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的要义就是要咬文嚼字,含英咀华,体会底里。经过对作品文字的细读、感悟、体验,才能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达到深入作品意境、与作者相知相亲的程度,才能完成一个较高质量地学习和鉴赏的过程,才能显示出相当深度的教学追求。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尤其要遵守这个规则。《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作的,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豪放词代表作,对语文教师而言,更是一篇艺术性思想性都很强,非常值得探讨的教学名篇。先请看一则《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描述:
第一步:起步于检查课前预读,接着是关西大汉般的教师范读和集体诵读,初步感知作品的风格概貌。
第二步:逐层导问,研习文本。
导问之一——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豪放风格表现在哪儿?苏轼是如何体现出这股豪放的?
有学生认为集中表现在上片中的写景部分的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穿、拍、卷”三个动词的表达效果,然后对这句话进行体味性诵读。
有的学生认为下阕也同样反映出苏轼豪放的风格,像它描写周瑜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笑”来写出周瑜在当时那么危急、紧张的战况下,他依然能够笑着面对强敌,指挥军队打败八十万曹军,这也体现出苏轼那种豪放的风格。教师给予肯定。
导问之二——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尤其艳羡周瑜?
生:“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说,苏轼根据当地的传说来看,他就认为这个地方暂且把它当作是赤壁之战的战场。赤壁之战的主角是周瑜。因为他打败了兵力众多的曹操,虽然刘备、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周瑜做出的最大。所以他艳羡周瑜是自然的。
师:将问题探讨引向深入,没写曹操,没写刘备,因为曹操是周瑜的马前败将,当然要写战胜的英雄了。仅仅是因为这个吗?我们再想想,还羡慕什么?
生:周瑜在34岁时就有了这么大的功绩,而苏轼自己已经47岁了,还没多大的成就,所以他就借赤壁羡慕周瑜。
生:下阕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第一句写的是周瑜与江南美女小乔喜结连理,正是才子配佳人。第二句“羽扇纶巾”,写周瑜大破曹军。这两句一句写的是周瑜人生得意的境况,另一句写周瑜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辉煌业绩。苏轼正是为周瑜这种美妙的人生以及他的气度所吸引而独羡周瑜的。
师:词的下阕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
生:美女是配英雄,这也是苏轼艳羡周瑜的一个原因。
生: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的嫂子。所以周瑜他能得到孙权的绝对信任。所以他才能够指挥赤壁之战,才能这样从容地把曹操打败。
师:把探讨引向细微处,赤壁之战对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敌强的战争,将周瑜描绘成毫无惧色的样子,“羽扇纶巾”“谈笑间”,这与历史符合吗?苏轼这样写有没有根据呢?
生:文学脱胎于历史。苏轼写这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想表达与周瑜相同的豪情壮志。
生:周瑜的“羽扇纶巾”,一派儒雅的装束。充分显示周瑜的才干。
导问之三——“多情应笑我,……”是否与苏轼一贯的乐观情绪相抵触?“人间如梦,……”是说苏轼消极,还是积极?
学生交流。问题探讨体现思维的质量。
生:我觉得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此时苏轼面对的是“被贬黄州”,是人生中的挫折。而这里的“消极”,是消极地面对他人生中的挫折,而政治上的理想和抱负是积极的。总体来说,是积极地面对人生。
生:这里的“梦”,应该是他梦醒之后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寄托了一种感情,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与豪情。他梦醒之后,必定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生:我觉得苏轼此时的心态应该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说他积极,“他艳羡周瑜”,是因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角,然而苏轼当时是被贬黄州,而且他时刻关心国家的政治,他看到北宋国力日渐衰落,边境有一些战事,他是非常想,像三国风流人物一样,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想换一种方式去诠释自己的理想。从这点说,他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当他从“故国神游”一下跌落到现实,看到自己已经头发斑白,他自然而然会想到自己在他们面前是很惭愧的。他的心态自然会从一个高度跌落下来。他肯定要感叹一下,他在人世间是虚度光阴了,因为别人已经在报效祖国,而他自己却头发斑白而没有作为。
师:与其说是乐观或是消极,不如说是很平和。再大的风浪他都经得起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宠辱不惊,就在那儿,他仍然很平静地生活。就像在《赤壁赋》里面说的那样: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就是这样的气派!所以,你看,慨叹过了以后,他举起杯中的酒,邀空中的明月,洒在江里,“一尊还酹江月”。用浩浩的大江,用空中的明月作证,我苏东坡是有报国之志的,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为国、为民去效力。你说这是消极,还是积极?
众生:积极。
尽量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力求穿透词作的思想和情怀之内核。接着导思:可否把“多情应笑我”改为“失意应笑我”?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两句的语意关系(www.xing528.com)
生品评:“多情”是嘲笑自己自作多情,比用“失意”更能体现苏东坡此刻壮志难酬的痛苦。从“还”字可知这两句是转折关系,既然“人生如梦”,就别再为心中的英雄梦忧愁啦,还是借“酹江月”推掉一怀愁绪吧。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豁达态度。
第三步:深入理解主旨,解读苏轼的人格思想。
导问之一——全词的表达重心在哪里?
生:散发着这种豪放气息的“乱石穿空”的赤壁和“雄姿英发”的周瑜。
师:“人道是”、“遥想”表明,词中大篇幅的抒写只不过是一次心中的“故国神游”,其真正的指向是为词人抒发个人感慨构建一个平台。从词人的表达倾向来看,全词的重心与其说是在正面表达对江山与英雄的赞美,不如说是在揭示如此江山与如此英雄背景下的个人处境,并由此生发出的若干人生慨叹。
导问之二——如何理解“多情”?
生:“多情”与紧接着的“早生华发”之间可视作一种因果联系。
生: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臣子,苏轼一直把“忠君爱民”视作自己人生价值的皈依。然而,无休止的党派之争遵循的并不是善恶标准,而是强弱原则,苏轼口无遮拦和坚持己见的秉性使他不断地被放逐。从这样的心理背景出发,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情”完全可以理解为对自己大半生忠君报国、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的概括,而本词主体部分对历史宏阔的回顾与想象恰恰是这种“多情”的浪漫寄托。
导问之三——“人生如梦”的情绪如何把握?
生:“人生如梦”是苏轼在壮志未酬、华发早生的人生遭遇之后所发出的消极慨叹。
生:“人生”实指“仕途”,而“仕途如梦”表达的正是词人对自己大半生的政治功业追求的怀疑与否定。
师:在本词的语境中,苏轼“人生如梦”的感叹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如周瑜这般的千古风流人物也抵挡不住时间的威力,赫赫功业被历史的大浪一淘殆尽;二是词人自己一生为君为民的抱负换来的只是“多情应笑我”式的尴尬和两鬓间的华发。因此,“人生如梦”的感叹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其自然的情感流露。
师:“一尊还酹江月”的姿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苏轼在仕途失意后开始寄情山水,或者进入了“穷则独善其身”的境界。这里有某种对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辩证的哲学把握:人这一生只是在刹那间显现的一个形式,命运的荣辱沉浮在“江月”般永恒性的烛照下反而显得光彩灿烂。
导问之四——本词的主旨如何切入?如何认识政治灾难带给苏轼的影响?
生:每一次政治灾难带给苏轼的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心灵世界的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师:因此,我们不妨把本词的主旨放置在人生的灾难与心灵的蜕变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黄州是一块苦难的土壤,也是一块能够激发心灵空间各种可能性的土壤。在这样一块土地上,苏轼痛苦而又壮丽地完成了自我个体生命的转型。其中包含的意味,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表层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诗意地触及了关于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命题。
第四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苏东坡的这样一首写人生遭际以及与命运抗争,表达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受和思考的词。有写景,有抒情。从苏轼的“两赋一词”中,都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思想。
最后学生进行理解性回读。
这节课上得流畅,有品味钻研的乐趣,有清晰的层次,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该教例有其鲜明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阅读、积极地解读、勇敢地质疑,进而开启他们的智慧、发掘他们的潜能”;立足文本语言,“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阅读来诠释语言,从而准确解读文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发掘出潜在的意义;重视引导生成,反对“泛个性化解读”,“抓住时机进行引导,重视引导下的动态生成,并对学生的不当理解进行适度的评价、匡正,以帮助学生反思,走出思维与认知的误区”。特别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入把握,获得对文本的比较深入的、恰如其分的理解,这是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和作用的。
为了强化这一点,为了进一步理解东坡其人,读其书,诵其诗,知其人,该教例没有限于“写景抒情”、“怀古伤今”的一般性的解读,而是深入发掘传统篇目尤其是文学经典之作的文本主题,使其内蕴影响最大化。教学目标就定位在:第一,要让学生去品味语言,去欣赏这首豪放派的代表作;第二,要了解苏东坡的人生思想,重点和难点也是这方面的。该设计处理好了分解与整合的关系,采用“问题引导法”来激活思维优化鉴赏。既强化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苏东坡的人生思想,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拓展。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类经典名篇,既不能以它们早已历经时空的淘洗而不再作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解读,也不应以它们早已成为语文教材文本中的精品而不再作更为贴近教学实际的思考和设计。要在基础上求发展,变平面为立体,就要研究教材和教法。讲求的是对其本真意义有个性有创造的精美解读。具体而言,就是要由感情到理智,由形象到逻辑,并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交织联想,从中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认识上的深化,以及审美上的享受。解读时,要求学生用心做发散性的关系思考,首先是关于“由词及人的内外联想”,即从作者“两赋一词”的关系入手,了解苏轼的人生遭际以及命运抗争。由于已教学过《赤壁赋》,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回顾“前赋写秋景,后赋写冬景;前赋多有议论,后赋叙事为主;前赋写作者关于人生的思考,后赋以现身现境予以印证”的几种关系,进一步明确“两赋一词”中充满了对人生命运的感受和思考。鉴此,该篇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落实到对苏轼的人格思想的认识上,把理解文本所表现的作者的灵魂作为这堂课的核心。
总之,授课一定要明确你这节课教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这应是本课例的一个启发。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一定要跳出这个框子。教学中,就要注重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旦引导学生突破了传统经典文章现有的解读和教材的封闭状态,置身于一种“开放、多元、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才真正属于学生,学生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学习。“新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更需要发动学生去参与讨论,去搜集信息,敢于质疑,勇于打破成见。因此,不管我们手中拿的是哪种教材,只要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样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