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要体现对课堂、文本、学生及教育的尊重。预设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之间的互补性,都与课堂的运行逻辑和效率有关,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教学的质量评价有关。为此,要认真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找准其在课堂的着力点,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建设生态、生命、人文、绿色、和谐、诗意的课堂。
一、尊重课堂,定位教学角色
尊师重教首先要尊重课堂。尊重课堂,就是尊重知识,尊重教师职业。课堂是师生联系的纽带,师生活动依托于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课堂。尊重课堂是课堂教学有效预设与生成的前提与保障,教学的操作实施离不开对课堂的尊重和敬畏。一是尊重课程文本。要立足课标,安排合理精确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内容中静止的知识端点,与学生接受、生成新知的动态过程有效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二是尊重教学规律。尊重课堂,首先要从尊重规律做起。尊重课堂“成长”规律,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三是尊重教学过程。要把握好教学流程的不饱和性。预设要重视课堂激活,在互动中激发多元生成,不断张扬、发展、提升师生人性与生命气息。四是尊重教学细节。尊重课堂体现在课堂细节中,要关注课堂上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要对这些细节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五是尊重互动合作。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发展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好方式。六是尊重教学反思。在尊重课堂的前提下大胆实践,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刻反思,在反思基础上积累教学经验并最终形成教学智慧。把握和处理好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是教学艺术形成的必然一途。当然,尊重课堂的核心问题在于尊重学生。只有教师的自我尊重,也才能实现对课堂与专业的尊重。
二、突破预设,有效统筹变通
课堂教学预设的被动性特点,决定了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其一,要确定具体可行、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才能找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单纯地考虑认知性目标,也不能将发展性目标制定得大而无当;既不能将三维目标机械叠加,也不能将整体目标随意分割。而要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在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状态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机地整合三维目标。其二,要精心预设,更好地统筹规划教与学,使“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成为可能。有效的生成是对课堂的尊重,敢于突破预设是对课堂的负责。预设要渗透创新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自主吸纳、自主建构,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其三,要善于突破细节,在完成宏观预设的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材使用、重难点确定、材料准备、流程规划等任务的基础上,还要能对课堂导入、教学提问、过渡照应、媒体使用、进度节奏、板书设计等,因事因地因才地灵活变化,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空间,才能有效促进教学的生成。其四,要主动突破预设,对课堂中的“可能生成”进行针对性变通,对前期预设进行有效补充,从而形成一节课最大的看点,体现教学魅力。预设要尊重和关注学生的差异,预设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有余地。课堂每天都是新的,教师要及时捕捉意外中所蕴含的有价值的信息、错误中所包含的创新因素,才能让预设服务课堂,丰富课堂,充实课堂。(www.xing528.com)
三、主动生成,捕捉教学灵光
与其被动预设,不如主动生成。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关系,敢于突破预设,才能促进生成。课堂没有预约的精彩,要关注生成,要善于捕捉,尊重生成意外,才能激活课堂。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生成的课堂必然要充分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在课堂的对话、碰撞、共鸣中才能激起创造的浪花,这是课堂应该呈现的原生态。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中,尊重课堂的精彩生成。课堂的主动生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维的开放性。生成性的教学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教学活动中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碰撞,感动与思维的张扬组合,往往会构建起开放、充满活力、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成性课堂生态。二是问题的有效性。教学过程能否有效推进,取决于该问题设计的质量。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完成对所学课程知识的完整建构。三是生成的反思性。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教学运作,要能抓住课堂教学的生成点、精彩点、创新点。在求异思维中产生新知,在反思挑战中创新,才能成就课堂的精彩。四是调控的灵活性。面对动态生成、变化发展的课堂资源,课堂流程要灵活调控,要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捕捉课堂闪光点,关注细节生成点,用教学智慧和艺术引领课堂教学。
四、敬畏教育,合理预设生成
没有尊重和敬畏,就没有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尊重个性,激扬生命,立体育人,多元自主,凸现创意,最终获得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教育不能强加,教学更不能灌输,课堂不能僵化。预设与生成应该基于生本高效课堂的立体构建,课堂教学只有以学生的人性为本,以具体的学情为根,才能尊重和突出学生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才能倾力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让主动学习成为学生个体的内在需要。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要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诉求,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教育行为应该是谦恭和神圣的,预设和生成不能一厢情愿,自以为是。教育有其必然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客观认识教学活动中的挫折与赏识,设身处地分析学生的体验、感受与心理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要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发展,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立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长远的、动态的视角来认识和处理预设与生成两者的关系。课堂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与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学习方法的变革,是教师个性成长、教学风格形成的强大推力。只有构建本色、自然的生本高效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回归到教育的本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