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书》《五经》:探讨天命与性善

《四书》《五经》:探讨天命与性善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的本原。因此,“乐天”、“畏天”、“事天”,顺从地接受“天”的安排。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在《孟子》中,天命观与性善论是紧密相连的。《孟子》所谓“性善”,即指“其性可为善而言,若夫为不善,则非其才质之罪矣”。

《四书》《五经》:探讨天命与性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含义,把“天”想象成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伦理教育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凡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事,孟子都归结为天的作用。他说:“君子创业垂统,为何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因此,“乐天”、“畏天”、“事天”,顺从地接受“天”的安排。

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无论是政治制度、道德原则、社会历史发展还是个人的穷通祸福,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予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反求诸己,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孟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尽其心,知其性,则知天矣”,“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一系列格言里。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所过者比,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思想,成了孟子的精神支柱。

在《孟子》中,天命观与性善论是紧密相连的。(www.xing528.com)

《孟子》所谓“性善”,即指“其性可为善而言,若夫为不善,则非其才质之罪矣”。孟子认为,之所以“性情可以为善”,是因为人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所以,仁义礼智乃我们本性所有,在《公孙丑》篇,孟子详细表述了这一思想。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交内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身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孟子以乍见孺子匍匐将入井,人都会顿生怵惕恻隐之心趋向救之为例,证明恻隐之心为人所共有。由此推之,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也是人人所共有的。四者仁义礼智四德之端,扩而充之即可成德。所以,人皆可以为善,因其有善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因为只有人有这善端。有的人能扩充这四端,努力修养,有的人则自暴自弃,不去努力发挥本性,因而形成了人品的高下善恶。由此,孟子认为,即使人品极端低下的人,他所固有的善端也不曾泯灭,只是隐而不显而已。后来,特别是宋明理学家们大大发挥孟子的这四端说,提出性情、体用说,认为四端仁、义、礼、智是性。性是心之未发,情是心之已发,“未发则具仁、义、礼、智、信之性以为之本,已发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诚实之情以为之用。”有体而后有用,情是性的表现。这些大大发展了的宋明理学思想,概由孟子的性善论发其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