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孝昌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带来的主要效果

孝昌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带来的主要效果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孝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十一五”以来,孝昌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示范区、大别山试验区和国家集中连片特贫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条件,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工业腿短一直是困扰孝昌发展的瓶颈。

孝昌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带来的主要效果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孝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

(一)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孝昌县属总体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公众和各行业对节水工作认识不深。为此,各级十分重视思想意识的转化和建设,从领导层入手,逐步向基层和广大群众推开,较好地实现了政府意志与群众意愿的结合。除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外,举办“节水杯”书法、绘画、摄影大奖赛,“节水杯”调研竞赛等活动,广泛开展节水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在孝昌二中推广安装130套IC卡节水器,辐射各家庭、带动全社会。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人们的水资源意识、水忧患意识、节水防污意识大大增强,从“要我节水”转变到“我要节水”,一个由部门管理水资源的体系正朝着全社会管理体系迈进。

(二)用水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

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2012年与2003年相比,孝昌县万元工业产值增加值用水量由285.9立方米下降到200立方米,城镇自来水普及率由60%提高到95%,全县自来水普及率由40%提高到70%,计划用水实施率由72%提高到85%,管网漏失率由20%下降到15%,节水器具普及率由无提高到30%,用水装表率由70%提高到100%,水功能区划达标率为20%,地下水控制及水质控制由20%提高到30%,示范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6,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5提高到0.50。[12]

(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生态保护与修复、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孝昌的山更青、水更蓝,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区澴河橡胶坝工程建成后,蓄水区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呈现出了人水和谐自然景观,两岸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极大地提升了孝昌城市品位,30多个投资者投资城区建设,橡胶坝的建设还解决了工业用水问题。西山生态修复项目规划以山、水、林、花、果、茶、草景为一体,计划投资6000万元,已完成投资1900万元,建成生产和观光道路12千米,将大大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总投资3200万元的城区供水工程完工,日供水能力提升到3万吨,惠及城区及周边乡镇20万人。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已经使孝昌成为武汉的后花园。(www.xing528.com)

(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引导公众高效用水,通过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保障供水,同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节水型社会建设使孝昌逐步形成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自律式发展模式,大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潜力。

十一五”以来,孝昌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示范区、大别山试验区和国家集中连片特贫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条件,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高于规划目标2.1个百分点;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3.7%。2012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55亿元,增长37.5%。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区面积新增10平方千米,城镇人口新增8万人,城镇化率提高了1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获得突破性发展。工业腿短一直是困扰孝昌发展的瓶颈。发展环境的改善,推动工业高端发展,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一批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全县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化工建材、轻工纺织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了惠洋电器、维纳经编布业、美云铸造、鸿翔农业等一批高技术企业。

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渠系改造等项目建设增强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有水利设施的支撑,全县优质果、优质稻、优质猪、茶叶中药材、板栗、花生等“三优四特”板块基地达3.8万公顷。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来观音阁、文体公园、钻石会所、产权式假日酒店等项目来孝昌开发投资。2010年,全县共策划旅游项目27个,引进旅游开发企业6家,引进资金19亿元[13];全县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分别比2005年年均增长22.4%和27.2%。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1.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亿元,增长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