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传统的教学中,对教师而言,写作是最难教的;对学生来讲也是最头痛的。“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让学生乐意写,让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来”,也是新课标关于写作部分的核心理念。因此,新课程改革,如何体现和落实这理念也是我们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一切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新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生活积累,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评名作,议时事,谈得失,析美丑;走进集贸市场看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看不同层次人士的菜篮子;组织语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如集锦精美广告词,当一次节目主持人,走进父母的童年,推销一次商品等活动,来引导学生真切感悟生活。另外,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觉美的世界。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就能左右逢源。因此鼓励学生博览群书,读好书,读自己喜欢的书,丰富积累,拓展视野,并且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将自己觉得有价值或值得玩味的东西,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制成卡片,分门别类,吸取精华。常常翻动它,体悟它。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鲁迅在写《中国小说史略》积累了三千多张读书卡片;姚雪垠在创作《李自成》时积累了一万多张读书卡片。因此,培养学生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实践较多,而“写”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www.xing528.com)
四、多写片断,自主写作
鼓励学生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写生活笔记、观察笔记,随感随笔等生活札记,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让他们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训练学生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写作习惯,而且也可以看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大大提升了学生作文质量。
五、鼓励创作,多加肯定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习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的一种自学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鼓励学生多创作,积极、踊跃向学校广播站或报社投稿。在批阅习作时,即使不符合老师的意,但只要是真话、实话、心里话,都应肯定,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写作更是一种创新。“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在感悟生活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