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山:永康村的起源故事

华山:永康村的起源故事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石柱镇西南方向有一个美丽而静谧的小山村,它的名字叫华山。村如其名,在靠双脚丈量大地的岁月,这里是石柱、舟山通往新店方向最便捷的“自古华山一条道”。新中国成立后,华拱与官山应各取一字,成立华山村农会,以后村组织机构名称虽然不断更迭,但华山村名沿用至今。华拱又名岩孔,有农家70来户,以郑姓为主,还有黄、李诸姓。另“官山”之名有“冠岩”的谐音成分,也有暗示所居者原是为官的成分。

华山:永康村的起源故事

在石柱镇西南方向有一个美丽而静谧的小山村,它的名字叫华山。村如其名,在靠双脚丈量大地的岁月,这里是石柱、舟山通往新店方向最便捷的“自古华山一条道”。这里还有一块状如伏狮张口般的山体叫冠岩。冠岩有上中下三个洞,是旧时武平乡乡主纳凉议政的场所,也是历代文人墨客避暑讲学的地方。与冠岩相对峙的乌石岩却似雄狮昂首,构成了天设地造般的双狮戏球、九狮参阵的壮观胜景。

就在这既雄伟又清幽的山峦之中,有两个小山村,一个叫官山应,另一个叫华拱。两个村一个处冠岩旁,一个处乌石岩侧,一个处前,一个处后,相隔一个小山包,相依相伴,休戚与共已有30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华拱与官山应各取一字,成立华山村农会,以后村组织机构名称虽然不断更迭,但华山村名沿用至今。

华拱又名岩孔,有农家70来户,以郑姓为主,还有黄、李诸姓。最早建村的是郑姓。相传,郑姓原住在下里溪后井头,于1730~1750年间逐渐迁到乌石岩旁建村。因祖上出过进士,此地山势形胜,如紫微拱照,遂取名华拱,又因乌石岩系丹崖地貌,多洞孔,故又名岩孔。古时华拱建有上千门下千门,晚上关上千门,外人就进不了村。华拱在19世纪建有郑氏祠堂,门口放有一对旗杆,中厅通额上写有“明德堂”三字。

官山应又名隔山应,有农家120来户,村民以应姓为主,还有胡、王、徐、夏、卢诸姓。官山应约建于公元1700年前,据说有个叫应茂元的可投应人路过冠岩,看此处四面环山,且山势奇特,远远望去仿佛有九只神龟盘卧其中,形成一个盆地,走近看又好似有一对狮象守门,觉得这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便从可投应迁过来依着冠岩筑庐而居了。还有传说,应茂元的父亲叫应纲,是永康可投应宋代进士、吏部侍郎应孟明的后代,在朝中做了大官,因不满朝政昏暗,耻于与奸臣为伍,便选择到冠岩边隐居。这些情况家谱中没有详细记载,但从镌刻于官山应应氏祠堂石柱上的楹联中可见端倪:“隐遯岂鸣高,愿作逸民甘薇蕨;贤良留食报,允宜此地享蒸甞。”“国祚难回,当年斩棘诛茅聊成蜗隐;孝思不匮,此日报功崇德无忝象贤。”两副楹联都一览无余地展露了隐居者的心迹。(www.xing528.com)

另“官山”之名有“冠岩”的谐音成分,也有暗示所居者原是为官的成分。总之流传于村民中的故事,被一块悬挂于祠堂正中,上写“护国少师”四个遒劲大字的金色老匾所印证,官山应后代中又屡出人才,这些都让官山应人倍感自豪。

(周天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