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二必修五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10月13日上午,田静、贺琳、高文蓉、敬伟博等几位同志分别对这篇课文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比赛。这几节课,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参赛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审时度势的教学机智、蕴意丰富的人文积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科技论文都有很强的理论性,仅靠课本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专业术语。为此,几位献课的同志都花了很多精力,从中国建筑的总体感知、中国建筑的各个细节方面的特征及与外国建筑的对比着手,收集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力求给学生一个感性而艺术的认识。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不同建筑体系图片的对比识别初步了解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征,也激发起了对文章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欲望和激情。几位同志的讲授都围绕作者的行文思路和主要内容即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展开,辅以精心准备的建筑结构图,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学生对原本很难理解的建筑术语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不仅受到了科学知识的启迪,也得到了文化美感的熏陶。
也许有人会说,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大赛中,执教科技类文本“好讲”、“容易出彩”。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有时看似好处理的文本恰恰难以把握。特别是作为比赛课,受准备时间、学情、课情及授课环境的限制,更容易出现“失误”或“遗憾”。但这几位执教者展示了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展现了良好的课堂风貌。当然,因为每位听课者的观照角度不同,所以同一堂课、同一个教学瞬间,人们的看法也会不同。甚至一个人认为是失误的地方,另一个人却认为是精彩之处。我认为,几堂课都很有特点,以下是我观课的几点思考:
一、主体意识——心中有学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育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回归,教育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凸现学生个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教师必须要从学生主体的“学”的角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来思维、研究与实践。以学生即受教育者为实践活动主体,通过学生的自我个体的实际知识的汲取,从文化的高度让受教育者得主动个性的生命体验。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理念最终得以实现的主要渠道,真正来上课的是学生而非教师,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是学生在发展主体地学而非教师在展现自我地教,是学生的课而非教师的课。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一点至关重要。教是为了不教而非再教,学是为了再学而非不学。课堂上,几位同志引导关于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的研读,学生的归纳与教师多媒体课件的标准答案难免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通常的处理是:虽不批评但也不鼓励,而且为了节省时间就比较直接地用预设的课件进行纠正了错误。先入为主的投影答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也很不佳。这就好像是老师一手“教”会了学生不必多想、不必多问、不必多学,这就难怪会造成传统教学的尴尬局面和死板僵硬的弊病了。
敬伟博同志对九大特征的引导研读较有可观之处: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理清课文思路,并板书。然后重点引导学生研读3至13段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在生成中归纳,并板书。在研读中,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教师适度引领,与学生平等对话,并不忘把微笑和尊重送给学生。教学设计点面结合,生成性与操作性均很强。师生对话中抓住文本信息来落实方法的指导,分析就没有架空。教学活动既紧扣文本,又突出方法指导;既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解决了难点,又点拨了学生筛选信息的阅读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整个教学活动在师生对话中进行双向互动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但可以相互启发,教师适时地导引点拨又可以集中教学的方向。在对话中,始终把中肯的评价送给学生,从而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顺利完成了对九大特征的探讨研读,这种对话互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丰富性的学习环境,使得多种观点能够在同一个环境中得到聚集和碰撞,得到转化和提升。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像袁振国先生说的,“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无不体现了新课改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要求教学活动是学生自主体验而非定向模式。没有一个学生不渴望成材、不希求有出息的,只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他们的渴求、质疑、个性活动和主体参与,而往往强调统一教学和重点教学,甚至为了教师自己操作方便或者展现自我风采而把教学当作“应酬”,于是导致了现今教育教学的片面化。那么,教育者的“学生意识”的树立及其课堂实践将有助于对此改善。
二、目标意识——课堂有方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要想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明确的目标不仅能使教师自我规范教学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唤醒其主体意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与目标教学存在目标意识的淡薄与目标落实的缺失等问题,往往导致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无序、三维课程目标的分离,使既有的教学目标也成了“有形而无实”,无法起到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作用,也无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只有设计好教学目标,才能把握住教学的起点,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向,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表明了学生学习之后要达到的“目的地”,当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有了清晰的了解,才能自觉地以目标指导自己的学习。当师生共同围绕目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时,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田静同志在导入新课后即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方法,要点是如何抓关键词,并对“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偏正短语进行解析,明确了本课问题的中心词与修饰语,也对文章内容有了宏观的认识。方法点拨到位,教学的切入点也选得好。贺琳同志在析题、找文章的关键词、归纳九个特征,教学进程过1/3之后也展示了学习目标,但在组织操作上略嫌笨拙,留有遗憾。高文蓉同志虽没有明确展示教学目标,但在文本研读中有意识地先指导了“把长文章读短”的阅读方法,再有“语言、文学”与“建筑学”关系对应的合作探究,最后有“兰州五泉山的建筑特征”的研究型学习的拓展延伸,但因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不佳,标准答案的展示也有先入为主之弊,由于时间掌握得不够,分组讨论也有流于形式之嫌。敬伟博同志在析题之后即明确了学习的两项任务:筛选信息、品味语言。分别侧重于科普类文章阅读技能的提升与言语审美的品读。把课型定为“阅读方法指导课”,学习任务的点示很及时,也很合理,能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质性问题,课堂有语文味,也体现了施教者的基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从本质上而言,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的目标意识要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要做到因材施教,它是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所以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标准。同时要考虑目标设计的多维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制订,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要考虑到它的可行性,陈述要做到准确易懂,要合理分解,分步落实。当然,从以上几人的执教来看,仅有目标的设计还远远不够,课堂教学中还必须围绕目标进行有效的活动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目标的达成。
总之,只有强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根据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能够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查反馈,使目标贯穿于备课、上课、检测等各个环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高效有序。(www.xing528.com)
三、课程意识——阅读有本色
从语用角度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科技论文也算是一种言语产品,当它以一篇语文课文来作为文本呈现时,其作为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得很典范,其实践性也体现得很明显,这决定了在此类文章的教学中必须更多地给学生提供接触文本和应用文本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对文本的口诵心惟之后,才能真正使他们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法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手段就是创设真实有效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它充分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情景创设有多种手段,包括模拟场景、图片、多媒体、体态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手段。只要有利于创设情景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示教的几位同志都注意到了这一点,除了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与课文有关的直观实物、模型图片外,还列述本地区相关的经典建筑进行佐证,引导学生迁移类比思维,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课上完了,观课者似乎意犹未尽——这样的课堂好像还缺少一种东西。
毕竟,《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富含文化内容的科普文章,当我们把这篇文章上升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体的高度来理解的时候,有必要进一步理解这篇课文在“言语文化”层面的价值。教育科学范畴“语文”概念所表征的存在,其本体,正是“言语文化”。“言语文化”是观念化地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想形式。语文课程设立以来,一线教师发出的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体追问——即“语文是什么”问题,在学术领域一直悬而未决,直接影响到语文教育观的形成。课程就是课程,是或源于科学,或源于文化,或源于艺术的一定知识与一定教学进程在实践层面的统一。“语文是什么”是语文教育哲学层面的本体论课题,其实,“语文”一词表征着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的本体,并不单纯是“工具”、“人文”、“工具性”,是且只能是“言语文化”。“语言文字”是言语文化,“语文”学科是言语文化,语文教学也是言语文化,语文教育更是言语文化。
为什么我们常常听到语文教学专家对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呼唤?为什么人们常常为语文课堂活动滑入“非语文”境地长吁短叹?为什么语文教育家呼吁语文教师“种好自己的责任田”?阅读教学中解析与鉴赏课文的着力点在哪里?作文教学中评改学生习作的着眼点又在哪里?为什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个学段的语文教师对1个语文有4种模式的解读……理解并皈依“言语文化”,重重疑云顿时消释。语言文字属于言语文化,语文课程与教学是关于言语文化的科学化活动,语文教育是指向言语智能的教化过程。言语文化,是对“语言文字”的本质抽象,是对“语文课程”整体的传神描摹,是对语文教育实践的完美揭示。言语文化与语文,在教育学之课程与教学论意域相应相称。所以,语文是关于言语文化的科学交往实践,言语文化才是语文的本体。
新课改以后,很多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所以我们大力提倡“把语文当语文来教,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阅读,诵读,品味,讨论,概括,表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语文的活动,都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一点上来看,敬伟博同志的课较为本色、地道。授课过程中,在传统朗读法中融入了学法指导,精选部分段落让学生进行品读,做到了初读有印象,再读没障碍,三读有感觉。有齐读,有听读,每读有要求。抓住语言进行细推敲,以词句为抓手,做到了文本勤研细读,把一篇科普文读出了味。所以,语文课要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在课堂教学细节设计过程中适当地安排朗读,就能很好地让学生通过直觉思维方式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在阅读教学细节设计中有机地融进阅读的方法,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从而获得多元的阅读经验,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整合各种阅读策略,并在阅读实践中内化为学生阅读的素质。
四、有效意识——解读有思想
每位教师的关注各不相同,有的专注于技术化的教学,有的采用合理的策略来实施教学。前者成为技术领先的教师,或许发展为具有艺术特征的教学;后者看重教学实施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教学思想。有技术的课堂可以寻找,尤其在赛课的场合,教师都很优秀,他们的教学基本功都很好,在教学技术上的修炼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是,有思想的教学很少见。教学的思想性,可能体现在教材研读中。《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用一节课作处理,教学比较有难度。如果当成“说明文”来处理,未免失之肤浅。触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当时的现实针对性,非常具有思想分量。这些问题入门易,钻研起来有深度。这是很好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一定基于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刻研读,没有这个底气,教师很难引领这种问题的讨论。
阅读学的发展,课程理念的发展,文学批评的发展,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都为我们对经典进行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者有自己理解的不同视角和呈现的不同方式。而三者的教学整合,则更能展示教者处理教材拓展教学空间的能力和教学艺术。文本解读的突破需要一点张力,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更要求施教者要有教育思想。既要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推进教学的进程,又要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升学生思想的高度和广度,引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让听课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充分享受和教学思想的诸多启迪。这涉及如何处理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寻求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这对矛盾。新课改之初,也曾出现过脱离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无来由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莫名其妙地进行分组和探究。这次观课,令人欣喜地看到,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更为清醒,改革的方式也更为理性,华而不实、形式主义、表面化的东西少了。有些同志的授课确实触及语文教学的实质。
最好的教学应该是最为朴素的、简约化的。这样的模型或模式才能应用于普通教师和常态教学。我们尤其需要反思,这才是有利于教学的改进。总观这几节同课异构课,几位执教同志的教学都还算朴实。从教学内容看,几节课都把工夫用在文本上,用在文体上,用在品读上;从教学流程看,课课都按部就班,不故弄玄虚,不节外生枝,没有噱头,不卖关子;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看,没有繁忙的分组,没有花哨的诵读,没有动人的音乐,没有缤纷的画面,PPT也使用得恰到好处。其实,好课都是朴素的。看来,本色语文,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支持和践行。
对文本是怎么样的解读才是最有效的,必须要忠实于原文,全面了解作者,知人论世,恰如其分地发掘文本的阅读价值,引导学生不断获得知识、能力、审美、人文等方面的积淀,真正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位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教有思想的语文课。有思想的教学注定不是偏于学或偏于教,而是一种平衡态。当然,教无定法,教要有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处处做有心人,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就一定能使教学艺术之花万紫千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