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纯粹语文与本真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纯粹语文与本真教育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毋庸置疑,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是基础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我也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不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就没有出路;中学语文教学不进行整体改革,就无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深层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纯粹语文与本真教育

我国的语文教学从清末单独设科以来就一直改革不断,尤其是近20多年来,语文教改遍地开花,轰轰烈烈。但这些教改始终都只是在教材、教法或考试等方面的局部单项改革,它们非但没有使语文教学摆脱效率低下的困境,反而使语文教学越来越令人不满,以致业外人士忍不住发出了“误尽苍生”的叹息。因此,语文教学要彻底摆脱高耗低效的困境,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宏观整体改革。语文教学之所以长期高耗低效,归根结底是语文的含义观不科学。语文≠语文学科。语文就是我们的母语,或者说国语,即汉语。汉语只是散嵌于思想和话语文章中的语词文字,而不是思想和话语文章。只有始终如一地明确和坚持语文的这一内涵或者说本质,语文教学的理论大厦才会有坚实的根基,语文教学中种种悬而未决的问题才可能迎刃而解。

毋庸置疑,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是基础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怎样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成为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我试从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必要性、整体改革的有关设想、整体改革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略陈管见,以期就教于各位专家同仁。

一、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必要性

学者资中筠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教育不改革,人种都会退化。这话可能有点极端,但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也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不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就没有出路;中学语文教学不进行整体改革,就无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深层问题。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和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毛病,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科学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语文学科存在“语文难教”、“语文是课改的老大难”、“误尽天下苍生的是语文老师”等说法。虽然偏颇,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反映了语文课改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语文教学多年来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诸如内容多,时间少;费力大,收效小;知识多,难兼顾;学生主动性差,兴趣低;方法单一,实效不佳等问题,困扰着语文教师们,使得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自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重要文章发表以来,语文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时至今日,语文教育仍未走出低谷。语文教育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问题,在语文界仍未形成共识。“耗时多、收效微”已然是语文教学公认的世纪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为解决这个问题,从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艰辛地改革探索,虽然取得一些欣慰的成绩,但是语文教育质量底下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真正能让我们大面积、大幅度提高语文质量的路子仍是极其模糊。跨入新的世纪已十多年,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全面启动,都迫切地要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从事语文教学的新探索。

这就需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思想,全面改革现行的封闭式的语文教学体系,创建一个有助于加强学生语文实践、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在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筛选、扬弃后,首先构建出以言语生活、语文思维为基础,以语文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改变教学模式,打破以前的灌输式的教学,采取新的方式方法来习得知识,训练学生对语文言语的敏感性,实现健全学生的语文心智的目的,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具体来说,语文教学要在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同时,还必须发挥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宜于对学生熏陶、感染和引导的特点,并融合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情操、身体素质、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落实到学生身上,无论是德育、美育,或是智育,都不应是平行的,孤立的,片面的,而应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促共进的。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的几点设想

语文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的趋向必然是整体化改革。要实现整体化改革的目标,先要明确什么是“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鉴于语文外延无限宽广、语文教学包罗万象的现实,诸如语文与语文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作文与写作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能力的构成、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的职能与作用、初高中学段衔接等等问题,都应纳入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范畴,但显然过于庞杂,这里的“整体改革”首先指直接触及师生双边语文活动的教学行为,具体为六个方面:①语文教材;②课内阅读课;③作文教学;④课外阅读;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⑥语文评价。此外,还应涉及学科理念、课程建设、政策支持等顶层建构的内容。

1.改变语文教学观念

中学语文应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最优目标,对中学语文教学各要素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设计,建立纵横联系的教学结构新体系,在动态中协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实现整体的、全局的最优组合,发挥最佳功能,取得最佳社会效益。这里我要提出一个观点——语文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围绕中学语文教学,结合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改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践行“大语文”教育观,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接轨,让语文生活化,让生活语文化

语文的素质教育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言语、文学的敏感与审美,二是学生心智健全与成熟。前者是语文本身的问题,是显性的,是载体和依托;后者是人本教育的问题,是隐性的,是目标和原初。具体来说,指的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语文的素质教育遵从的教学原则:一是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文与做人结合起来。二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对言语与文学训练的必要手段。三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需要实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四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手段与目标的问题。所以,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需要语文教学重构一个实质性的教学结构新体系。在这个体系框架内对语文教学的行为要素、知能要素、系统要素等进行科学规划与整合,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才能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任务。

2.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无可否认,教学方法的改变是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关键。问题是,教学方法总是基于一定的教学思想,而语文教学思想的确立当然又要基于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征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应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我们没必要去争所谓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只是不同层面上的概念定性,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争吵”也都是自说自话。如果一定要说语文“姓”什么,那么,只能是姓“实践”。语文学科是高度实践性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言语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听、说、读、写各项能力都不可能脱离实践而从理论上演绎出来。如果能从实践性的层面去理解语文学科的属性,我们语文教学的整个思路和方法都要重新安排。

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意图在于对“语文”的“学”与“用”。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工具),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人文),离开了学生的自由阅读、自由交流、自由论辩、自由写作(这些都是实践),不但独立、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无从养成,就是“工具性”也难以达到。所以,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即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实践,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用”。在语文实践中去积累,去运用,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才可能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重视知识的更新重建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不意味着语文知识不重要了。试想,忽视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所谓语文素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绝不能把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能力对立起来。要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从而提高语文能力。毕竟,从母语中自然习得的语文能力还是过于泛化和模糊,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才有利于集中和规范,如能在语文课程中恰当处理语文与语文能力、课文与阅读教学、教材与语文知识、作文与写作教学(写作是可以教的,而不是凭感觉的练),辅以严谨的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地积淀内化,体验提升,才能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

所以,绝对不能否定“语文知识”。当“语文知识”被当作“工具”而否定时,课标的“三维目标”也就会落空。另外,原有的语文知识体系由于长期缺乏更新和充实,已经难以承担其发展语文素养的重任,必须通过除旧纳新来重新建构。所以,我曾经提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研究课题。针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严峻而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新与重建语文知识教学的内容、方法、与目标。该课题可重新思考“语文知识”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研究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语文知识”。以指导语文教学与实践,发展基础学力,培养创新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研究课题。能回答语文教学要不要教知识、教什么知识的问题。并能明确语文知识应该与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结合,使原有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更新和充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体系更新与重建后,能适应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用现代教育理论重新界定语文知识,进一步明确语文知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通过除旧纳新,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文知识体系,确保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开创语文教育的新局面。从这些理论层面看,“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应该是关于“知识问题”的一次重新觉醒的标志或预示。其中所蕴含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下去。

4.坚持教学方式多元化

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急切呼唤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仅仅停留在教法层次上的语文教改实验及种种教学模式探索,对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作用不会太大。况且,所谓“模式”一旦形成,就会有固化的危险,会阻碍教法与学法改革。所以,要探讨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坚持教学多元,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等,进一步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才会有较大的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不应是传统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叠加,而应是以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根本出发点,打破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界限,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课堂教学、课外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整合,突出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及有效性。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整体性上进行探索研究,把“教”与“学”两大要素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教法、学法改革。课堂教学是由教材客体、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动态结构。客体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教学双方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的最佳结合和充分发挥。而教师指导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法,正是使教学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得到最佳结合和充分发挥的有效手段。

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基于文体类型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改革,基于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基于学习和活动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基于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基于学生语文多元智能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我们都可以去尝试。总之,要真正发挥语文教师的职能,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参与活动,拓展学习,让学生自学探究,学会学习,让学生展示交流,体验快乐。

5.注重开发课程资源

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目前由于新教材编写有问题,课堂容量太大,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学生负担加重,新课改离初衷越来越远。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出现了加班加点、朝七晚九的现象,初三、高三的备考压力加大。一线老师对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远远不足,一方面是语文课程改革意识薄弱,另一方面是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的问题。同时,语文课程资源贫乏,如果仅限于教材,就无法与时俱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以学生为本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积极开发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势在必行。进行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必须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要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应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做教材的主人,教材应该是学材,教材内容要教学化。(www.xing528.com)

借助文选型的教材内容,围绕语文教学的几大版块:教材教学、阅读教学(特指语文课文以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知识教学等,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主要工作包括:

课内阅读课。对语文文选式教材,要侧重于文本的审美性解读。强调“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内容”;“重语言学习,轻语言分析”。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授人以法,追求“教是为了不教”。要着眼于自学能力:能自学教材中的文章,完成课后练习。要着眼于语文习惯: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勤动笔墨勤读书的习惯,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积极写作、主动修改文章的习惯。

课外阅读课。按系列、有目的地让学生读书(书目参见《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学生阅读的“量”、提高阅读的“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作文教学。形成序列化、成体系的作文教材(笔者独立承担鉴定的省市级课题《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实验》、《人本美育作文序列训练实验》)。多读、多写,写真事、抒真情。重“自评自改、互评互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要提高两个认识:认识到学生的作文水平取决于他(她)的作文习惯;认识到作文教学应融汇在语文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

语文知识教学。建立基于学生知识训练的学习系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重构:更新重建专门的语文知识教材并进行积累与训练。

这些教学内容要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退一步来讲,在短期内如对语文教材的重新编写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我们能否拿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语文学案”(以学案为载体,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来践行自己的语文课程观。

6.重视学段考试衔接

关于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问题。我同意早先辽宁鞍山市十五中欧阳代娜老师的意见,她在《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构想》中提到中学语文教学分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在初中阶段解决语文能力基本过关(管用)问题,使每个初中毕业生能基本上掌握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自学能力和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劳动、学习与生活提供一个基本的工具,奠定一个自理的基础。第二步,在高中阶段继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认识能力,基本的鉴赏能力和初步的治学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深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阶段解决自学能力,高中阶段形成初步的良好的治学能力、鉴赏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证明,以上构想基本符合当前我国语文教改的指导方针和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关于语文教考衔接的问题。在我曾承担的省规划课题《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高考衔接研究》中,我认为,需要研究如何开展语文课程改革与考试衔接的问题,以解决当前语文教学出现的“教”和“考”分离的痼疾。课程改革与高考在本质上不应该是冲突的,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没把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处理好。相反,如果搞好了这个衔接,将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有助于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与课改的初衷、高考的选拔目的就统一起来了。看来,要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实现预定目标,同时要能和国家衡量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选拔人才的考试指挥棒相衔接,还需要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对新课程改革实验和考试衔接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更需要教育研究者本着“开放、兼容、务实”的精神,把加强对中学语文课程与考试衔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因地制宜地推进课程改革,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语文课程改革,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正确有效地应对中、高考,对于完善中学语文课程结构,以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学语文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生活及社会的联系,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面临的问题

1.教学管理不科学

作为学校中心地位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学目标管理必须要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学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往往被一线老师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依据。于是,在所谓高效课堂新的管理理念的要求下,我们在语文课上常看到一些与传统语文明显背离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合作交流在重主体时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对语文学习的过程缺乏指导,忽视了学生个体的语文需要和语文个性的培养。二是,语文教师被“淡化了出场”后语文审美涵咏示范的迷失。课堂的“极端自主”带来的是语文课堂上的放任自流和课后的一无所获,表面的热闹掩盖实际的无效。三是,语文教学手段先进却被其所困。形式主义化地滥用多媒体导致严重的语文生成性内容的缺失,课件使用的目标定位不准导致语文教学目标、学生语文认知规律的忽略与偏离。先入为主、眼花缭乱的画面呈现严重制约了形象思维的训练与言语文学的驰想审美。四是,非语文的课堂模式的误导造成语文教学的失真。传统语文的教师文采演练展示、师生碰撞交流切磋体味被冠以霸占课堂,学生对文本肤浅的认知代替了教师对语文深层解读的演示。学生对语文课堂伪“自主”导致教师语文示范的缺位。

教学管理中的另一个谬误,就是把语文课堂当成语文教学的全部。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就不完全是恰当的。中学语文学习,课外比课堂还重要。课外的大量阅读积累与写作积累,远远胜于课堂上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兴趣比方法还要重要。语文教学应该把精力放在怎么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方法上。要重新定位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恰当地把握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整体规划与研究语文教学,不要让语文课堂给语文老师自己画地为牢。

2.教学评价不得当

现在的语文教学评价,只是笼统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去要求,显然不够精准,因为存在着评价泛化的问题,它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只能作为教学目标的设定的方向与角度,而不能代替语文教学评价的其他诸多层面的内容。而且,把它们作为语文教学目的任务,也显得模糊庞杂宽泛缥缈,难以捉摸。评价语文教学目标的这几个任务似乎无所不有、博大精深,结果是什么目标都难于实现,等于什么目标都没有。博大精深、虚无缥缈的教学评价也使语文教材建设无章可循。过去,以考试为评价手段、以分数为评价依据、以甄别选拔为评价目的,也显出教学评价的狭隘性。

语文教学评价至少还应纳入学生语文发展性评价,针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综合评价。故建议语文教学评价还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重点针对以能力为中心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德与审美修养等语文素养方面的评价。要从语文课本身,从语文学科特性出发,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角度去开展语文教学评价的顶层设计,才可能较为全面。改革评估办法,既是整体改革的组成部分,又是整体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致力于结果和过程并重,教与学双向评估,才能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传统教学痼习局限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的局限和弊端,对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要么“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了解语文教学动态,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会利用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要么事事庖代,不能授之以渔。仅凭旧经验上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思想僵化,教学过程机械,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要么抱着教学参考书布道,不能自觉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不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要么不能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要么故步自封,不能借鉴别人成功经验,沉迷于自己表演的舞台,沉迷于自己的“成功”课堂而沾沾自喜。要么把文本语言仍等同于思想和话语文章,把教学生详尽地理解分析选文的内容和形式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凡此种种,总是不能回到纯粹语文的层面,去围绕言语进行听、说、读、写的母语能力培养,去完成语文教学本来应有的目的任务。完成语文教学本身的任务尚不能及,也就更不能自觉自主地开展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了。

因此,在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时,先要解决“教什么”“教的对”的问题,然后才是“教得好”的问题。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裹足不前。我们要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更新教育观念,求实务新,与现代教学理念接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语文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教师角色定位僵化

在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师者,所以传递授业解惑也”。因为,这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师者”之风采,却浑然不顾课堂的效益。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场所,是引导、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地方;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探究知识,形成兴趣和能力。教师要由表演者、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语文课堂上,倡导教师改变角色: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评价一节课优劣的标准不仅要看老师讲得是否全面、生动、深刻、清晰,而且要看老师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一方面,我们的教师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更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有力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高效的学习。

语文教师只有有了准确的角色定位,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强化课外活动,才能优化语文环境,自觉改革评估办法,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才能在语文教改中把握时代性与本土性,才能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精神同声共气、一脉相承。

中学语文整体改革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大面积、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教学实践。整体教学改革能不能改革成功,关键又是看教师观念的转变;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才能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管理等进行最大的优化。虽然目前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进程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师生进行努力地改进和完善,不断地探讨适合于老师教、又适合于学生学的新的道路,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之路会越走越宽。我们有理由相信,探求这条路的前景是广阔而有意义的。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全体教育同仁的努力下,科学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就能很快地建立起来,语文教学实践的春天不久就会来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