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声乐的诗情美
声乐本身就是一种歌唱的艺术,它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紧密相连。继承与发展民族声乐,要点之一就是要掌握传统声乐美化语言的方法与技巧,声乐是集音乐、文学、表演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它率先是通过语言来确立其文学性,而声乐文学性的核心特征就是歌词或唱词的“诗化”。因此,文学语言的“诗化”是构成声乐艺术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音乐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发展更不能脱离音乐而生存。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影响的文学体裁,如诗、词、曲、剧,均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作品中和谐的语音、语调的抑扬、句式的节奏构成的诗情美,可使诗、文的情感抒发更强烈,形象刻画更鲜明,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例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声词的运用更突出了冷清中的寻觅,寻觅中更凄戚的郁郁寡欢的心境,不仅音调优美,还能将音调产生的感觉与诗句表达的心理现象融合在一起。通过语言音乐性的表现增强了文学情态的鲜明性、形象的生动性、意境的丰富性。
自古以来,中国被称为“乐之邦,诗之国”。中国人将“诗”与“歌”合为“诗歌”,就是因为歌是诗的乐曲、诗是歌的唱词,二者的关系如胶似漆。诗化的文学语言在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语言的音韵美。从内容上来看,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抒发了强烈的情感,形成了民族声乐唱词的诗情美。唱词的诗情美是民族声乐内容的精髓,也是声乐艺术的文学基础。
诗情是感人肺腑的真情流露,人类感情的丰富性是诗情的源泉。人们对劳动欢乐的情趣,对故乡的眷恋;对山水之间的喜,对大好河山的爱;对社会生活的爱憎分明,善恶的爱恨情仇,以及忧国忧民之情、爱国之情、男女爱慕之情等,都曾是古代诗人、词人和民歌作品的诗情。除了可以从诗、词、歌、赋中体察出“诗情”外,还有悠久历史的戏曲与说唱艺术的唱词,在诗情上也异彩纷呈。戏曲人物歌唱的抒情性与性格化,说唱文学的叙事性与声音造型,不但有各自的艺术规律,而且是曲调旋律与演唱声腔的造型基础。正因如此,才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才让我们有了更丰富的想象力。
(二)民族声乐的旋律美
旋律是诗词音乐化的手段,诗词的音乐化彰显出绚丽多姿的风格,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在千百年的艺术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旋律曲调。旋律构成因素,诸如音律、音阶、调式、节奏,以及旋律展开的结构与布局,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色彩,在我国声乐文化和世界声乐之林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声乐旋律创造的源泉之一是各民族曲调,这种口头创造的旋律又与语言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我们可以从古老的民歌——《诗经》《楚辞》的句式、段式等结构变化中,挖掘出异彩纷呈的音乐旋律。譬如,节奏变化较快的“卫音”,旋律跃动起伏较大的“齐音”,曲调悠扬的“郑声”等,都能见其变化莫测。魏晋六朝的乐府民歌在旋律曲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唐代新创的“大曲”,有着极其丰富的曲式音调,它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还由于广采博纳了国外的音乐旋律,形成了一种新的曲种——“燕乐”。与此同时,《相和歌》为乐曲节奏旋律的变化增添了新的艺术活力。此外,唐代的民歌和艺术歌曲创作也有了更高的发展。宋代“词”的创作达到了高峰,它更具有歌唱性,使文情与声情完美和谐。并且,宋代的说唱艺术迅速发展,曲调内容丰富,形式错综复杂。尤其是“诸宫调”,是一种曲牌联唱的声乐套曲。元朝的“元曲”由于把民歌与其他民族音乐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使其声腔创造了新的旋律色彩,丰富了曲调的歌唱性。明清时期,戏曲声腔音乐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明代南戏形成了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昆山腔影响深广,音乐表现力极强,它对明清以来形成的二黄、秦腔、梆子,以及京剧和诸多地方戏的发展与定型,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革新,现代声乐艺术更加深入广泛地接近广大群众的生活。不论中华民族的优秀民间歌曲,还是近百年来经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改编创作的优秀民族艺术歌曲或民族歌剧的优秀选段,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戏曲声腔流派纷呈,民歌曲谱繁杂多样,仅说唱与戏曲艺术的种类达数百种之多,使民族声乐艺术的旋律美显露出更加绚丽多姿的魅力。例如,旋律欢快、热情活泼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强弱有力、刚强浑厚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旋律舒缓、细腻委婉的《太湖美》;旋律曲折婉转、幽怨情长的《黄河怨》等,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浩如烟海,不胜枚举。
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歌曲通过音乐的音色、和声、旋律、节奏、织体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力,可以极其鲜明地揭示不同时代、个性化的诗词风格与韵味,使听众无须理性分析,仅凭直觉就可以掌控曲目间的差异。音乐旋律可以使词的情感色调、变化表现得更鲜明、更突出。音乐比语言更能抒情,音乐的动态结构与人类的情态结构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与此同时,音乐所抒发的情感不仅囊括千差万别及不同程度的细致划分,还体现在持续的变化和不断的运动过程中。
音乐可以运用各种表现因素使诗词的风格、韵味愈加鲜明、明朗,更容易感受与掌控内在的风格。歌词只确定感情起伏的那些片段和瞬间,而将情感起伏变化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以持续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却只有音乐才能实现。
词曲的有机整合,两者的优势集中,可以使听众既为曲所激动,又为词所熏陶,其歌曲在民众中传播得更快。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比单纯的诗或无词的曲更易传播,一般化的诗因曲美而获得广泛传承,一般化的曲调因词尽意而广受人民群众所追捧。两者的契合使歌曲协调而统一,也使感染力凝聚在一起,更为强烈、深入地震撼欣赏者的心灵。
(三)民族声乐的声腔美
声乐是通过演唱来表现的艺术。无论曲调的旋律美,还是歌词的诗情美,都需要通过演唱声腔来表达。古代的演唱声腔虽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没有原生态地保留下来,但是通过历代民间歌唱家的口传心授,辗转相传,并紧跟社会的变革与语言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声腔特色。
声腔中的“腔”,本指人与动物体内的空隙,音乐界将其引入而用之,将发声的空间称为“共鸣腔”,进而指称曲调、唱腔等。乐律的变动为调,歌声的运转为腔,二者有机组合,把调与腔称为“腔调”。腔调总是通过演唱的声音来表现的,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唱腔”。在戏曲艺术中,腔调大都包括许多板式或曲牌,有些剧种的腔调在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语言、民间曲调整合或者被其他剧种所吸收,而衍生出新的声腔、剧种。
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声腔传延至宋元逐渐成熟,这标志着说唱与民歌形式更趋多样化,声腔的演变愈加丰富。尤其是诸宫调的产生,对歌曲、说唱、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具风格的演唱技艺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也从本质上反映出参与声乐表演演员的实际情况。
明清以来,各种歌唱形式更趋异彩纷呈,皆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方韵味,声腔变化格外突出。由于依曲填进了新词,为了便于表达语言的情感,使词曲和谐,于是在演唱中创造了许多新腔,使说唱艺术更为盛行。尤其是南方“弹词”和北方的“大鼓”,它们结合地方风格,不断创造出新的曲种,并在演唱实践中涌现出不同风格的声腔艺术,意义十分重大。
清代戏曲声乐发展的突出亮点是流派纷呈,大放异彩。例如,“月光十三绝”“京腔十三绝”,彰显出昆曲、京剧不同行当之声腔风格,亦见著名艺人之绝技。近现代则涌现出更多的声腔流派和不同行当的出色艺人,他们的演唱风格丰富了传统戏曲声乐的表现力。与此同时,戏曲中的不同剧种、地方民歌的不同声腔、说唱艺术中的不同曲目,也都风格迥异、光鲜照人。
在千百年来的声乐艺术的创造实践中,我国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吸纳衍化,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声腔圆润优美、情感真挚朴实、语言生动鲜明、风格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在民族声乐艺术演唱的语言中,了解和掌握我国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的基本结构知识,这仅是一个开端和基础。要实现演唱艺术上的字正腔圆、情真意切,还必须依据汉语声、韵、调固有的特征,学习、掌握歌唱咬字、吐字和运字行腔的方法和规律。
我国民族传统的声乐理论大都将一个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来进行吐字发声的,历来也非常讲究演唱的咬字、吐词。例如,明朝的魏良辅《曲律》中曾提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一绝,板正为一绝。”可见腔纯尤为关键。歌唱要有一定的穿透力,抒情优美,产生共鸣。总的来说,不同情绪的声乐作品咬字的力度是大相径庭的。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民族声乐艺术更加广泛地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流露出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还继承了优秀的民族声乐传统。声腔流派百花齐放,民间歌曲千腔万调,戏曲与说唱剧种、曲种丰富多彩;声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为适应、彰显时代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延伸,使民族声乐绽放出多彩的艺术魅力。
(四)民族声乐的润腔美
“润腔”是声乐的专门用语。“润”有调节、润色、修饰、加工、造型的意思。所谓润腔,就是对声腔进行修饰、润色、造型等。加工民族声乐的润腔方式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它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底蕴,对歌曲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就润腔的形式来看,民族唱法要比美声唱法更为丰富。一些学者将民族声乐润腔技法分为六种:节奏速度变化润腔技法、力度变化润腔技法、装饰性润腔技法、声腔装饰润腔技法、音高的微变润腔和声乐地方方言润腔。这里将润腔归纳为个性化润腔和色彩性润腔两大类。
1.个性化润腔
个性化润腔也叫基本润腔,以突出音乐个性和基本因素为表现手法,这是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所共有的。它主要体现在声音的连断、节奏、速度的变化等方面。(www.xing528.com)
2.音色变化及装饰音润腔
我国的民族声乐韵味十足,在声乐演唱中有很多色彩化的技巧,这些均成为我们进行艺术创作、舞台演唱和借鉴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润腔形成了地区、民族独特浓郁的地方特色。中国民族声乐的装饰性润腔通常是“无音不饰,无腔不润”。中国的民族声乐必须与民族的用嗓吐字结合起来,独特韵味才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五)民族声乐的韵味美
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即声乐作品的“韵味”,种种因素的结合才逐渐形成了其艺术风格。韵味美主要是建立在说唱、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审美的基础上,真正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
1.字的韵味
构成中国声乐作品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字的韵味,这也是形成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品格的要素之一。字韵就是要求演唱者在进行艺术表演的时候一定要咬字准确、清晰,这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技术要求,也是我国民族声乐歌唱者的基本演唱技能。
其中,字的内涵必须遵循对应的语言要求及规律,根据声乐作品的语言系统、语言风格,交代清楚文字的清浊、首尾等全部内容,最基本的美学原则就是咬字技术。
2.声音的韵味
字清声美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四点。①“字重声轻”:歌唱者在歌唱中要强调字头。②“以字带声”:语言的音乐化。③“字声流动”:随着音乐旋律的流动起伏,字声便成为主要的声乐艺术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它使演唱过程中演员和观众之间能够进行互动,产生一种特别的美感,具有动态、流动性的美学特征。④“字正腔圆”:中国民族声乐最基本的常识就是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字正腔圆,然而字正未必能使声音美。吐字清晰、咬字准确与歌声可以美妙动听并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听众来说,他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听懂唱的是什么,还要保证声音优美。
3.情的韵味
第一,重在情深处,妙在回味中。在歌唱的时候,声韵字韵只有通过情感来推动,才能把歌唱的技巧融入抒发的情感中,而后才能产生飞跃。
第二,以情传声,以声传声,声情并茂。这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用字来使声音实现感情化,字能生情,声亦能生情。歌唱者在进行演唱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尽可能地科学发声,在咬字清晰的基础上保证声音的优美度,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实现韵味之美。
(六)民族声乐的色彩美
中国民歌的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拥有较明显的地方色彩,同时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观念影响之下,人们已经开始注重民族色彩的增加,这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所谓色彩,其实就是借用绘画的术语,并以通感的方法对音乐美感的特点在整体的体验上进行表达。
1.地方色彩
在一定程度上,民歌的地方色彩指的是在音乐领域中特定的民歌音乐之间存在独特性,不同地区的民歌会有各种不一样的个性,当然也会形成差异性比较大的美感效应,所以这种地方色彩的民歌形式会呈现出一种异常的缤纷色彩,地方性色彩与当地或者周边的文化形成与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地域广袤,各个民族之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不尽相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对民歌的兴盛与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民歌的出现有很大的地方色彩,每个地方都会出现一种或者几种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歌风格。
2.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征
民歌指的是文学与音乐两者之间的一种综合体。民歌美感主要体现在音乐要素和音乐形式之间的特点上。唱词的特点一般会以辅助性的成分出现。
在歌词的形式上,通常涉及声韵、衬词、方言词汇等特点。从音乐的形式上看,通常会涉及音律、结构、音节、音调等特点及要素。
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点,或者多个要素特点的共同作用,都能形成民歌色彩的变化或个性。对于辨析民歌的地方色彩,这些要素也可以作为理性依据。
3.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
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方言与民歌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现象说明了其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所以民歌色彩与地区相融合并非一种偶然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