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针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评价的研究一方面从学术腐败的道德心理学、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分析、学术失范心理动因和心理调控等方面对农业科技人才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人才测度理论出发,利用各种量表的综合对科技人才的人格心理特征、能力素质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科技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方面,主要侧重对人才业绩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上也多以定量指标为主。例如,武忠远(2006)提出,将科技育人效果纳入科技活动评价系统,改变职业专家参与科技活动评价的传统做法,形成吸纳各方面人员参与的全方位科技活动评价的新机制。高百宁(2010)从现行职称建设模式入手,分析农业职称发展中存在的评审终身制,程序不合理,标准不统一,人才观念滞后等问题,并提出详尽的建设对策。庄文才(2010)结合各省市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实践,探讨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投入,加快培养,建立新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营造环境等对策建议。刘成(2011)认为为了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科技人才培育是否具有一定的效果或者效果如何,所选取的指标因素,应该与农村科技人才培育具有相关的、定量的、外在的关系。任怡莲、冯锐(2012)分析当前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查找传统人才评价中的问题,以宁夏农林科学院三个类别的人才为评价对象,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评价体系,并阐明胜任特征模型对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为组织选拔、培养、招聘人才提供参考。王丹丹、李国杰(2014)以辽宁省为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农业科技研究创新型人才绩效进行评价。李剑蓓、冯锐(2015)从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农业科技人才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郭婷婷(2016)以农业科技人才的投入和产出为评价指标,运用AHP和DEA方法分别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和相对效率值,以此对农业科技人才进行评价。郭婷、程金花(2018)针对农业科技人才多维度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构建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加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分析的科技人才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农晓泉、赵闰(2018)基于农业科研院所在人才激励和评价方面存在的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率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的人才绩效评价机制和完善的人才收入分配制度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温长吉、张笑然(2019)运用层次分析法,并构建群组GI模型,确定影响农业工科人才创新创业的因素,以此来对农业工科人才创新创业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符友知、董建辉(2019)在国家职称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其职称评审的改革与实践的分析,提出适合各农业科研单位团体和个人的评审合一的评价模式。蒋晓梅、秦荣艳(2020)通过对新疆畜牧科学院科技人员的研究,从个人能力提升、单位科研工作能力整体提升、科研人员对激励与惩戒的需求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科研单位在人才激励范围、方式、标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部(2011)发布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指出,农业科技人才评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应完善评价标准体系;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考核方式,规范考核程序,不断提高考核的科学化水平。农村实用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分层级、分地区、分类型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标准,采取灵活、务实的评价方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评价认定工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