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按传统作文训练模式教学生,不能解决“一纲多本”“一标多本”的要求,也不能解决作文“为什么写”“写什么”及“作文庸俗化”等老问题;而“创新作文”“新概念作文”则只有思想碎片,且难以区别“作文”“写作”“创作”的尺度,也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训练操作体系。现有的“训练”也过分重视技巧的传授和应试的研究而忽略了作文的主体——人在写作中的作用。还有作文教学本身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训练的无序现实。怎么办?
笔者认为,作文教改先要关注两个相互关联的话题:
其一,从“人”“文”结合的角度审视并改革作文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写作教学的主要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个性心理,进而形成表达的能力。作文教学要立足于提高人格修养和思想认识并以真实为基础来写作,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活动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使“人”与“文”通过作文训练介质互相促进并产生教化作用,从而最终使人格与文章都有所进步。所以作文教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建立一个崭新的作文训练体系,尤其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对写作教学作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并提出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性策略。
其二,美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美育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来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审美活动靠的是形象和情感,作文教学以其丰富的形象、情感特质为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生活美、语言美等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所以作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已经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基于此,作文教学如能“披文入情(披文,注意形象的再现,在于为情感提供真理的原动力;入情,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即情感熏陶)”,在作文教学中突出美育的形象性,然后引导学生激发感情、进入意境,再引导学生领会结构美并以美启智,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达到了。(www.xing528.com)
作文原本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精神审美活动,作文也是落实美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新课标为我们建立了划时代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挖掘作文的美的因素,用美的方法重组作文教学的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作文者在符合美的规律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发新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作文(文本)中蕴涵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并作为育人资源,特别是利用作文中饱含人文因素的教学内容,辅之以合乎美的规律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美育作文训练,这与新课标的精神是一致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也是新课标对作文教育确定的目标,与原大纲比较,新课标更强调了作文的人文性。所以人本美育作文训练能使学生在作文创造中施展才华,获得自由和乐趣,从而使作文主体的内外调节机制得到平衡发展,尤其是从内到外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值得强调的是,以言语能力为中心的文本训练永远都是人本发展的必然一途。作文教学离不开“训练”。新课标中关于“训练”的提法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新课标中又多次强调“体验”活动的亲历性和实践性,看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训练”活动和新课标的实质也是一样的。如何更科学高效地进行作文训练,真正意义上落实人本教育,故很有必要架构一个把前人零碎的操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把成功的局部训练的知识技能点进行优化整合,构建适合本地区学情的美育平台——由若干个美育训练点构成一个人本美育作文训练序列体系。“以人为本的美育作文序列训练实验”(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研究”重点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就是在审视作文教学的现状,从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及创新精神的高度提出来的。笔者查阅近6年来国内影响最大的10余种中学语文(作文)专业期刊,未曾发现有人提出或实施过同类实验(曾有个别人尝试过把“人本”“美育”“序列”剥离的微观论述或局部操作,但实效不明)。鉴于新一轮教学任期的来临,又恰逢本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及时提出,考虑到作文教改与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结合,作文教学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结合,加上作文教学本身的序列优化、量化、评价及操作诸问题,我把目前正在实验的“人本美育作文训练”的价值认识整理成文,以引起同仁的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