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舞台戏剧化调控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舞台戏剧化调控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气则更为重要,丰富的语气既有助于歌唱的表现力,也有助于促成表演的动作性,是让音符和歌词“活”起来的关键。内心视像可以让歌者的表演更加充实和真实,当内心视像出现时,歌唱者的眼睛里便不会空白、无神,而会产生“聚焦”,这是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说歌唱者在舞台上与观众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歌声,倒不如说是通过“内心视像”。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心视像可以通过训练获得。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舞台戏剧化调控

(一)建立角色生活所需的情境

在分析作品时,我们要把作品隐含的情境用实物或者布景(甚至简单的替代物)的方式建立起来,歌者在这个环境中的角色就会更为清晰,行动就不至于“散”“乱”。基本熟悉环境后,我们就可以撤去布景,用歌者的艺术想象来建立起角色生活所需要的“情境”。建立情境非常重要,这是歌者“进入角色”的重要心理暗示,更容易使歌者诚心诚意地在艺术中生活,也让眼神、手势有了“具体”指向。并且,演唱所需要的情感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因为这个环境而触发。

(二)融入作品角色

无论是带入角色的歌剧,还是其他类型的歌曲,都要分析出自己的角色,让自己的演唱融入作品中。声乐表演切忌只注重音准、节奏、声音,这些问题前期就要解决,在舞台上应把表演重视起来。声乐表演者在表演时要抓住自己的角色,以角色而不是“唱歌的人”来进行演唱,而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也就成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证实身份、证实环境、证实物体、证实感觉等练习,都可以在一定的故事中进行。

(三)重视吟诵的作用(www.xing528.com)

吟诵是琢磨歌词的内涵及动作性的重要途径。吟诵时不需要很大的音量,而要体会歌词所体现出的方位、情绪、态度、事理等。歌唱不能曲谱化、音符化,不然即便一个音都不错,也会丢失情感、语气。吟诵正是琢磨歌词情感和语气的好方法,当然,吟诵同样不能书面语化,不仅要有语气,还要有音律。吟诵时,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相对写实的内容要“具象”,从而让自己的歌唱更具有逻辑和目的,更具有感觉。语气则更为重要,丰富的语气既有助于歌唱的表现力,也有助于促成表演的动作性,是让音符和歌词“活”起来的关键。演唱切忌只有一种语气、只有一种咬字方式,而要依据内容“做出”丰富的区别来。比如,语气要分出平淡、冷漠、深情、热情、轻快、沉重(遗憾)、悲伤、愤恨等各种情绪;语势也要分出高亢、紧张、轻快、低沉、舒缓、凝重等各种感觉;咬字则要有效利用硬咬与软咬、快咬与慢咬、宽咬与窄咬、前咬与后咬,以及紧咬缓发、缓发晚收等各种方式。在吟诵中,还要感受语言的语调、轻重音、内心独白、停顿等其他语言表现手段。

(四)形成内心视像

内心视像是指演员表演时在内心(脑子)里产生的相应的“形象”,如讲到妈妈时,脑子里就会出现妈妈的形象。内心视像可以让歌者的表演更加充实和真实,当内心视像出现时,歌唱者的眼睛里便不会空白、无神,而会产生“聚焦”,这是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声乐表演中,歌唱者的演唱内容通过内心视像就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出来,歌唱者就可以拿它统摄行动、带动表述,从而增加歌唱和表演的感染力。如果说歌唱者在舞台上与观众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歌声,倒不如说是通过“内心视像”。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心视像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无实物练习、冥想练习都有助于我们在歌唱时形成内心视像。很多人一首歌唱的次数多了,会显得漫不经心,即“唱疲了”。要想每次演唱都富有活力,就需要在内心视像上做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