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理需要是以学生个人的角色倾向为基础,是学生对自己一定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条件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动力源泉。教师要在施教过程中动态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并针对学生心理需要的不同层面,采取系统、科学、规范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其心理需要。
一、信息需要
学生接受教育,主要是接受以知识为主的各种信息。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获取这些信息,再经过学生的内化,然后成为他们的信息贮备并以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为信息需要本身要参与社会的发展与适应世界的变化,所以它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延展性、更新性。作为施教者,应充分重视学生信息需要的这些特点,适时适量地向学生输导与学生学习与发展紧密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在这一输导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一方为重心转移。还要争取做到信息的准确、公正、及时、超前、实用,注意信息质的更新与量的扩延,注意学生信息反馈并适时调整。教师不光要传授有形的书本信息,还要传授无形的社会生活信息,更要传授与素质教育有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适应需要
学生周围的学习群体与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良好的学习条件,但也给学生的发展带来诸如人际孤立、知识压力、环境排斥等限制。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仅要倡导学生适应的主动性,同时也应注意学生适应的被动性,特别应看到学生为适应环境而被动地分散其学习精力这一适应耗损情况。学生学习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知识环境,新的学习氛围,学生要不断跟上并适应这些变化,才能摆好自己的角色位置,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在了解学生适应能力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适应的各种条件,尽量减少学生适应的阻力与困难,减少学生适应活动的负面影响。同时,教师要在刺激基础上促进学生的适应性反映,以此来引导学生的适应活动,要求学生对适应的困难有明确的认识,转变学生的适应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化被动为主动,变阻力为动力,勇于拼搏,克服困难,从而很好地处理好学生的适应需要。这样,也就减少教师施教过程中的阻力与弯路,最终完成教育的目的。
三、价值需要(www.xing528.com)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价值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价值需要是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肯定,价值需要具有激励作用,它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动力。施教者不能囿于固有的知识价值观,要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从发展的角度审视学生身上的各种价值。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帮助的,就应加以肯定鼓励;对社会建设有用的,就应加以栽培扶持。对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学生,应本着不拘一格的精神疏之导之,排沙简金,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意突出重点与点面结合,注意科学规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价值和实现学生的价值需要。同时要克服急功近利与拔苗助长的做法。
四、情感需要
人是有感情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人际关系受学习、生活环境所限,个人圈子狭窄。学生又处于情感多变的特定年龄阶段,而这又是他们性格与气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特殊的情感需要,他们需要教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家长的理解。他们的情感丰富而复杂、单纯而深刻、多变而持久。他们在冷静而热情的边缘流连,在孤独与热闹之间徘徊,在痛苦与欢乐之中踯躅,在惰性与上进的纠缠中迈步。他们有多方面的情感需要,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些情感需要的特点,科学地引导这些需要:当学生冷静时,师生同做多思的智者;当学生热情时,师生同燃希望的火花;当学生孤独时,师生同作善感的挚友;当学生热闹时,师生携手嬉戏娱乐;当学生痛苦时,师生同嚼情感的涩果;当学生快乐时,师生同享生活的甜美;当学生游惰时,师生同为诤谏;当学生上进时,师生共同迈向成功。教师不仅要发现和实现学生的不同情感需求,而且要刺激学生的情感需求,并有目的地调整,使其向道德感,家庭伦理情感,民族情感,国家社会情感过渡,向情感的健康方向发展。
在施教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正当的物质需求,也要实现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当然,关照学生的心理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应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应重视学生心理需求,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