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塘里村的由来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塘里村的由来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克文立即申请辞职回乡奔丧,并按照朝廷规制,在家守孝三年。永乐十六年,孙克文邀请他的同窗好友——当时的永康名士谢忱先生来到塘里,意欲请其为刚校辑好的《孙氏宗谱》作序。中间有大塘一口,宛若砚池。一泓清塘庠泮水,万枝阙里杏坛花。孙克文见后大喜过望,就取诗中的“塘里”二字为村名。从此,塘里村名由此流传下来。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塘里村的由来

相传东吴赤乌年间,吴大帝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年迈体弱,前来永康(当时为东阳郡乌伤县)进香,以求“永葆安康”。

孙权母亲安排了马车随从,并命第六子孙休陪同前往。于是,祖孙俩一路向南往乌伤而来。他们拜过了石城山的黄帝庙之后,折而向东,路过塘里时(当时尚无人居住),见一方大塘清水漾漾,塘后山势蜿蜒环抱。好一块山清水秀之地!就命侍从停车。祖孙俩下车游历一番后,国太郑重地对年幼的孙子说:“吾辈贵为皇族,盛之极矣。然《易经》云:亢龙有悔。故有其盛必有其衰也。若时不我与,尔可令后人迁徒此地,当可保我孙氏血脉发族延绵也。汝当谨记。”

于是,孙休便牢记祖母的嘱咐,并一代代传了下来。到了宋末,始祖仲彰公终于找到了这块祖宗的心仪之地而迁居于此。为纪念国太的慧眼识珠。二十一世祖孙瑢,分别在村的两头造了两座门,取名为“上车门”和“下车门”,并于嘉靖十七年分别题写了匾额。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初四,孙氏十七世祖,时任北京刑部主事的孙克文之父宗明公去世。孙克文立即申请辞职回乡奔丧,并按照朝廷规制,在家守孝三年。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孙克文将父亲遗交给他的祖宗谱牒进行了系统性的编撰、校对。永乐十六年(1418年),孙克文邀请他的同窗好友——当时的永康名士谢忱先生来到塘里,意欲请其为刚校辑好的《孙氏宗谱》作序。谢忱先生与克文公既是同窗,又同朝为官,而且两人都以“清正廉明”享誉京师,自然欣然受约而来。他仔细阅读了孙氏宗谱之后,对孙氏“耕读传家”的家风赞不绝口,又见此地后山屈曲环抱,如仙人打坐;前山高低起伏,形如笔架。中间有大塘一口,宛若砚池。好一块文星蔚起之地!即赋诗一首:

胜日寻踪秋官第,犹似银盆坠青山。(www.xing528.com)

一泓清塘庠泮水,万枝阙里杏坛花。

孙克文见后大喜过望,就取诗中的“塘里”二字为村名。从此,塘里村名由此流传下来。

(孙朝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