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精神的定义
何为精神?《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精神的释义为:第一,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第二,指宗旨、主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精神。广义的精神与物质相对,指的是所有的非物质现象,即人脑的活动以及所产生的一切意识现象,是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客观反映。狭义的精神是指处于深层而又相对稳定的各种各样的意识活动,在人的心理活动和一切文化现象中处于主导地位。
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精神呢?关于高等教育精神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精神是一种信念,是一种“主要规范和价值观”,是一种“学术文化”。[1]冷余生在《大学精神的困惑》一文中指出:大学精神就是思想、情感、作风、影响力的综合体现。[2]王强、杨洪义在《大学精神及其建构》中指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志。它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从本质上来讲,它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3]赵燕在《大学精神概念初探》中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反映大学本质的精神状态,它是大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慢慢积淀而成,并时时影响着大学师生价值观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内在力量。[4]杨鲜兰在《论大学精神的培育》中则认为:大学精神是反映高校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包含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基本内容。[5]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精神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僵化的名词,而是内涵丰富、要素众多、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一个大学的价值观,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形态。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精神从本质上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长期积淀的、相对稳定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所组成的体系,是高等教育中最根本的东西,是高等教育文化中的精华。其主要内容包括独立精神、学术自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等。这个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高等教育精神并不是在大学出现时就有的,而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第二,高等教育精神的内涵稳定,是指导大学发展的价值观,不会轻易改变;第三,高等教育精神是高校师生都认同的价值理念,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第四,高等教育精神外延模糊,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2.高等教育精神的内容
由于高等教育精神的外延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精神的基本内容见仁见智。有的人认为高等教育精神包括人文理念、自由、创新、个性和风格;[6]有的人认为高等教育精神包括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7]等等。我们只能从普遍意义上探讨高等教育精神的内容。
(1)独立精神
所谓独立,就是没有依附性,即高等教育按照它自身的教育规律来运行。闻朔在总结北大精神时指出:独立精神应包括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独立人格。独立人格就是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不会被利益所驱动。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更是如此。因为学术研究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如果被政治或经济所左右,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学术。
发展独立精神在当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尊重独立精神的传统,赋予独立精神时代内涵。在不同历史阶段,高等学校的独立精神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还要立足当下,赋予其时代特色。二是积极培育大学批判精神。批判是独立精神的重要体现,有自己的想法就意味着对别人思想的批判和质疑。培育批判精神也是独立精神在当代发展的需要。
当然,大学的独立精神不是说大学置“国运兴衰”于不顾,也不是重新走向自我封闭,而是要立足于根本,以学术逻辑为其运行之道,保持大学作为“智者之家”的本色。[8]
(2)创新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对国家和民族都至关重要,对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更是如此。
高等教育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指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通过鼓励开拓科学这个无止境的疆界,取得大量开拓性的成果,培养大批的科学家、发明家。二是指向社会发展,高等教育通过对文化的创新,产生新思想、新制度,从而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三是指向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四是指向大学本身,一代代大学生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用新的理念来改造和发展大学,使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9]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具有创新精神,如美国、英国,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我国也非常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
(3)学术自由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学术自由的内涵与最初的学术自由是不一样的。中世纪后期,学术自由思想经洪堡、施莱尔马赫、费希特等人的宣扬和诠释后,日渐成为19世纪初德国大学的核心大学观念之一,并在1919年被写入魏玛宪法,这种权利不仅赋予个体,也赋予整个组织或社团。在中世纪,学术自由主要指大学自治意义上的教和学的自由。[10]而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自由更多的是指人权上的自由,即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传授、学习和创新知识时,不受外界束缚,享有自由的权利。学术自由是大学之魂,是大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助推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草案)》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及其专业人员充分享有学术自由。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说道:大概没有任何打击比压制学术自由更直接指向高等教育的要害了。[11]学术自由是学术界的要塞,永远不能放弃。可见学术自由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学术自由也是有一定界限的,高校都要在法律的约束下,行使学术自由的权利。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含义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追求客观规律所形成的意识、信念以及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狭义的科学精神,一般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体或群体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应具备和遵循的理性和实证精神。[12]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有三点:求真、创新和从严。[13]科学精神就是不断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是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知识的创新精神,也是追求严谨、克服主观性的求实精神。(www.xing528.com)
从高等学校的职能来看,高等学校本身就是追求高深学问和传授科学知识的场所。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活动也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断创新。这足以说明,科学精神不仅是高等学校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也是高校学术繁荣发展的需要。
(5)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这一概念始于西方文化,也称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原本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人文”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而“人文精神”就是对“人文”的向往与追求,从本质上说,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自觉、怀疑、批判的精神,是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14]人文精神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力,也是高等教育一切活动的主体。因此,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意味着高等教育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而展开,应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促进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标。此外,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高校为社会服务、建设社会文明等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的关怀精神上。
人文精神也有科学的内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互交融的。科学在本质上是人文的,人文在本质是科学的。两者只不过在精神境界与实践之间,在知识、思维模式、工作方法等形而下的层面,确有差异,科学与人文正是各以此差异而存在着。[15]高等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职能,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以及教育中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都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可能。[16]
3.塑造高等教育精神的主要途径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精神的塑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等教育精神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会不断完善和升华高等教育精神。高等教育精神的塑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系统的学校发展规划
塑造高等教育精神,首先要在学校发展的规划上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精神的建设。塑造高等教育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学校领导在制订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策划总体布局时,应将高等教育精神的培育问题置于重要的地位。[17]其次,创新高等学校的管理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精神的建设。主要包括校长选拔机制、教师培训机制、学生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校长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蔡元培,北京大学就不会成为中国大学精神的发源地;没有梅贻琦,清华大学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哈佛大学的成功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是大学校长的成功。[18]教师在大学的发展中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创新教师培训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学生是高等学校中学习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创新学生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具备科学的、富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精神,这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能否促进学术繁荣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在规划学校发展时,要把塑造高等教育精神作为首要工作。
(2)学校办学理念
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高等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如研究型的办学理念,体现的是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学型的办学理念,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高等教育的精神也体现在高等学校的校训中。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19]如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哈佛大学的校训“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都体现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
教学和科研既是高等学校的职能,也是高等学校的主要活动。高校的管理是高校一切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三者都能很好地体现高等教育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塑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变化日益迅速,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入创新精神。在科研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不断创新,塑造创新精神。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培育关怀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管理活动中,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对学校师生和学校工作的管理,使高校有序运行。在管理过程中,应创新管理机制,给学术自由提供更大的空间。
(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精神的一个外在体现,同样是高等教育精神的一个建设途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是学校师生传承、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20]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塑造高等教育精神,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21]一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体现高等教育精神。校园的一草一木、教学楼和图书馆等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这些无不蕴含着大学精神,对师生起着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二是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凝聚高等教育精神。制度文化是学校师生都必须遵守的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对师生都有约束作用。完善制度文化能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师生行为和品德的规范化,还有利于凝聚大学精神。三是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塑造高等教育精神。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校训、校风和办学理念中,指引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四是培育巩固校园行为文化,铸就高等教育精神。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和员工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等。培育行为文化可以从校园社团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从小事做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