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布袋坑:永康村落起源故事,勤劳传统为土特产

布袋坑:永康村落起源故事,勤劳传统为土特产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苔坑坐落在枇杷山谷地里,四面环山,风光绮丽。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了胡苔坑的胡氏始祖。这条小坑像布袋,外地人俗称布袋坑。这里更因祖宗的勤劳传统流传到后代,不仅搞好农业,种粮种菜,还做起了抽索粉干的行当,抽粉干,卖粉干,天天要用布袋,布袋坑粉干远近有名,成了当地的土特产。

布袋坑:永康村落起源故事,勤劳传统为土特产

胡姓,为永康的望族大姓。北宋时,胡氏裔孙胡文质,字元素,号云谷,从台州迁居永康龙山,为龙山胡氏的始祖。

传至四世祖惇彝公,生邦直、邦宪、邦俊三个儿子,三公分致、中、和三位(房),五世祖胡邦直,字忠佐,登建炎二年(1128年)戊申科进士,封知州军事,赠中散大夫,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迁居枫坑。

六世祖胡楶(1141~1212年),字德载,娶王氏,生五子,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庚戌科余复榜进士,任县令,有功绩升史部郎中,精通天文地理,能写一手好文章、诗词。胡邦直死后,葬在泽山庵也叫北嶂的地方(今潜村郎下一带),子孙为尽哀尽孝,就在墓的附近建庐居住。中、和二房仍居龙山。

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年),正是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事不断,胡邦直的六世孙胡礼,字均义,为避兵乱,迁于胡苔坑。

胡苔坑坐落在枇杷山谷地里,四面环山,风光绮丽。

当时,该村有一户黄员外家,只生一女。女儿如花似玉,心灵手巧,是黄家的掌上明珠,未有婚配。黄家看到胡礼来此,觉得这个后生容貌端正,举止大方,体态魁伟,一表人才。与他谈论学问知识,对答如流,还引用了好多先贤的话。黄家觉得胡礼知识渊博,祖宗又都是进士等有功名的人,他有意招这样的后生为女婿。

于是,黄员外试探性地问胡礼:“后生侬,如果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你,但有个条件,就是要到女方家来,做上门女婿,你愿意吗?”(www.xing528.com)

胡礼是个十分机灵的小伙子,从黄员外的神色中,就猜到了八九分。他就随口道:“我巴不得呢!”

随后,黄员外就叫女儿出来与胡礼相见。胡礼一见黄员外的女儿,眉清目秀,举止礼貌大方,觉得是个心仪之人。黄家女儿见了胡礼这样的后生,心中也暗暗欢喜,一见倾心,于是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黄家为他们挑了个吉祥的好日子,置办喜宴结了婚。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了胡苔坑的胡氏始祖。

小两口同心协力,男耕女织,勤俭持家,生儿育女,孝敬老人。胡苔坑显得更加美丽,昔象山王同曾赞美该村,有词句为证:“方山一麓,四面环矗。雾气沉浮,烟霞断续。残岭崎岖,石径盘曲。松阴苍苍,禽音喔喔。有薪可樵,有水可濯。有园可蔬,有田可谷。寒勿愁衣,饥勿愁粟。”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村以门前山为屏,枇杷山作障,出两头塘与山西孔相连,南端跟三井头接壤。这条小坑像布袋,外地人俗称布袋坑。

这里更因祖宗的勤劳传统流传到后代,不仅搞好农业,种粮种菜,还做起了抽索粉干的行当,抽粉干,卖粉干,天天要用布袋,布袋坑粉干远近有名,成了当地的土特产

(马德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