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了使招生考试制度更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需对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逐步进行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要遵循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符合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要,也要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又要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1.转变招生考试观念
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大批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为了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也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各大高等院校作为办学的法人主体,要选拔优秀人才,扩大自身的办学自主权,就要进一步转化思想观念,充分认识高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进高考制度进一步改革。在新一轮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除在高考的科目设置、高考内容、高考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外,还要积极探索选拔人才的途径、形式、方法等,“力求不拘一格降人才”。深化高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等教育招生选拔制度,使之符合高校自身实际,同时确保选拔人才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和科学。
2.改革招生考试内容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大框架和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各省份根据实际,制订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在高考考试内容方面,20多省已公布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普遍强调共同基础,契合修订的学科课程标准,设置学科多样化的选考模块,满足各高校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各省份统一高考科目一般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选考科目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浙江采取“7选3”模式,增加技术科目。同时,在考试内容的具体学科方面,语文学科响应中学教学的意见,设定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方面的内容为必考知识点,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训练,以适应高校对选拔人才的要求。生物学科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有关要求上进行调整,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相关的重要事件修改成相关方面的突出业绩及社会热点问题。高考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总体上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各个考试科目的命题都要体现这些要求;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研究和实验,使之不断深化。(www.xing528.com)
3.调整招生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以高考分数作为单一评价标准的传统招生模式。始建于1952年的高考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政治、经济和文化国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于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阶段[56],高考作为招生的主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更高需求。为了能更好地保证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质量,改变过去高等教育招生以高考为主的统一考试模式,进一步扩大高校录取新生的自主权是必要的。2003年,教育部实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允许北大、清华、北师大等22所著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57]这些改革无疑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意义重大,高等学校自主招生不仅有利于高校选拔合适的学生,有利于弥补统一高考的缺陷,而且促进了高等教育招生模式的改革。
从高考统招的传统模式转向实施综合评价的录取新模式。综合评价录取招生模式是指以高考为基础,以高校组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试为辅助,兼顾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综合运用考生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和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的一种自主选拔录取模式。[58]作为高等教育人才评价与选拔的新模式,综合评价录取是对现行高考统招考试的重要补充。与高考统招考试相比,综合评价录取建立起了“综合评价”招生新模式,推进了“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新机制,适应了“按专业投档”的招考新形势,带动了“高校为主体”的招生新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