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学:创新推进高校德育改革

高等教育学:创新推进高校德育改革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继续加强隐性教育手段的创新,注重隐性教育活动的质量,摒弃形式化的实践活动和打着隐性教育的幌子,仅把课堂搬到室外的伪隐性教育形式,减少口号性、学理性的讲解,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情绪上的引导,让学生触景生情,加强自身在教育氛围中的代入感,将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状态,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其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

高等教育学:创新推进高校德育改革

其一,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培养创新人才。德育是培养人才品格关键,能塑造人才坚定的精神追求、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行为准则,为人才提供推陈出新、实事求是、和而不同的智慧与才能。德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了社会成员发展成长的特殊形式。德育与其他一般知识教育不同,它是人类价值在德育对象知行中的体现。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教育对象自身特性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但德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并作用于德育对象自身的特殊性,它的最终效果是对象自身价值取向与德育知识的统一。如果德育的内容、形式与德育对象的成长需要、所达到的认知水平等相匹配,就会促使德育对象“悦纳”并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德育效果,与知行共振。所以,要在研究德育对象的特性、需要等元素的基础上,引导、调动德育对象的内在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德育与德育对象的思想道德需要更好地契合。[47]

其二,调整德育目标引领高校德育体系构建。我国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德育应该在坚持社会本位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大学生个体本位的合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建立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使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在矛盾与融合中,逐步整合出更合理的适应社会状态与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价值观念。高校德育不是少数人的德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精英文化遗产不会自动地、同样地对所有接受它的人都有利”。将我国高校“带有选拔性质”的德育目标调整为“普及,提升能力型”的德育目标,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制订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德育计划,施行过程中更多关注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能更好体现高校德育对学生群体的适切性。另外,我国高校德育应摒弃唯目的论,避免对德育质量和长远影响视而不见,而应将注意力向具体的德育过程转移,将德育目标系统分层,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程度、把握程度、认可程度以及最终的实践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构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这种环境反过来会影响学生自我学习及自我消化过程,达成环境与学生个体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48]

其三,依托多学科知识推动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发展。首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国际化背景之下,高校德育只有与时俱进,借助其他学科知识的启发功用,运用交叉学科的合力作用,方能不断提高青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高校德育对象的新变化要求高校德育借助多学科知识,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观念领域的新变化,既需要充分运用传统德育知识,更需要借助多学科知识加以考察。再次,高校德育内容的新拓展决定了高校德育必须在交叉学科视阈下,依托多学科知识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德育内容。与此同时,当下信息网络技术形成的新环境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着力优化和清朗网络环境,改进和提升网络信息境遇中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需要高校德育有效借鉴和吸纳其他学科知识,积极寻求化解之道。对此,高校德育需吸收多学科知识,拓展更为完善的德育内容。一方面,这需要高校科学优化高校德育的传统内容,重视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身心健康的健全、人格品性的养成等内容,积极探索个体心理特征和人格品性发展,深入研究群体和个体价值观念、共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高校德育还需切实拓宽高校德育的鲜活内容。高校德育应关注青年学生的德育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需求,大力完善和拓展德育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德育理论宣传和实践工作,在坚持和完善传统教育内容的同时,着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网络公民意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等内容,引导青年学生在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忠实的实践者的同时,学习和提升有效应对时代变化所应具备的品格和意志、能力和知识。[49](www.xing528.com)

其四,改良创新德育手段,提升高校德育实效。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显性教育依然是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针对显性教育模式僵化和隐性教育泛形式化等问题,我国可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的做法,开设多种主题的德育选修课,譬如针对德育传统、民主法治建设以及心理健康建设等主题,配合“两课”教育,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引导他们从主观上重视德育理论的传授,加强他们对内心世界的改造和优良道德品质的自我培养,继而在行为上表现出诚实、友善、勤奋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祖国、愿意为党和人民奉献自我的崇高理想信念。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继续加强隐性教育手段的创新,注重隐性教育活动的质量,摒弃形式化的实践活动和打着隐性教育的幌子,仅把课堂搬到室外的伪隐性教育形式,减少口号性、学理性的讲解,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情绪上的引导,让学生触景生情,加强自身在教育氛围中的代入感,将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状态,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其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50]

其五,建设能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高素质队伍。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高校德育能否担负起面向世界和植根本土的双重责任,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使命感,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适应复杂形势的实践能力,要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握变化着的时代特点,研究发展中的实际,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为中国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不仅是应对外来的考验和挑战的需要,同时也是在通过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为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才培养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51]高校德育工作者可借助职后培训平台,结合德育实践经验,力将德育理论转化为高校德育实践创新,实现高校德育个性化和创新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