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山和古山两镇的交界处,有一个由大江畈、下井头、下安、莲塘下4个自然村组成的村落,村名叫“大江畈”。
相传,在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金城坑里有个小伙子叫朱响,已到婚育年龄。他的父母想儿子早日成婚,传宗接代,于是便找来了媒婆。遍访周边的村落后,媒婆觉得邻村清塘下的一位姑娘各方面都与朱响合适,就来到这户人家卖力地撮合。在媒婆的努力下,双方父母约定了订婚的日子。
到了担聘这天,媒婆挑着朱响父母准备的聘礼兴冲冲地来到清塘下,女方父母热情招待。媒婆心想:我又做了一件大好事。正在得意之时,女方父母检查了聘礼后,马上晴转多云变了脸,把聘礼一推说:“这和你之前说的不一样,怎么有这么小气的亲家。你再去给他物色别家吧,我女儿还要再养养。”
迎头一盆冷水,浇得媒婆从头凉到脚,不管再怎么说都不管用,只能有气无力地将聘礼往回挑。这怎么向朱响的父母交待呢?垂头丧气的媒婆一路上带着心事,走起路来也特别着力。途中路过一个凉亭,媒婆就想着歇歇脚,坐在凉亭里长吁短叹。
刚巧,一位中年男子挑了一担柴到凉亭里来歇脚。一进凉亭,见媒婆愁云满面,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跟你说说也无妨,你来给我评评理。本来我说了一门亲事,双方都挺满意的,还定了日子。这不,今天我把聘礼送去女方家,女方说聘礼少,要退婚。碰到这种事,我还是第一回,你说说这叫怎么回事,唉……”
听了媒婆的话,挑柴男子欲言又止,就见他一会用汗巾抹着汗水,一会又摘下头上的帽子拼命扇着风,心里一阵嘀咕。过一会,弯腰查看了一下媒婆的脸色,下定决心似地对媒婆说:“我是江边的莲塘下人,家有一女,虽然小了点,如果可以,你把聘礼送到我那,我们把这亲事定了,怎样?”
媒婆一听,脑子转了转,围着这位担柴男子打量一番,“好呀,缘分啊。这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说着,两个人都大笑了起来,完全没了疲态。挑柴男子在前,媒婆挑着聘礼在后,往莲塘下家中去。到了莲塘下家后,挑柴男子收下聘礼,并回了礼,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下了。(www.xing528.com)
自从知道父母给他定亲后,朱响很是好奇,总想去偷看一下未来的老婆长得怎么样。终于有一天,他路过莲塘下,便想着去看一下。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只见那未来夫人坐在童车上还不会走路,而且还是一个烂头的孩子。起初,朱响还怀疑自己弄错了,后来一打听,彻底地崩溃了。
朱响根本无法接受这门亲事,但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来拒绝,郁闷了好几天,便瞒着父母逃婚了。
时间一晃18年过去了。朱响念家心切,心里估摸着那未婚夫人也应该是另嫁了,就回了家。
父母见儿子回了家,一切的埋怨都烟消云散,开开心心地为儿子安排婚事。朱响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这门亲事还继续着。看到父母年事已高,想再次逃婚已下不了决心,朱响就认了命。
成婚当天,朱响犹豫着不想揭新娘的盖头,但耐不住媒婆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便揭了盖头。没想到原来的烂头孩子如今变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把朱响吓了一大跳。这下,朱响喜出望外。
新婚后过了一段时间,朱响的父母对他说:“儿啊,现如今你已成婚,该立业了。我们家在华溪边上有整畈土地,你们去耕种吧。那里离你岳父家莲塘下很近,你们搬到那里住,跟你岳父也好有个照应。”
朱响夫妇一合计,接受了父母的安排。把家搬到莲塘下村的华溪边上,定居在一家仓屋里,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这个村在华溪边的大畈田中,便把村名取为“大江畈”,该村名一直沿用。
(胡 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