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寨口:永康村落起源故事,500年历史

寨口:永康村落起源故事,500年历史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寨口位于永康东北角象岩山脚的一个山沟里,整个村落的西北和东南群山环抱。寨口自明朝建村至今,有近500年的历史。柏岩又析分柏西、柏东、寨口,故历史上柏西、柏东、寨口三兄弟村,属同宗同源。复公娶妻四房,生弥、泓、濠、涣四子,他的子孙后代就在寨口这方秀山丽水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夺取寨溪及十里八乡控制权后的老荷,就把“寨溪”改为了“寨口”,这个由起义头领老荷而取的村名被一直沿用至今。

寨口:永康村落起源故事,500年历史

寨口位于永康东北角象岩山脚的一个山沟里,整个村落的西北和东南群山环抱。寨口自明朝建村至今,有近500年的历史

据黄氏宗谱记载,永康黄族始祖文简公,登进士授保守军节度推官,历秘书省校书郎,迁国子监丞,封江夏郡公。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因直谏时政贬谪永康教谕,居于古丽三眼井侧,传七世行彬,析为鹤鸣、前金、柏岩三宗。柏岩又析分柏西、柏东、寨口,故历史上柏西、柏东、寨口三兄弟村,属同宗同源。

始祖复公(文简公第十二世孙,谦十七)是为何择居寨口的呢?传说复公到了舞象之年,父亲让他遵循祖训:“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整常纲,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择一善地而居。复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开始苦苦找寻。

某日,复公从箬步坑出来,越过山坑,到了前山头,烈日当空,他既热又乏,见到附近有13棵大松树,棵棵枝干粗壮,树木高大,浓荫蔽日,于是就到树下小憩。阵阵清风吹来,好不凉快惬意。俯瞰山下,只见一条宽阔的大溪从东边沿着连绵青山的山脚缓缓流过。东南边又有一条溪流从箬步坑方向潺潺流出,两条溪流一远一近,最后在一口波光粼粼的清水塘的前方交汇,合成一条大溪流。这两条溪流一大一小,蜿蜒逶迤,加上旁边的这口亮闪闪的清水塘,这不正是“二龙戏珠”吗?复公不禁暗自叫绝!再仔细环顾四野,清水塘后面是一片青翠和缓的坡地,在这坡地的北面是葱绿巍峨的来龙山脉,东面层峦叠嶂,西面虽也有山,但那是往外延伸的几座小山丘。饱读诗书、精通风水的复公非常惊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岂不是安居乐业之风水宝地乎?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复公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赶紧起身,脚下如踏风火轮,飞一般地下山,回家禀告父母。在父母选定的一个黄道吉日里,复公就在清水塘后面安家乐业,后来官至省祭。

古话说:坐不更名,行不改姓。一个村寨当然也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称,因村前有灵动的大溪流过,复公据此把村庄取名为“寨溪”,这是寨口初始的村名,因溪而得名。复公娶妻四房,生弥、泓、濠、涣四子,他的子孙后代就在寨口这方秀山丽水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从此,就有了寨口老人口中的“堂前一颗珠,珠前双龙戏,前山还有十三根驮(大)松树”的俚语。

“寨溪”为何又改为“寨口”了呢?这起源于“老荷造反”的故事。话说在明朝,由于朝廷腐败,加之江南一带赋役不均,贫富差距严重,官吏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在此形势下江南各地出现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运动。在永康东北角的“棠溪-寨溪-西溪”一带,也有民众不堪压迫揭竿而起,这个起义造反的头领叫老荷。相传,老荷是青山口荷塘坑人,是一位闻名于这条山沟地带、艺高胆大的泥瓦匠,他收费公道,人缘又好,故柏岩一带上下山处的村民都信任他,要造房修漏的都会找他。这也为他后来能率众领头造反提供了有利条件。(www.xing528.com)

在江南各地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起义浪潮中,老荷这个思想活络的泥瓦匠也不堪忍受官府的压榨,就借平日做工的间隙与一些信任他的百姓谋划造反。

某日,在给柏岩大城路城塘边的一户人家干完活后,老荷望着眼前的路城塘,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懑。他当着身边一众村民说,他今天要看看天意,若从他手中甩出的砖刀,能劈中二十几米远外塘中央的那根树杈上,表明老天爷准许他带头造反,若劈不中落塘里,只能说明他老荷只有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地做个泥瓦匠。于是,老荷凝神屏气,眼盯塘中树杈,手起刀飞,一条弧线,只见砖刀稳稳地劈中树杈正中,分毫不差。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老荷宣布从此将率领贫苦百姓造反起义,推翻腐败统治,建立清明平等、百姓安居的新王朝。

自此之后,老荷就在“棠溪—寨溪—西溪”一带,拉起了一支近千人的义军队伍,不断袭击附近的官府机构及土豪劣绅,并分别在青山口的石棋盘、柘溪的四大坑岭头、寨溪的箬步岭营盘、董坑的董岭头四大要塞位置安营扎寨,抗击朝廷的围剿。

由于寨溪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南北两面都是地势险峻的高山,两山之间夹着一条溪流,而且只有一条沿溪的羊肠小道进出,它就像一只布袋口一样紧紧地扼住棠溪、寨溪、西溪的交通出入,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实属一个天然、难得的重要关口。夺取寨溪及十里八乡控制权后的老荷,就把“寨溪”改为了“寨口”,这个由起义头领老荷而取的村名被一直沿用至今。

(黄长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