“求助”

的机会。

家长煞费苦心找老师补课,到名牌学校去找,不远“万里”,不惜重金,为什么就不花点时间让男孩学会相互请教,相互学习呢?一味崇尚“上问”,而不提倡“互问”,实是“小学而大遗也”。

同班同学读的是同一种课本,听的是同一堂课,又是受教于同一位教师,而且大家在学习中思考的也常是同一个问题。共同的话语更容易使大家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学间的相互请教完全不会有什么隔阂。彼此之间有着非常熟悉的共同语言,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避开成人的监听,讨论问题也更加畅快淋漓。

有许多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窍门,出自教师之口有违师道尊严,在学生之间却流传得十分畅通,不规范但管用。有些教学理论常常过分严格,甚至束缚老师们的思维,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非礼勿视,非礼勿说,否则就有误人子弟之嫌。事实上,这样的教学理论并非无懈可击。有个男孩曾说,当初他学英语,许多单词就是读不出,苦恼了许久而无法入门。同学教他用汉语注音、利用记谐音的方法,使他逐渐找到了学习英语的窍门。这在老师的规范教法中,是违规之举。老师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走向歧路,但这学生偏偏认为自己是绝处逢生,而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至少对这个学生奏效了。

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互相请教十分方便。遇到难题随叫随到,拉过来可以问,扯过去就能教,远比挤出时间请教老师方便得多。同学之间如果有争论,效果更好,互不相让,唇枪舌剑,这些知识极有可能成为学生永远的记忆。

同学之间如果争论不出结果,大家都对讨论的问题束手无策时,再去向老师求教,这时老师的点拨就相当有效,因为他们是经过认真思考才提问的。但是这样求教的情况,相对于同学们之间的互相请教来说,其重要性就要低一个层次。

提高抗挫能力,正确应对学习上的挫折青春症结

高三学生宋凯(化名)因高考分数与估分相差甚远,与重点大学无缘而在家自缢身亡。据宋父说,高考分数线揭晓后,宋凯考了506分,与原先估计的570分相差甚远。宋凯沉默了好久,但是看上去还算正常。第二天,宋凯与其父一起去查询志愿,并打听是否可以上复习班,晚上9点多他便上楼睡觉去了。但是,当天晚上10点20分时,宋凯的母亲上楼看儿子,却发现宋凯已经割腕自杀,一家人赶紧送他去医院抢救,可为时已晚……爸爸的秘密话

像宋凯这样的学生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每过几年都会有一些类似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受不住这样的挫折,而选择轻生的道路。

事实上,青春期男孩在学习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挫折。学习挫折是指学习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一时又无法克服而产生的情绪反应或紧张状态。这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如:讲课内容听不懂,记忆力衰退,考试失败等。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全国闻名。在当年那些出类拔萃的“神童”里,就有今天的微软全球副总裁、IEEE最年轻的院士张亚勤。但在当时,全国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有一个叫宁铂的男孩。二十年过去了,宁铂悄悄地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而当年并不知名的张亚勤却享誉海内外,这是为什么?

归根结底,是他们抗挫能力的差别导致了今天的差距。因为成长过程过于顺利,致使宁铂很难有勇气面对失败。大学毕业后,宁铂虽然强烈地希望报考研究生,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自己的希望。因为他太害怕失败了。而张亚勤在挫折面前勇于进取,不怕失败,从而铸就了他今日的成就。

事实上,学习挫折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首先,学习动机不明确。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必要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不明确,他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总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没有学习愿望,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自觉性和求知欲望,因此,学习时经常会遭遇严重的挫折感。

其次,学习意志不坚定。意志是一个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心理活动,它是完成个人目标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坚强的意志。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7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质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

那么,男孩如何提高抗挫能力,如何正确应对学习上的挫折呢?有学者指出,主要应该从以下两点做起:一、正确认识挫折

一个人一生中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挫折并不等于绝境。在遭受挫折时,男孩要学会了解自己受挫时的思想与心理,及时调整,要学会克服困难,经受实践的考验。当再次遇到挫折时,能理智地控制自己。(www.xing528.com)

二、培养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作为青春期男孩,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这时,男孩要告诉自己,“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做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一看下次怎样做”。

学会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青春症结

有一点我怎么想都想不通,明明我每天也很努力地听课、复习,可是我的学习成绩怎么还是止步不前?而且我发现班里有几个男生,平时比我玩的时间还多,可是学习成绩就是比我好,难道他们真的比我天资聪颖,还是说有其他的原因?

爸爸的秘密话

青春期男孩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管理时间。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们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不但要忙于自己繁重的工作,每天还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照顾孩子,而家里的小皇帝做起事来却不紧不慢,优哉游哉。对此,家长们伤透了脑筋,却又束手无策。

例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早上时常会上演这样的一幕:很早妈妈就开始叫儿子起床,不知喊了多少次,他才肯从被窝里爬出来;叫儿子赶紧去刷牙,他会磨磨蹭蹭地说等一会儿;叫儿子快点吃饭,他随便扒几口就说吃完了;说上学快迟到了,他还拖拖拉拉地出不了门……其实,青春期男孩不能很好地掌控生活,缺乏时间观念,做事磨蹭,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男孩不像成人那样具有时间紧迫感,对时间的概念本身就很模糊的男孩很难掌控好时间,而且他们通常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也不知道早早把一件事做好会有什么好处;其次,如果男孩对所做的事情没有信心或是不感兴趣,也会影响他们做事的效率;再次,男孩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要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就会忘记自己的初衷。

那么,男孩如何才能学会管理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设立明确的目标

学习效率低、成绩差的男孩,在学习时往往缺乏目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因而也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事实上,学习不可盲目,必须要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设立一个适当的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学习便有了前进的方向,并因此产生前进的动力,从而有效激发上进心,而达到目标后又可增强成就感,继而接着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合理安排生活

有很多青春期男孩做事混乱,没有效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懂得合理安排生活,不会做计划。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有意识地教男孩做计划。例如:父母可以教男孩利用统筹方法设定做每件事的时间、先后顺序等。在教导男孩提高效率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他,“快”不等于马虎,不等于可以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这才是做事讲究效率的意义。

三、合理安排学习

来看个实例。赵瑞上初中了,课程增加了好多,他感觉每天都有些忙不过来。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是几大主课。赵瑞想平均分配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却总发现时间不够用。妈妈提醒他,可以做一个学习任务计划表,用一周作为时间分配单位,这样就能均匀排开了。

赵瑞开始做学习计划,又根据课程表将这九门功课的业余学习时间分配好,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整,就能很好地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了。

事务越繁杂、问题越多,时间管理能力的作用越显著。同青春期男孩关系最密切的是学习,学习任务很繁杂时,男孩学会制作学习计划表,就能提升管理时间的能力。

如何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青春症结

小强平时很喜欢玩数独游戏,他爸爸也喜欢。但是他爸爸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小强在想答案的时候,爸爸总是很快就把正确答案说出来了,都不让小强独立思考一下。小强很困惑,为什么爸爸不能克制自己,让他自己独立思考答案呢?

爸爸的秘密话

在学习上,很多青春期男孩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严重地影响了男孩的学习成绩。独立思考是每个优秀男孩所必须具有的能力,男孩可能在平时靠父母,让老师、同学去帮自己思考,那么在考试时,又该如何是好呢?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男孩一定要在平时就好好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美国学者黄全愈博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小学教师达琳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男孩们的画技十分高,有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男孩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男孩都在画同一样东西——圣诞树!

她觉得十分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男孩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

结果她发现男孩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男孩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男孩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

令她更感吃惊的是,把那墙上圣诞树覆盖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男孩们竟然抓耳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

达琳不得不又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是的,达琳面对的这群小“绘画天才”,只能够模仿,不知道怎样创造,不会独立思考:“快乐的节日”应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应该放上什么景物、什么人?如何安排画面的布局?

例子虽小,却十分有普遍性,指出了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痼疾:不会独立思考!他们面对考试,总是尽可能多地做题,记住各种题型的解法和标准答案,而不是在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思考。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培养,它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

在美国,小孩上绘画课,常常是老师给一个题目,让男孩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说——好哇!好哇!

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没有规矩的男孩到了大学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美国大学的VLSI设计课程上到深处时,学生就可以做出实实在在的ASIC芯片,然后拿着自己的设计去硅谷或者别的地方面试,说:“这是我做的东西。”

念到硕士博士,考核内容就更加“离谱”了。美国教授一般会让自己的学生多参加研究工作,而不是做重复性项目。美国的博士生一般有一个资格考试,在硕士期将近结束时进行。考试时提出一个新兴课题,摆出方案,由5人评议小组审核课题的新颖程度、意义和方案可行性等。通过资格考试,你才可以在这个课题上开始你的论文研究。如果评议期间有人就同一课题发表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你就必须修改课题甚至从头再来。

UCLA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系博士资格考试有这么一项:几个教授从某篇新发表的文章中提取课题,让博士生在两三天内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测验学生对前沿研究的敏锐程度。这种考试有时一个通过的也没有。

看出来了吧,博士生就应该挑战学术最前沿的尖端课题,读博士是为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这就是独立思考!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青春期男孩往往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所以更应该千方百计为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毕竟,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时候,男孩总是要自己独立面对各种问题的。

如何克服恐学逃学的坏毛病

青春症结

陈先生的儿子今年13岁,读初二,平时学习比较吃力,上课就如同听天书,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道也不会做,因此干脆不做,甚至抄袭别人的。老师天天批评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好请来陈先生,希望作父亲的能帮助男孩改变这种状况。陈先生得知详情后,非常愤怒,回家对儿子就是一顿暴打。本来就有非常严重的恐学情绪的儿子这下更是委屈非常,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来,陈先生好不容易找到男孩后,再把他送到学校时,儿子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天天逃学,陈先生为此苦恼非常,但却无计可施。

爸爸的秘密话

恐学又称学校恐怖症、恐惧上学症。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青春期男孩学习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

恐学的主要特征有:害怕去学校,害怕参加测验与考试,害怕在学校里当众出丑。这种害怕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男孩的紧张心情,已严重影响到男孩的学校生活与学习成绩。

另外,如果强迫恐学的男孩上学,男孩除有焦虑情绪外,还会出现心率加快、便急、尿频等躯体不适症状。若家长同意其不去上学,症状又能很快得到缓解。

恐学可以演变为逃学,但这两者是不同性质的行为:(1)逃学者大都属于不遵守校纪、成绩很差的学生。而恐学的男孩多数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至少也是个循规蹈矩、不惹事生非的学生。

(2)逃学的男孩为了达到逃学的目的,往往采取欺骗的手段谎称上学去了。恐学的男孩则从不掩饰自己害怕上学的心情。

(3)逃学者经常是为了外出游玩或进行其他有目的的活动。恐学者则更愿一人呆在家里。

分析男男孩产生恐学的原因,从内因来看主要是性格问题。这种男孩的性格特点是多疑、谨慎,而且还有点过度敏感。从外因来看仍是期望值过高。过高的期望值来自家长、老师,甚至男孩本人。内外因的结合,使男孩的心态失衡,最终造成恐学。

对恐学的男孩,首先应设法增大自己的社会接触面,加强开朗性格的培养,不要过于苛求自己。

至于逃学的男孩,则需要父母和学校的帮助,应坚持正面诱导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尽快设法回到学校。愈早回到学校,逃学其产生的副作用愈小。

克服文字冷漠,爱上阅读吧

青春症结

上初三的顾杰的数学成绩不错,可是语文却不行,父母为了提高他的语文成绩,给他买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可是却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后来,在老师的配合下,父母才发现,原来,顾杰的阅读能力薄弱,平时在上语文课时,尽管老师已经讲解的很通俗易懂,可他就是理解不了。而且,顾杰平时对文字也比较冷漠,别的孩子在读到好的儿童作品时,往往非常兴奋,可小豪却无动于衷。爸爸妈妈给他买的一套《哈利波特》系列,自从买回来就一直在书柜里放着,小豪根本没怎么看。

爸爸的秘密话

在网络时代,对文字的冷漠态度就像一种隐形液体,正慢慢渗透到社会文化中。当逃避阅读成为习惯时,阅读能力便会退化,从而直接影响学习与成长。

作家赵丽宏在其散文《永远不要做野蛮人》中不无忧虑地写道:“我曾经担心,现在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越来越窄,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已经丧失了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和欲望,而其他与课程和考试无关的书,他们更是难有机会涉猎。这是一个令人担忧,也多少使人感到悲哀的现象。”事实上,伴随着电子产品(尤其是网络)长大的孩子,他们不但阅读时间和阅读范围日益减少,而且他们的阅读兴趣也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而削弱,许多孩子甚至养成了排斥文字的坏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被影(音)像、电子游戏和卡通占据着,文字在他们的阅读中只是一种小点缀。

这是高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趋向,人们对文字的冷漠已随处可见。据盖洛普调查显示:2009年只有7%的美国人每周阅读一本或以上的书。59%的被采访者声称,他们读书是偶尔发生的事情。完全没有阅读文字习惯的人,在过去20年中猛增了几倍。美国生物伦理学家佩莱格里尼针对这一现象解释说:“电脑加上电影、录音带和电视等其他非文字主流传媒,使人们毋须阅读便能吸取大量信息,是它们加快了人们阅读技能的萎缩速度。”

国内某报在2011日刊登的一篇题目为《网络与影视横行的年代,你冷淡了文字吗?》的文章中提到:“只要留心人们就会发现,如今两三岁的孩子简直都是‘古怪精灵’,一张小嘴表达能力特强。教育学家认为,这是电视大量信息对儿童刺激的结果,电视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开发。但奇怪的是,这些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却大多归于平庸,读写能力尤差,比如前段时间传出的某次全国性考试,有学生面对考题无话可写,竟引用热播电视剧《爱情公寓》里的台词!教育学家认为,清晰表达思想的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获得,而电视无法培养人们的这种能力。在与电视‘依存’的日子里,人们养成了一种远离书籍的坏习惯,就像与一位朋友在一起待久了,他的坏毛病会沾染你一样。”

那么,男孩们该如何克服文字冷漠,喜欢上阅读呢?

关掉电视,去阅读伟大的著作

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的真诚劝告。种种迹象表明,电视是让孩子们冷落文字的罪魁。据一些美国学者的调查显示,如今一个20岁左右的人,至少已经花了2万小时看电视。可见,电视已经疯狂掠夺了孩子宝贵的阅读时间。电视总是扮演着这样一种角色:企图主宰人们的思想,人们有意无意就被它牵着鼻子走。它虽然给了人们感官上的愉悦,却无情地消耗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养成阅读文字的好习惯

英国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勃朗特三姐妹,她们之所以能写出蜚声世界的经典文学巨著,这与她们小时候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她们的父母经常陪她们阅读,消闲漫长的冬夜,她们围坐在熊熊的炉火前,共同阅读优美、抒情的文字。春暖花开的时候,她们常常聚集在野外,朗诵自己或别人的诗作。文学的种子自此就深埋在她们的心底。这正是她们能写出《简·爱》和《呼啸山庄》等作品的思想源泉。

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非凡魅力

网络尽管模糊了时空的疆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对文字的疏远,必然会让我们失去欣赏文字所蕴藏着的深沉魅力的机会。电子产品和书籍的最大不同在于:电子阅读物缺少了一种富有质感的触摸感,只有纸制阅读物独具一种令人备感踏实的亲和力。当你静心阅读,以平和的心态在字里行间徜徉,你就能发现你已经不知不觉走进了一片迷人的宫殿,那里面的奇幻,会令你流连忘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