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粮食生产
金冠村竹山多,农田少,全村原可耕作农田仅338 亩。而且这些农田极大部分为山田或梯田,水源少,田块小,有的一亩田甚至分成十几块小田。有的农田,这头放一张犁,牛头已到那边田头。因此,村民只能用原始方法耕作,用锄头、铁耙开垦。计划经济年代,所有农田种植水稻,一年两季,因地理气候条件制约,产量极低,因此全村一年中有八九个月靠国家返销粮(即供应粮),村民还得在自由市场购买一部分议价大米(时称黑市米)。
番薯也是金冠村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100 斤鲜番薯抵稻谷20 斤,山地基本都种上番薯。此外有少量的玉米、芋艿。
改革开放后,不少村民外出打工经商,老年人在家,他们因年老体弱,基本上已不能在山林田间劳作。所以现在村内空巢老人多,务农耕作的年轻人少。
2.农耕方式
因地理、地形条件的制约,金冠村村民在农事耕作中千百年来离不开“肩挑,背驮,脚走,手动”。
肩挑:金冠村农事生产主要在山林,肥料上山、毛竹下山、挖春冬笋等,都得用肩挑。新中国成立前,毛竹、春笋等所有农副产品都销往余姚、慈溪方向,因无公路,只得用双肩挑。
背驮:山上的毛竹是金冠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毛竹砍伐下来运到家,直至销往余姚、慈溪方向,全用背驮的方式。
脚走:20 世纪50 年代以前,金冠村村民无论是销售农副产品还是走亲访友,或接亲闺女回娘家,都靠步行翻山越岭。有一村民曾从余姚步行到上海,戏称“11 路”车。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开始有拖拉机之类的运输工具,但绝大部分还是依赖双轮板车。
手动:在农事生产中无机器可言,就是现在,农耕方面的机械操作还是零。山区的地形特点,迫使山民用手劳作。
这些农耕方式大部分袭用至今。虽然看起来生产力十分低,但从另一侧面却深刻体现了金冠人朴素勤劳的优良品质。
3.农(工)具综述
20 世纪60 年代以前,金冠村村民生产、生活所用的农具、工具实为旧式。
农事操作
农具为木质制犁、耙、锄头、铁耙、木制水车、稻桶。有的山田和梯田连这些农具也难以用上。如犁田(当地人叫耕田),放上犁,套上牛,其占用的空间正好是这块田的面积,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用原始的方法(手持铁耙松土),至于机械化(拖拉机和插秧机)根本无法施展。(www.xing528.com)
粮食加工
所用工具为砻、磨、水碓。
砻:直径1 米、厚0.2 米的木质圆盘两座,下盘为实体盘固定在支架上,上盘为空心盘。两盘相接处为锯齿状。操作时,人工拉动牵引杆,稻谷放入上盘中孔,沿着顺时针方向牵引,谷子脱壳成粗米。
水碓:山民创造的利用山区水资源的粮食加工工具(水碓原理另有介绍)。砻出的粗米放在水碓的石臼上,两只石捣(各重约100 斤)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撞击石臼。(当地村民有一谜语:两兄弟,拜天地,一个跌倒,一个爬起。谜底即捣臼舂米)约过半小时,粗米变成白米。
磨:直径为0.5 米,厚度为0.2 米的石制圆盘两座。其构造和操作方法与砻相似。只不过砻是把谷变米,磨是把米变粉。这种粮食加工方法沿用了千百年,直至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使用机械操作后才停用。
运输工具
20 世纪50 年代以前,村民完全靠肩挑、背驮、步行的方法参加生产劳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独轮车。独轮车为木制车架和木制轮胎(后改为钢圈橡胶轮胎)构成,双手推引,一次能拉上200 斤。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发展成为双轮车,由木制车架和橡胶轮胎构成,其载重负荷300 公斤—400 公斤。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村内配有小拖拉机,但基本运输工具仍为双轮车。
搭肩布的多种用途
搭肩布,凡是70 岁以上的人当年均用过。它是由一条长约2 米、宽0.4 米的粗布制成。千百年来,山区农民缺它不可,其用途甚为广泛。
用作护肩。山区的农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靠肩挑。肥料上山和到田用肩挑,山上竹笋收获后用肩挑,到余姚市场销售用肩挑。把搭肩布盖在肩上,以减少肩部的磨损和疼痛。
用作御寒。每到冬天,寒风凛冽,旧社会山农缺衣,就用搭肩布紧裹腰身抗御寒冻。
用作毛巾。夏秋季节,山区农民劳动强度大,汗流浃背,搭肩布搭在肩上可以随时擦汗。
用作米袋。旧时,农民背上毛竹去外地销售,回来兑换一点大米等粮食,搭肩布此时可当作米袋子使用。
除此之外,还可当作绳子捆绑物件等。当然护肩是它最大的功能,故取名“搭肩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