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60多年的发展,湖北基本形成江汉防洪、排水排涝、灌溉供水三大工程体系,建设了一批有影响的重要的水电工程和调水工程,江河干堤长度、大型水库座数、大型排涝泵站装机容量均居全国首位,跻身全国的水利大省行列。
(一)防洪工程
建国后,中央及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湖北的江河防洪工程建设,发动和组织全省人民,大力进行江河防洪工程建设。首先,对江汉堤防采取加高培厚、改善堤质、巩固堤基、整险护岸、消灭隐患等措施,并对支民堤进行调整,合堤并垸,还增建部分重要堤防。到1995年,共整修加固堤防1.2万余千米,其中长江干堤1 557千米,新增堤段有松滋浣里隔堤、南线大堤、洪湖主隔堤、武汉市鹦鹉堤、谌家矶围堤等,确保堤段有荆江大堤、四邑公堤、武汉市堤、黄石市堤、黄广大堤、粑铺大堤、南线大堤7处,共长622千米;汉江干堤长726.93千米,确保堤段遥堤,堤长55.27千米。2011年年底,全省堤防总长度为26 284.66千米,5级及以上堤防长度为17 465.42千米(见表3-1),其中:已建堤防长度为17 317.34千米,在建堤防长度为148.08千米。
表3-1 2011年湖北省不同级别堤防长度汇总表
表格来源:湖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同时,沿江两岸还修建了大量的护岸工程,完成了下荆江中洲子、上车湾人工裁湾工程,府澴河下游改道,东荆河下游改道,汉北河改道,举、倒、滠水及沮漳河下游改道工程,减轻了洪水威胁。在广大山区和丘陵区全省共修建了水库6 000多座,其中大型77座,水库拦控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以上,省境内30条主要河流都建有数量不等的控制工程。利用沿江湖泊、洼地规划和建成分蓄洪区42处,总面积9 716平方千米,有效蓄洪容积470亿立方米。
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同年8月29日三期枢纽工程最后一次验收——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获得通过。三峡工程的完建,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上游发生千年一遇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区运用,荆江两岸也可以保安全。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湖北已初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结合三峡工程、丹江口、隔河岩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库及荆江分洪区、杜家台分洪区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先后战胜了1954年、1964年、1969年、1980年、1983年、1991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和2010年长江、汉江发生的较大和特大洪水,为保障湖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从目前防洪能力来看,中小城市防洪标准还不高,分蓄洪区建设滞后,小型水库为主的2 600多座病险水库亟待加固等,洪水威胁仍然不可掉以轻心。而且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和中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湖北防洪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灌溉供水工程
水土资源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湖北的农业大省地位,因而历来水利工程供水以适应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其他。建国后,为了发展农业,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灌溉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水利方针、政策和规划,修建了各种类型的灌溉工程,逐步解决农田缺水怕旱的问题。1955年,湖北省水利厅选择有代表性的36个重点乡进行农田水利规划,探索以小型水利为主,解决普通的水旱灾害措施。1956年,制订了湖北省第一条中等河流——府河流域规划,经国家水利部批准付诸实施。1958年先后制订了18条中小河流的流域规划。在试点流域规划以及分析水系特点的基础上,作出了全省灌溉布局的轮廓规划。这个规划把全省划分为鄂东、江北、鄂南、汉南、襄北、襄南、汉北、江南8大灌区和31个灌溉系统,先后兴建了以大中型水库为骨干的一大批水源工程。仅1958—1961年,在已规划的18条河流中,就有14条在干流或主要支流上修建了蓄水枢纽工程,计有蓄水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458座,其中大型水库20座,中型水库78座。
1961年,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水利建设由兴建骨干工程转入到配套受益方面来。仅1962—1964年,全省开挖的主要水库干支渠道就有947条,长达1.45万千米,到1965年,全省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达到237.07亿立方米,保证灌溉面积173.3万公顷,其中蓄水灌溉面积86.67万公顷。这一时期还兴建了大量的涵闸引水工程。1966—1978年,湖北作出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决定,要求全省农村人均达到1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围绕这一目标,水利建设除新修一部分蓄引水源工程、提高抗旱能力外,重点抓了一些丘陵岗地的提水泵站建设和渠系配套、田间设施及园田化建设。[4]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湖北的灌溉供水工程,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指导下,深化水利改革,转轨变型,加强了管理工作,使工程逐步向良性运行发展。首先,对已建的一些工程建立和健全了管理组织及一系列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其次,对一些运行时间较长的病老水利工程进行整险加固,如水库、涵闸、泵站的病险情处理,以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平原、丘陵地区主要围绕灌溉工程的续建配套和水源枢纽工程的整险加固来进行,同时引进、试点、示范、推广了一些新的灌溉技术和灌溉方法。例如,喷灌技术的引进与运用,全省发展喷灌面积4.93万公顷,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根据水量供需平衡规划,在一些水利死角地区兴建必要的蓄、引、提水源工程。在山区重点兴建了一些水源骨干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到1995年,全省39个山区县、市共兴建人畜饮水工程约10万处,解决了279万多人的长期吃水困难。此外,还开展了城镇供水工程建设。
湖北的灌溉、供水工程建设截止到1995年,蓄引提水灌溉面积达到235.04万公顷。其中修建大中小型水库5 817座(其中大型水库53座,中型水库232座,小型水库5 532座),总库容506.1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1.88万公顷;塘堰工程达到112.82万处,有效灌溉面积1.65万公顷;兴建引水涵闸912处,有效灌溉面积45.278万公顷;兴建堰坝引水工程5.8万处,有效灌溉面积9.72万公顷;兴建电力提灌泵站13 065处,有效灌溉面积51.7万公顷。各类蓄引提水工程配套形成万亩以上的灌区292处,灌溉面积180万公顷。此外利用水源工程发展城镇供水450处,年供水能力达5亿余立方米,解决400多万人生活用水和5 000余家工矿企业生产用水。[5]
表3-2 2011年湖北省不同规模水库汇总表
表格来源:湖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新世纪,湖北灌溉供水工程建设又有新突破,根据湖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共有水库6 459座(其中大型水库77座,中型水库282座,小型水库6 100座),总库容1 262.35亿立方米,已建水库6 442座,总库容1 203.44亿立方米(见表3-2)。过闸流量1米3/秒及以上水闸22 571座,其中:在规模以上水闸中,已建水闸6 752座(见表3-3)。共有泵站52 311座,其中:在规模以上泵站中,已建泵站10 210座(见表3-4)。共有塘坝83.81万处,总容积41.57亿立方米;窖池20.28万处,总容积841.24万立方米。
共有灌溉面积302.11万公顷,其中:耕地灌溉面积284.15万公顷,园林草地等非耕地灌溉面积17.96万公顷。共有设计灌溉面积2万公顷及以上的灌区40处,灌溉面积139.76万公顷;设计灌溉面积667~20 000公顷的灌区517处,灌溉面积108.90万公顷;3.33~666.7公顷的灌区13 285处,灌溉面积37.325万公顷。农村供水也有很大改善。
共有农村供水工程278.66万处,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2.08万处,分散式供水工程276.58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总受益人口3 475.09万人,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2 000.20万人,分散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 474.89万人。[6]
表3-3 2011年湖北省不同规模水闸汇总表
表格来源:湖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表3-4 2011年湖北省不同规模泵站汇总表
表格来源:湖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三)排涝工程
湖北境内江汉平原位于长江汉江两岸,海拔高程约在50米以下,自然面积38 890平方千米,耕地146.13万公顷。20世纪50年代,曾有大、小湖泊1 332个,星罗棋布于长江、汉江沿岸、湖区河流水网之间,故湖北有“千湖之省”之称。但由于湖区地势低洼,堤防标准不高,干堤留有穴口,每逢汛期,长江洪水往往高出湖区地面5~10米,不仅内涝之水不能外排,而且江湖连通,江水倒灌,江湖并涨,外洪内涝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江汉平源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历经60余年,在湖区不仅建立了防洪保障体系,而且建设了渠、闸、湖、站相结合的排涝系统工程和其他工程,改变了昔日落后面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汉平源湖区在“关好大门”、撇洪入江等防洪工程基础上,被划分为若干个全封闭式分片治涝湖区。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片排涝工程建设不断增强,依据10年一遇3日暴雨5日排完的治涝标准,分阶段逐步建成沟、渠、闸、泵、排、蓄相结合的排涝系统工程。到1995年,湖区135.12万公顷易涝耕地有111.75万公顷得到初步治理,治理率为86.2%,其中达到1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有41.24万公顷,达到5~1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的有55.21万公顷。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开渠建闸,自排内涝。通过开挖渠道建设水闸,形成在汛后自排内涝,在汛期除挡洪水外,还可利用长江洪峰迭落间隙抢排内涝的能力。截至1995年止,湖区共兴建大中小排水闸2 052处,排水流量大于1 000立方米每秒的大型闸共9处,有汉南区的黄陵矶闸,四湖区的新堤大闸,汉北河的新沟大闸,梁子湖的樊口闸,网湖区的富池口闸和倒水改道入江的龙口大闸等。在建闸的同时整治疏挖排水河道,其中四湖地区独具特色,截至1995年止,四湖地区共开挖主要干支渠144条,总长2 249.4千米。
二是利用湖泊,调蓄内涝。平原湖泊类似平原水库,与排水闸、渠和一级、二级泵站联合控制运用,可以调蓄内涝。一级(大型)泵站负责将湖区排水渠道的超额涝水提排于外江,二级(中小型)泵站负责将湖区排水沟、渠的超额涝水提排于湖泊而临时蓄积,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蓄网络。江汉平原湖泊,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湖泊锐减,减少超过三分之一,蓄涝能力剧降。进入20世纪80年代,湖北开始有计划地退田还湖,20世纪90年代还湖面积约12万公顷,湖泊萎缩势头有所减缓。
三是建设电力排水泵站,提排内涝。湖北电力排水泵站建设,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80年代,泵站建设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到1995年,江汉平原湖区已建电力排水泵站16 952处,装机24 336台;容量207.4万千瓦,排水流量15 761米3/秒,排水受益农田152.5万公顷。
四是建设田间治渍工程。渍害是田间地下水位过高,恶化土壤环境造成的。治渍的关键是建设田间明沟或明暗结合鼠道排水,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暗管排水等工程,控降地下水位。据1985年调查,江汉平原湖区渍害低产田约66.25万公顷。湖区渍害田改造现已完成一半以上。特别是湖北省水利厅选定的洪湖市周坊村、潜江市的田湖大垸和蕲春县杨畈三个试点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起到示范作用。[7]
(四)水电工程
湖北水能资源丰富,据1992年湖北全省开展的对水利资源的复核工作,核实后的成果是湖北省水电可开发量为3 361.75万千瓦,全省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鄂西、鄂北、鄂东北、鄂南65个山区县市内。实际上从建国以来,湖北的水电建设一直在前行。
截至2013年,湖北大型水利枢纽主要有:
丹江口水利枢纽。1958年9月1日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开始建设,1974年初期工程全部完成,装机90万千瓦。2005年9月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5月,主坝加高工程完工,库容达到290亿立方米。(www.xing528.com)
葛洲坝水利枢纽。1970年12月30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开工,1978年基本建成,装机271.5万千瓦。
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1987年1月15日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破土兴建,1994年建成,装机120万千瓦。
三峡水利枢纽。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三峡工程三期完工,装机1 820万千瓦。
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1995年2月,汉江王甫洲开工建设,2003年工程竣工验收,装机10.9万千瓦。
清江高坝洲水利枢纽。1996年10月,清江高坝洲水利枢纽动工,2007年6月通过完工验收,25.2万千瓦。
崔家营水利枢纽。2005年11月开工建设,2010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装机9万千瓦。
兴隆水利枢纽。2009年2月份开工,2013年年底全面建成,年发电量可达2.25亿千瓦时。
这些水利枢纽工程发电上网,其电源可东送上海,北输北京,南达广州,西至成都。这些建成和在建水利枢纽,除具有发电功能外,还具有防洪、航运、旅游、养殖等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湖北省的中型水电站建设是从60年代开始的,1976年先后有富水、白莲河、陆水、黄龙滩等4个中型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七五”以后,电力工业投资由国家单一投资主体改为多个投资主体,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到1995年底,湖北省已经投产的中型水电站工程共8处,总装机容量为37.3万千瓦;正在兴建的有7个,总装机容量38.65万千瓦。2011年年底湖北中型水电站有19个,装机容量169万千瓦(见表3-5)。
小水电的的建设先行一步。1955年,湖北省着手试建第一批农村小水电站,主要是依靠地方和群众的积极性,“自筹自办,民办公助”。70年代小水电在“谁建、谁有、谁受益”的方针激励下加快了发展步伐,80年代以后,湖北省水电建设本着以“工程配套,提高效益”为中心,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水电资源开发的政策,促进了小水电的发展。到1995年底,全省水利系统建成并经营管理的小型水电站共2 487处,总容量100.97万千瓦。
截止2011年年底湖北共有共有水电站1 839座,装机容量3 690.63万千瓦(见表3-5)。其中,在规模以上水电站中,已建水电站894座,装机容量3 505.82万千瓦,在建水电站42座,装机容量165.64万千瓦。
表3-5 2011年湖北省不同规模水电站汇总表
表格来源:湖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五)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宏大的调水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见图3-1),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供水,横跨汉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一期年均调水规模95亿立方米,主要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豫四省(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
中线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在不降低丹江口库区、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供水保证程度的原则下,实现跨流域调水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的尖锐矛盾,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基本任务以城市生活、工业供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图3-1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网站
1.工程规划概况
考虑到受水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中线工程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供水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南、河北省的17个地级市及其辖区内的100多个县(县级市),计划于2014年通水。多年平均年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受水区各省市分配水量为:河南省37.7亿立方米(含刁河灌区现状用水量6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输水能力,多年平均年调水规模达到130亿立方米。
主体工程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水源工程、总干渠工程和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其中,在湖北境内有水源工程和四项治理工程。
水源工程:将丹江口水库坝顶高程由162米增加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相应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增加116亿立方米;库区水域面积由745平方千米增加到1050平方千米。水库新增淹没及影响面积307.7平方千米,规划生产安置人口27.62万人,搬迁总人口32.8万人,补偿或复建161家工业企业及各类专业设施。
总干渠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线全长1 432千米,其中从南阳淅川陶岔渠首至北京团城湖总干渠1 276.4千米,天津干线155.5千米。
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在汉江中下游建设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部分闸站改造和局部航道整治工程,缓解中线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见图3-2)。
图3-2 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示意图
图片来源:彭智敏,张斌.汉江模式:跨流域生态补偿新机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补偿政策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兴隆水利枢纽工程。是汉江流域梯级开发中最下游、离河口最近的一个梯级。工程位于汉江中下游河段湖北省潜江、天门市境内,上距丹江口水利枢纽378.3千米,下距河口273.7千米。兴隆水利枢纽库区回水河段涉及湖北省的荆门市、潜江市、天门、京山及沙洋农场的部分地区,据统计,现有耕地面积22.99万公顷,人口264.6万人,工业总产值216.9亿元,是湖北省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工程正常蓄水位36.2米,相应库容2.73亿立方米,总库容4.8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4万千瓦,年发电量2.25亿千瓦时。工程回水长度达76千米,规划灌溉面积20.47万公顷。工程与Ⅲ级航道配套考虑,按1 000吨级船队通航规模设置船闸。
引江济汉工程。引江济汉工程从长江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龙洲垸引水,穿越荆州、荆门、潜江,在潜江市高石碑注入汉江,渠线全长67.23千米。作为大型输水工程,该工程的主要任务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同时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用水条件,供水范围(直接受益范围)为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汉江兴隆河段以下的7个城市(区)(潜江市、仙桃市、汉川市、孝感市、东西湖区、蔡甸区、武汉市城区)和6个灌区(谢湾、泽口、东荆河区、江尾引提水区、沉湖区、汉川二站区),现有耕地面积43万公顷,总人口88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万人,工业总产值达1 015亿元。根据交通部的统一安排,引江济汉工程干渠将按Ⅲ级航道同步进行规划建设,可开辟长江中游与汉江下游的水运捷径,建成江汉运河,缩短江汉之间绕道航程600多千米。同时,引江济汉工程所经之处为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古两沙运河遗址,可结合旅游需要,建设景观型河道,发展水利旅游事业。
部分闸站改扩建。主要任务是恢复或改善因中线调水后各闸站引提水能力不足的问题,维持农业灌溉供水条件。丹江口水库以下至汉江河口段241座农业灌溉闸站,目前有效灌溉面积65.71万公顷,受益总人口1 526.2万人。根据拟定的设计原则,受影响的地市且需采取必要工程措施的闸站项目共31个,分别为襄阳市9项、荆门市7项、天门市4项、潜江市2项、仙桃市3项、孝感市7项,总设计引水流量232.66米3/秒,总装机功率23.163兆瓦。其中规模较大的为谢湾、泽口闸改造。
局部航道整治。范围为汉江丹江口以下至汉川断面的干流河段,不包括已建的王甫洲库区、崔家营库区、兴隆库区。丹江口至襄阳河段按内河Ⅳ(3)级航道标准,襄阳至汉川按内河Ⅳ(2)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设计。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河段可维持现有Ⅳ级航道标准,将有利于发挥汉江水运运距长、成本低、能耗省的优势。
2.工程进展情况
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并决定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10月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确定了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的目标。
截止2010年3月,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8.66亿元。京石应急供水工程已于2008年9月试通水;穿黄隧洞内衬混凝土浇筑已于2012年12月30日全部完成;2013年8月29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通过蓄水验收,正式具备蓄水条件。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兴隆水利枢纽于2009年2月26日正式开工,2009年12月26日实现了大江截流,2013年底全面完工;引江济汉航运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主体工程进口段2010年3月开工;2011年9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批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局部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部分闸站改造工程的初步设计也于2011年5月获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批复,同年11月开工报告获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