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学的根本是什么?只是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吗?或简言之,语文就是读写,数学就是计算,英语就是听说交际吗?显然,每一位教师都不会满意这样的答案。
可是,长久以来,大多数教师却把课程简化成了教材,进而把教材窄化成要考试的知识。不是教什么考什么,而是考什么教什么。学科教学因此远离了整体育人的宗旨而简化成了纯知识教学。上学期,我在《人民教育》上看到李帆老师写的岁末综述——《为了个体生命的提升》。看完之后,心灵受到了很深的震撼。从这篇文章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作真正的教育,教学的根在哪里。
我们不妨先来共享文中的三段话。
第一段:一位学者在回忆自己接受的中学教育时,非常遗憾地说,课堂“从来没有引起我心灵的震动”。
第二段:你是否经常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每一次教学,每一次育人,会激发起受教育者什么样的情感?
第三段: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给自己的课堂制定了一个标准:把自己学科中最美的东西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体验到优美的崇高和精致的喜悦。她的很多学生也因此把化学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方向。她对学生说:“将来恐怕不好找工作。”可学生说:“化学太美了,我舍不得离开。”
心灵的震动,积极的情感,学科之美,在这三段话当中出现的三个关键词,之所以能够触动我的心灵,大概是因为这正是自己所追求和向往的教学境界,但却尚未达至的缘故吧。(www.xing528.com)
这三种境界不是知识教学所能企及的,因为它关涉到人的情感,直抵人的心灵。
而“情感”这一教育大厦的根基,却好像从来没有像“知识、能力”一样进入我们教学研究的视野。很久以来,我们的学科教学研究始终在“方法”“策略”“技巧”这些“术”的层面上徘徊,而“情感”这一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却被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教学在术的层次上越走越精细化,却在不经意间远离了“道”。
知识、技能是基础,但如果我们教学只剩下了知识,而忽略了诸如情感、意志、信心等生命要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科文化的建立和对学科思想的深度探寻,学科教学就会因缺乏厚重而流于浅薄。教学要思考的首要问题:人是什么?即便这与教学的实际问题相去甚远,它却时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选择。
事实上,学科教学只是一个载体,它通过学科知识来完成的是一个“完整人”的教育,那么,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无论是英语教学还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就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而是一种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与最终目的。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和最终目的。如果教师的眼睛仅仅盯着教科书上的那一点知识,仅仅关注学生考试中呈现出的那一点成绩,教学就已经远离了人,教学的时空与境界也就会因此而变小了。
近几年来,我在对学科教学的研究中一直把“人的发展”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每天和每节课的反思中,我记录下来的教学故事、教育现象以及案例背后的思考,也无不在告诉我这样一个事实:对人的关注,对生命本身的观照,才是学科教学走向成功的根本。任何方法、策略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对“人”本身的关注,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