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渐强趋势前沿主题

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渐强趋势前沿主题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每年的文献数量有起伏,但是从2003年到2014年媒介素养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宋小卫教授在2000年开始翻译加拿大、英国等国外媒介素养的研究理论,自此,媒介素养领域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持续关注的主题。如果缺乏新的媒介素养教育,则会让许多人面临信息侵权、解码偏见和媒介依存症等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社会问题。

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渐强趋势前沿主题

(一)媒介素养研究

结合表5-1和图5-5可见,“媒介素养”的突现率是14.24,出现频次是269,是15年中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中突现率最高的领域。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虽然每年的文献数量有起伏,但是从2003年到2014年媒介素养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宋小卫教授在2000年开始翻译加拿大、英国等国外媒介素养的研究理论,自此,媒介素养领域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持续关注的主题。臧海群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重点的新趋向是从专业教育转移到公共素质教育领域,这种转向不仅是传播科学发展的反映,也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6]。张毅和张志安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一文中追溯媒介素养教育三大模式基础,并重点剖析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以及经验,以期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7]。袁军提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具有三个特殊的背景,即大众传媒的兴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社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转型、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革命导致了新的不平衡显现,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概念、内容、模式和途径上呈现出自身的特点[8]。随着研究的不断积累和深入,郑保章等对公开发表的2016篇媒介素养研究相关文献从年载文献量、核心刊物、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试图对媒介素养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9]。余秀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媒体素养是和传统媒介素养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缺乏新的媒介素养教育,则会让许多人面临信息侵权、解码偏见和媒介依存症等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社会问题。因此新媒体教育的发展和人的素质提高都需要对新媒体教育进行革新,需要建构一体化的社会教育体系,即将家庭、学校、政府与其他机构组织融合到一起来,实现快乐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10]。因为媒介本身会随着社会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所以媒介素养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中还会持续受到关注,只要有新的变革因素产生,这个研究领域就会出现新的关注点。

图5-5 “媒介素养”现历史曲线

(二)新媒体研究(www.xing528.com)

结合表5-1和图5-6可见,“新媒体”的突现率是12.84,出现频次是53,是15年中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中突现率第二高的领域。新媒体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受到的关注是因为新闻传播学科“天然”对传播技术、媒介革新的敏感性和重视,近年来新媒体在传播业界的繁荣也使得教育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李明海和赖黎捷认为职业传媒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面临着更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要求,相对应的是传媒教育需要适应媒介环境的挑战进行改革,让学生培养模式及时转型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需要。蔡雯与翁之颢[11]以传统媒介组织和机构的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为关注点,搜集了这类机构发布的新媒体人才招聘资讯,并对其内容做了详细分析以得出传媒人才需求的变化和趋势,其研究结果提出高等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依照人才市场的变化进行教育变革,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人才的专业技术涵养和心理素质等新要求。还有学者把视角放在国外的新媒体教育研究上,例如,邵国松在研究美国新媒体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的新闻教育必须转型,要充分考虑媒介融合的趋势,关键问题是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并重,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思维、技能并重模式,注重新媒体教育的独特性”[12]。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它的界定和内涵会随着传播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由此可推测,未来关于新媒体领域的研究也会成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持续“涌动点”。

图5-6 “新媒体”突现历史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