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记忆:宁波金冠村的革命传统

红色记忆:宁波金冠村的革命传统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古村也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山村,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军队此时大举进攻,扫荡四明山根据地,火烧南黄和长田,残酷逮捕杀害我党地下革命志士。国民党浙江保安部队在山区各地抓捕无辜百姓。1946 年下半年,在金岙村口,一次枪杀普通群众十五人。共产党三五支队依靠山区茂密竹林,坚持游击战,重重打击了敌人,敌方恼羞成怒,制造了震惊山区的童烈伐林事件。

古村也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山村,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村农民坚定地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谭启龙、薛驹、何克希、朱之光、陈布衣等革命前辈曾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多次战斗。冠佩又曾是浙东抗日根据地南山县政府驻地,浙东游击纵队姚南办事处也曾设在那里。黄明等烈士把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目前金岙黄明烈士故居保存完好,故居墙门正上方悬挂着1950 年由宁波专署专员朱之光题写赠送的“永垂不朽”横匾,烈士故居现已列入余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冠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山村,金冠儿女在那段白色恐怖的岁月里,坚定地跟着共产党,用青春和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他(她)们的光辉形象定格于血与火编织的历史,将永存史册。

1.峥嵘岁月

狂轰滥炸

1942 年浙赣战役以后,日军加大了对宁绍一带的扫荡力量,余姚随即沦陷,时浙东游击纵队进入四明山,而在冠佩金岙一带,抗日武装力量政工队在这里组织发动群众,打击敌人。1943 年的一天,政工队一行十余人,正在金岙村开会研究粉碎日军侵略阴谋,不幸被察觉,敌遂派飞机轰炸,当即炸毁民房三间,至今附近民房墙上还留有弹痕,幸政工队已获敌方情报,几小时前撤离,日军妄图一举歼灭政工队的阴谋未能得逞。

血腥屠杀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浙东游击队奉新四军军部命令北撤,留下少数党政领导在四明山坚持斗争。国民党军队此时大举进攻,扫荡四明山根据地,火烧南黄和长田,残酷逮捕杀害我党地下革命志士。“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漏掉一人”,就连群众都不放过。国民党浙江保安部队(群众称浙保烂眼)在山区各地抓捕无辜百姓。1946 年下半年,在金岙村口,一次枪杀普通群众十五人。那天,这十五人被五花大绑,又用一根绳子牵住,拖往田中,排枪射杀,事后尸体被抬至金岙炮台山脚掩埋。几十年后人们在山上生产劳动时还常常挖出白骨,真是惨不忍睹。

童烈伐林

1946 年冬,国民党余姚当局在冠佩、金岙按甲划分山头,伪浙江保安队童烈部(团编制)在金岙、龙坑、茭湖、茅山头建碉堡,日夜监视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共产党三五支队依靠山区茂密竹林,坚持游击战,重重打击了敌人,敌方恼羞成怒,制造了震惊山区的童烈伐林事件(群众称童团伐林)。一天之间,把金岙、冠佩、龙坑、岭下等地山上的毛竹全部拦腰砍断,放火焚烧。

山林、毛竹是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童烈伐林使受伐山地十余年之内难以恢复元气,时金岙翻身队长金长福(白皮红心保长,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去伪乡政府评理交涉,被国民党逮捕,后与肖东同志一起被杀害于游厚岙。

2.英勇斗争

冠佩会议

1946 年1 月,隐蔽在四明山屏风山一带的地县级领导刘清扬、陈布衣、朱之光、朱洪山离开屏风山,于2 月2 日到达左溪乡,朱之光等地下党领导在冠佩召开了三天会议,这是新四军北撤以后中共四明地委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之前反清剿斗争的经验教训,分析形势,提出了“躲击”的方针。即在斗争中保存有生力量,伺机袭击国民党军。这次会议,史称“冠佩会议”,会址在里冠佩何氏老宅内。会议以后,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活捉敌中队长方中

1949 年2 月9 日,农历正月初二,中共地下党组织活捉了女特务徐招琴。经审讯教育,徐交待,盘踞在茭湖碉堡上的敌中队长方中准备2 月11 日从余姚返回茭湖。11 日凌晨,五支队八分队指战员埋伏在金岙到冠佩自然村的横山路上,下午2 时,方中及随员8 人来到此处,方中被活捉,其余被歼灭。在陈布衣和储贵彬的教育下,方愿意将功赎罪,上茭湖山喊话,敦促碉堡内敌军投降。这次共俘敌40 余名,缴获轻机枪2 挺,步枪40 余支,短枪3 支,手榴弹10 箱,子弹一万余发,烧毁了3 座碉堡,大获全胜。

黄明烈士事迹

黄明(原名金达)烈士1925 年8 月15 日出生于金冠村(金岙)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金承品,生育三子二女。金达排行最小,幼年在金氏小学读书,1934年转入梁弄正蒙小学,1939年考入余姚实获初中。1941年,余姚被日军侵占,学校停办,金失学在家。1942 年秋投奔由谭启龙、何克希率领的抗日队伍。经短期训练,组织上派他去民运工作队,在左溪、燕窝等地进行民运工作,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少年共产党人。

1943 年下半年,党派金达去梁弄雅贤乡开展工作。12 月的一天,金达在途中遭遇国民党梁弄区侦缉队陈恩寿部,被捕。几天后,趁敌人不备越狱脱身,不幸半路上又落虎口。穷凶极恶的敌人把他押上山岗。在积满冰雪的山顶上,敌人准备下毒手枪杀他。金达急中生智,猛然滚下悬崖,跌在山下一个深水潭里。敌人开了数枪,认为他必死无疑,后来当地群众发现了他,帮助他脱离险境。

1944年11月,党组织调金达任沿江区组织委员。到任以后,金达扎根于群众,很快建立了3 个乡党支部(凤亭、梨洲、南雷)。

1946 年5 月,组织上派黄明到敌情十分复杂的姚北平原工作,并担任中共余上县特派员(即县委书记)。黄明到余上后与副特派员寿静涛一起恢复发展地下党组织,全县45 个农村支部恢复了党的活动。同年11 月,根据浙东党组织发展武工队的批示,黄明在朱之光的领导下,奇袭天华乡公所,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1947 年3 月21 日,黄明同志和张明同志星夜去周巷区开展工作,在周巷八字桥与敌人狭路相逢,不幸被捕。当押至塘堰桥时,两人偷偷弄开手铐,在桥上从南北方向纵身跳水。敌人舍张抓黄,加上黄明同志身穿棉衣,又不识水性,再次被捕。黄在余姚监狱遭受了严刑折磨,后被押解到梁弄。

投入梁弄监狱以后,杀人魔王郑小隐想从黄明口中打开缺口,对黄明施行种种凶残刑罚,坐老虎凳,做老鹰飞,灌辣椒水,把步枪子弹敲入肋骨之间,各种刑罚,闻所未闻,步步紧逼,但是黄明坚信“死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守口如瓶。(www.xing528.com)

黄明被关在狱中,过着非人生活。但他鼓励难友,认清形势,坚持斗争,还写诗揭露敌人的阴谋和残酷,成为狱中的“政治指导员”,并在狱中组织绝食,进行了两次越狱(均未成功)。

1947 年8 月10 日下午4 时左右,黄明等6 位同志被押出监狱解赴刑场——梁弄面前山,黄明同志身体虚弱,但气宇轩昂,视死如归,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沿街百姓无不动容,含泪目送。就义时,黄明身中九枪,惨不忍睹,那一年他仅23 岁。

1949 年后,党和政府为纪念烈士,把烈士生前所在的左溪乡改为黄明乡,时任宁波专署专员朱之光等领导赠送“永垂不朽”匾悬挂于烈士故居前,以示纪念。

3.遗址、遗迹

荣誉称号

1988 年,浙江省人民政府〔1988〕72 号文件批准余姚为“革命老区县”,批准革命老区乡镇20 个,行政村674 个,梨洲街道属于革命老区乡镇(街道),其中金岙、冠佩为革命老区行政村。

革命英烈

黄明烈士(1925—1947),余上县委特派员,1947 年牺牲于梁弄。

褚纪炎烈士(1923—1943),三北游击司令部南山办事处战士,1943 年牺牲于上虞永和市。

朱长全烈士(1925—1945),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战士,1945 年牺牲于北撤途中。

褚纪万烈士(1927—1948),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三师九团战士,1948 年牺牲于淮海战役。

褚纪荣烈士(1924—1946),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三师九团班长,1946 年牺牲于山东峄县。

何瑞德烈士(1922—1946),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三师九团排长,1946 年牺牲于山东峄县。

金长福烈士(?—1947),金岙翻身队副队长,1947 年牺牲。

徐炳和烈士(1900—1951),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26 军60 师连长,1951年牺牲于朝鲜。

三北游击司令部姚南办事处旧址

1942 年10 月11 日,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率司政机关进入四明山区,浙东主力部队在冠佩成立三北游击司令部姚南办事处(简称姚南办事处),由朱之光任主任。

办事处旧址位于冠佩(里冠佩),为五间木结构楼房,建筑面积800 平方米,即现在的何氏老宅。

黄明烈士故居

黄明烈士故居位于金岙自然村,占地面积400 平方米,建筑面积360 平方米。民国初年所建,木结构二层楼房。故居墙门正上方悬挂宁波专署专员朱之光题写的“永垂不朽”牌匾一块,故居中堂内挂有烈士遗像和生平事迹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