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镇旧称高堰,又称高圳、高川。这从《高川周氏宗谱》中可以清晰了解其发展演变轨迹。
据清道光《永康县志》载:“唐大中年间(847~860年)顾德藩为县令,雅志爱民,尝作三堰以防旱潦,高堰其一也。”据说,“安史之乱”时,有高姓人从中原迁永居南溪畔,称高院,顾德藩建堰后改名高堰,堰是指堤坝,高堰之名由此而来。
高川周氏始祖周君实于1368年元明交替期间,从金华泮塘迁居永康高堰。因高堰地处南溪、华溪两水夹攻之中,族人常常被洪灾毁了田舍被迫外迁,如第五世孙周冕、周易、周晓、周暄、周曜、周香六兄弟,就于1520年前后外迁到山川坛、大肥山、后罗、后菱塘、后木谢,成为山川坛、前罗、上下山龙周姓始祖。
治理水患一直是高川周氏族人的梦想,第六世孙周勋从学王阳明,1559年岁贡直隶常州府儒学训导,后历任武进及江阴知县,和州学正继摄州治,诰封工部屯田司主事,目睹家乡屡受旱涝灾害,一直在思考对策。1619年,其子周凤岐中进士,授中书舍人,1627年升为工部屯田司郎中,打理节慎库,管理收发经费款项。那时,大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派下属跟周凤岐索要钱财,被周凤岐断然拒绝,惹恼了魏忠贤。结果,周凤岐被诬陷,丢了官。
周凤岐在父亲的授意下回到老家高堰。那年正值大旱,水贵如油,粮食稀缺,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看到家乡百姓过得如此艰难,周勋、周凤岐父子毅然捐出自己的积蓄赈济饥民。但光靠救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改变百姓受灾受穷的境况,还得在如何确保旱涝保收上想办法。
经过多地走访考察,周凤岐认为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沙田村附近水流较缓的地段筑坝拦水,加高堤岸,然后从坝的上游引水灌溉农田。于是,周凤岐亲自和乡民挖深河床,在溪中打松树桩,编毛竹链,堆砌卵石块。大伙儿起早贪黑,做了两个多月,一条拦水大坝终于完成。(www.xing528.com)
下一步,就是着手开挖水渠。怎么开挖呢?周凤岐想,这条水渠要流经每家每户田地,但无论从哪里开挖,都会触及老百姓的利益。经过和百姓们商议,决定从坝脚到高堰村北面,就用一匹绑有石灰包的马来圈地。马随意地跑,跑到哪儿,石灰就撒向哪儿,哪儿就是开渠的地方。因为渠道是由马后绑布袋撒石灰而成,所以这条坝就叫作布袋坝。而圳是水沟水渠的意思,高堰有了水渠的配套,故又叫高圳了。
1628年,魏忠贤倒台,朝廷重新启用正直人士,周凤岐以“风高爱鼎,节重如山”著称而受人举荐,被任命为礼部郎中。周凤岐奏请皇上恩准,在高圳加固了元末明初时设立的上下禁门。凡路过禁门者,无论何人,不论官职大小,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都必须挑土三担到河边筑堤。
高川的称呼即来源于文人笔下的雅号,明朝时期,永康有一批人追随王阳明,周姓人中有高堰的周升、周勋,石谷的周文光,山后周的周雍,游溪塘的周莹,岘口的周桐等。这批文人时常聚会,上关心国家命运,下撰写宗族家谱。经过他们商议,一律在家谱中给村名安个川字,以示高雅,如高堰称高川,石谷称石川,山后周称后川,游溪塘称游川,岘口称岘川。
经水利改造后的高圳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旱涝保收,粮食充裕,使得人口迅速增长,其中虽遇太平天国其间人口损失半数以上,也能很快得到恢复。又由于此处临近县城,交通便利,贸易发达,高圳成为旧时永康26个集市之一。因圳与镇同音,高圳又演化成了高镇。
(周天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