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小说自问世以来,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思考。关于《装在套子里的人》,已经有很多的分析,很多的解读。但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之中去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式的,由四五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有其“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以落实其课程目标。作为高中阶段必修教材中的第二个小说单元中的一篇小说,和必修3中的小说单元侧重学习体裁特点、鉴赏人物形象不同,本单元侧重理解小说的主旨,以及品读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在“单元说明”中谈到单元教学重点时有如下表述:
……这个单元所选的小说,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教学时要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概括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生存方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在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把握上。把握主题,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通读作品,仔细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其次,指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把握主题。就是认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透过故事情节表层,探寻蕴含其中的时代气息、社会发展、思想意识以及生命形态。关注小说的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挖掘其中反映主题的信息。另外,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单元说明”中谈到《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课文说明时有如下表述:
1.人物。别里科夫的性格:封闭。他穿着雨鞋,带着雨伞,“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怀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害怕新鲜生动的现实生活;胆小、多疑。什么事都让他“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极力维护现行秩序。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统一。而且乐于告密,人格卑鄙。他压制着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2.悲剧。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
3.主题。(1)社会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反动政府的统治。(2)个人的角度: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拒绝、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4.思考。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
5.形式。小说主要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夸张一是夸张人物形象,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讽刺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综此,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出发,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应以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为最终目标,并穿插对艺术特色的鉴赏。当然,文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文本解读。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独特的体验,这也是文学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教学,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触摸”语言,亲近文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去发现。作为教师,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的感知掌握。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景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选择、发现、探究问题,策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并与现实碰撞,体味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最终实现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并获得创新发展的目的。
二、课例描述
(一)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导入新课。问学生:诗中的“老掌柜”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答)
师导: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比这位“老掌柜”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三)读文本,理清课文内容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略)。
(四)认识别里科夫,教师导问
1.别里科夫人生中有一件什么事最能鲜活体现他的思想性格?学生:结婚事件。(课文的主体部分,很直观,学生不存在理解障碍)如果要走进他的结婚事件,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问题?导思:
(1)别里科夫为什么要结婚?
(2)别里科夫要和谁结婚?结婚对象是一个怎样的人?(补充资料:“她简直就像蜜饯水果,活泼极了,很爱热闹,老是唱着抒情歌曲,或者扬声大笑;她就像一个希腊神话里的爱神、美神一样从浪花里钻出来了;她似乎只会哭或者笑,对她来说不哭不笑的心情是没有的。”)
(3)华连卡代表着一种怎样的力量?她和别里科夫会不会有爱情?由华连卡和别里科夫会不会有爱情的讨论,引出骑车事件。(在此过程中:通过分角色朗读,品味契诃夫的讽刺艺术)
(4)华连卡与别里科夫没有结成婚仅仅是因为没有爱情吗?仅仅因为骑车这一件事吗?还有哪些事在毁灭着他的结婚梦?
2.引出漫画事件和争吵事件。导思:
(1)一幅小小的漫画是如何对他的结婚梦构成破坏的呢?
(2)别里科夫和谁争吵?他们说到什么问题时争吵起来的?一场争吵怎么破坏了结婚梦?
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文本中的信息,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
①促狭鬼画漫画的用意是什么?(在此过程中:通过分角色朗读,品味契诃夫的讽刺艺术)
②别里科夫看到漫画后什么感受?
③婚事不成,是华连卡不想结婚了,还是别里科夫自己放弃了结婚梦?
3.教师追问:表面上看,是三件事导致了婚事的破灭,实质上是什么瓦解了一个美丽的结婚梦?换成别人会有这样的结果吗?为什么别里科夫就会被这三件事毁灭婚事?
讨论明确:“套子”作怪。正是思想上的套子,不仅阻断了他的幸福路,而且把他送上了黄泉路。
4.探讨死因:别里科夫的死因是什么?(与鲁迅的小说《祝福》相比,本文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最后也死掉了,而且是不病而死,与祥林嫂的死相比,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
5.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封闭、迂腐、胆小、怕事,惧怕和扼杀一切新生事物。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又是受害者。(www.xing528.com)
6.深入探究,归纳主题。教师设问:
(1)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世界上只有一个吗?只在十九世纪末的沙皇俄国才有吗?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探究小说情节的尾声部分,进一步研读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讨论明确:
他的思想性格是超越一国一时之限的,面对新生事物,惧怕固守,甚至是自觉地仇视和扼杀,这是一种永恒存在的人性,也是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2)小说的主题应该怎样归纳?(师生探讨归纳)
小说通过塑造“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
(五)艺术手法
作者在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时语言有何特点?(就此赏析幽默讽刺手法)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
(六)拓展升华
1.在全面解析和理解别里科夫其人其事的基础上,为别里科夫题写墓志铭。
写作准备:朗读中外优秀的墓志铭,为学生激趣,为思路导向。
要求:言简意赅,对他的一生完成一次艺术性、形象性地盖棺定论。可以用第三人称,也可以用第一人称。
学生思考写作;教师投映墓地图片,播放哀婉音乐,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鼓励学生尽量发挥创造力。
附学生创作的精彩墓志铭:
★他不肯接受清风的吹拂,阳光的温度,于是长眠于黑暗。
★生于套子,死于套子。
★但愿我躺在这里不会闹出什么乱子!
★这里的一个套子里包裹着一个时代。
★不要将我的墓碑上再套上套子……
2.我们对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深感悲哀,中国有句老话“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别里科夫的“套子”和我们的“规矩”二者之间的关系,你有怎样的认识?请以“套子与规矩”为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学生思考,交流观点,推荐发言,言之成理即可。要求:先明确观点,再加以阐释)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作品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别里科夫不是一个特定形象,而是一个超越历史和国别的典型形象。我们从他身上,不仅读出了一个时代,而且读出了永恒的人性。
真正的名著正当如此:它不是一本合上的书,而是一扇敞开的门。穿过这扇门,可以让我们看到万千气象。
建议同学们在课下再阅读契诃夫其他代表作。
三、课例评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为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名著。小说篇幅长,内涵多,容量大。作品的阅读价值是说不尽的。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的只能是这一艺术精品某一方面的风采,认识的只能是冰山一角。教例的操作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必须紧扣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对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资源层面的重组,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此其一。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阅读活动始终置于课程能力建构的层面,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此其二。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阅读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导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此其三。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观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施教者要清楚教学条件下的名著阅读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这也是教授名著类课文的实质性问题。
认真地研读教材,结合课程的“三维目标”,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确定《装在套子里的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能力目标,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为,了解别里科夫的悲剧及其典型意义。这样,就把“名著”作为“课程”的“教材内核”挖掘出来了,“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应该是处理这类课程资源的有效办法。
本课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了解契诃夫及本文的写作特点。2.理解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3.正确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认识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以及“装在套子里的人”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典型意义,深入把握小说主题。4.学习领会作品中的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赏析契诃夫的讽刺艺术。就一节课完成这篇小说的学习而言,本节课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预定的效果。
首先,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对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认识,还是知识的学习,都不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阅读主体拥有充分的阅读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课例中“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作品主旨,掌握艺术手法”这些教学目标,教师不是采用贴标签和传统定论的方式,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事实素材、品读感受去发现,探究。本案例在处理“理解人物形象现实意义”这一学习难点时,学生获得的不是某一认识的结论,而是经历了认知的生成过程。这得益于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导引作用,能恰当运用对学生自主阅读具有促进意义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这一阅读主体通过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允许学生进行怀疑、质询甚至批判。
其次,教学层次定位准确。教师能够在学生把握情节的基础上,从人物性格切入,选点准确,学情意识强。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阅读的多样化,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以对问题的探究逐—展开、解决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追问适时地提出二级问题,不时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更深层次的领域,因势利导而不致生硬,较好地实践了一个“从预设到生成”的过程。在主体活动过程中,教者以调整难度,提供支持,激励疏导等方式给活动以切实的帮助。这样的教学过程使主体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注重课程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教师抓住契机对教学内容做有效拓展,努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眼界。在导入环节,用诗歌名句作导语来创设情境,并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质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墓志铭写作的环节上,由于形式新颖,并用音乐和图片创设了情景,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有些同学甚至创作了不止一则,在课下与教师交流,要求另找时间展示。由此可见,教学不仅完成了应用文写作的拓展练习,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创作热情。学生在讨论“套子与规矩”的问题时,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点拨,以至开放式的评价。开放,使学生拥有一个选择的空间,因而才有一份主动,一份生动。
第四,重视悟读、涵咏与品析。根据新课标理念,坚持在读中学的原则,逐层推进,重心放在“思、品、悟”上,该课例通过感知文本,抓住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来切入,力求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典型形象带动主题研读和艺术特色的赏析。理解个性化语言及对人物形象的传神刻画,让学生感受到人物之生动、语言之精妙和思想之深刻。并与现实碰撞,体味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敢于走出预设,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形成创生性学习效果的做法,更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能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以外,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与祥林嫂的死相比,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在你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拓展导引,以及在赏析华连卡的性格和骑车事件时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都把理解推向更深层的平台。正是学生恰切而饱含感情的悟读与品析,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别里科夫逻辑的荒谬。使学生在情境中便自然地被契诃夫的幽默讽刺艺术所感染。在开放的研学氛围中,达到了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目的,也从而表现出了一定的高中小说名著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