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考作文的规范意识与语言生动形象

高考作文的规范意识与语言生动形象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有些考生走出了“灵活”的园囿,失去了应有的规范,把作文的出格当作文的升格了。对于限制范围的话题作文一般题目自拟,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隐性形式,实际是作文规范要求的隐含要求。至于作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有文采方面,要求避免语言的生硬做作。

高考作文的规范意识与语言生动形象

这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非常灵活: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写作角度自选,写作内容自由发挥,写作手法不限。命题意图很明显:在于人人有话可说,人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实力。但有些考生走出了“灵活”的园囿,失去了应有的规范,把作文的出格当作文的升格了。对此,我建议在考场作文及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贯穿并落实作文的规范意识——这也是作文升格的首要意识。

虽然高考作文的形式多变、内容复杂、要求(显性要求、隐性要求)繁多,但从其普遍规律——即文章本身的规范要求考虑,应该是有章可循的,这就是内容的规范、形式的规范。当然,这两个规范均以作文命题的限制为转移,为基准。

内容规范。要求作文内容充实,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要能针对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要反映对真、善、美的追求,要言志、言情、载道,要有内容、有思想、有哲理、有情感、有艺术、有文化、有人格追求等。

形式规范。可以从常规形式和隐性形式两个方面去理解。

常规形式包括:1.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可见题目的重要性。对于限制范围的话题作文一般题目自拟,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当然,拟题应新颖,醒目。有三点应注意:其一,要写出论点,能表现自己的审题意图。不写“浅谈诚信”、“浅谈素质教育”这类论题型命题,以免话题过大。其二,不拟表面标题而就事论事。其三,不拟大而无当的标题,拟题要小巧而深刻。2.段落结构。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衡量考生思路是否清晰的标志。通篇一大段;800字文章三段式结构;正文部分大腹便便,或头重脚轻,或尾大不掉,或段落太长;在表达方式上,记叙流于空洞干巴,议论则三言两语,说明亦简而不明。这些毛病在考场作文中相当普遍。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腹、豹尾”,是有一定道理的,考场作文在这方面应注意。3.标点符号。这是文章形式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能直接反映出考生的写作素质。考场作文中常见的标点不清、一逗到底、标点不到位、干脆不用标点的情况较为严重。尤其要避免把点号标在行首,把标号的前半面标在行末或把后半面标在行首,把省略号、破折号等标号分跨两行的错误。4.卷面书写。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样,给人的印象很重要,尤其是高考作文,整体卷面的整洁与否,直接影响到得分的高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卷面甚至更重要于思想内容。对卷面的要求,除了字体美观,卷面干净整洁外,还要求不写错别字。5.字数要求。字数不够,作文得分就低;字数太多,给人以臃肿的感觉,作文者出力而不讨好,评卷者也有反感情绪,作文得分就可想而知了。

隐性形式,实际是作文规范要求的隐含要求。主要有:1.符合题义。2.突出文体特点。3.正确运用各种表达方式。4.要讲究文章的谋篇布局。5.细节生动,形象丰满。6.用语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7.善于准确运用修辞。这些要求与基础等级中的“符合题义”“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发展等级中的“生动形象”“有文采”等要求有着相同的实质。(www.xing528.com)

高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偏离题义”,这有悖于作文隐性要求第一条“符合题义”,这是个本质性的错误。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但并非没有限制,并非不要审题。其实,扣题对于任何形式的作文来说都是基本要求。考生写话题作文出现偏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末倒置,将话题材料中的某个枝节当成话题的主体,导致跑题。如2000年高考作文材料中有“创新”二字,这只是交代话题的背景,可有些考生大谈特谈“创新”,导致作文严重跑题。二是不自觉地和题义“顶牛”,明明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有些考生却经过严密地科学论证,得出“正确的答案(真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唯一性”等结论,这种偏题真叫人无奈。

这几年高考作文出现了所谓“淡化文体”的说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作文的“文体”不做要求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要求,对约定俗成的传统行文规范应该有所维系和继承,对于固定的格式和方法,我们提倡“文无定法”;对于文章的普遍行文规律,我们提倡“文有成法”。文章能凸现文体特点,是作文技法和作文能力成熟的表现。既然考生已选定一种文体,就应突出这一文体的特点,写出规范的考场作文。

在文章的结构要求方面,我们坚决反对八股滥调,但要求讲究文章的谋篇布局,要求文章做到自然圆和,严谨得体。特别是文章的正文部分,要求丰满而匀称,给人以美感。做到这点并不难,我们可以把中心论点(记叙文是“主题”,说明文就是说明中心)分解成为二至三个方面(或层次),并且最好把分解出来的二至三个方面(或层次)的意思各提炼成一句简洁的话,行文时列于正文各层次(或段落)的开头,用句号隔开,形成鲜明的“段首句”(议论文即“分论点”,记叙文、说明文一般叫“中心句”)的格局。这种正文部分分解“中心论点”(或“主题”“中心”)的具体方法,常见的又有如下三种形式:对比式、并列式、递进式。另外,还有因果法及综合两种以上方法的综合法等。

至于作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有文采方面,要求避免语言的生硬做作。不要为“有文采”而千方百计将散句写成整句,将记叙强写成抒情。或为了有气势而“排比”,为了有韵味而对偶,为了有语言魅力而滥引“名言警句”,造成无病呻吟,语无伦次的败笔。作文语言重视词语、修辞、句式表达等方面的考查,但这些能力的修炼并非朝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课内课外有意识地强化词语的积累,尤其是课本中那些比较典雅优美的词语或成语,以及报刊时文中经常出现的时鲜词语。同时有意识地在作文和平时的练笔中运用之,竭力将其内化进自己的语言仓库中。对于句式的变化及灵活运用,可以结合修辞手法一并练习之。而且,它还可以与“语言运用”这一高考的主流考项的应试训练相结合。比如,在练习对偶、排比句时,有意增加其难度,在其中加入比喻、拟人等修辞,经常进行语段写作,练习整句和散句的错综运用,结合课文学习,仿写句式灵活、辞格丰富的名家名篇的语段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