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高等教育:德国与英美高校的兴起

近代高等教育:德国与英美高校的兴起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洪堡等人倡导实施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掀起的德国历史上第二次教育改革运动,使德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其贵族性,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受到王室、贵族和政府的重视,17—18世纪,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中依旧是这两所大学占据主导地位。自17世纪起,欧洲移民大量进入后,美国有组织的高等教育开始发展。

近代高等教育:德国与英美高校的兴起

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古典大学在经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之后,开始步入崭新的近代化发展时代。一方面,传统的古典大学进行内部重塑和改造,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新兴的学院和大学不断出现,从而使西方高等教育逐渐制度化、世俗化。近代是新旧思想、文化和制度大转换时期,也是高等教育新旧思想和制度大转换时期。教育逐渐由注重书本转向注重经验,由注重思辨转向注重研究和实践。德、英、法、美和俄等国高等教育展现出各自的新面貌,而日本的高等教育在向欧美学习的过程中也开始了近代化发展。

1.德国近代高等教育概况

西方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大多能在德国找到源头,虽然德国高等教育在古代、中世纪都很落后,其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晚于意、法、英等国,但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教育开始被重点关注。17世纪末期和18世纪中期分别建立的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为19世纪德国大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13]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新式大学。它提倡学术自由,排除宗教教条,成为德国大学的榜样。

德国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19世纪。在洪堡等人倡导实施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掀起的德国历史上第二次教育改革运动,使德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洪堡之前的中世纪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官吏、神职人员、医生和律师等,宗教对大学具有极大的影响,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科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洪堡的大学思想,一方面针对宗教控制大学提出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另一方面针对当时大学只培养专业人才,提出了“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洪堡按照其思想于1809年建立了柏林洪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的主要特点有:第一,以“大学自治”为宗旨,将学术与国家政治分离。第二,逐渐摆脱宗教的控制。大学设神学、哲学、法学和医学四科,哲学学部是其中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学部;在教学内容上减少了神学课程内容,重视哲学和自然科学。[14]第三,提倡学术自由和科研至上,在各学部设立了研讨班和研究所[15],强调教师和学生对学术的探索和研究。第四,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出教学过程应是使学生“客观的学问和主观的教养相结合”的过程。第五,建立“讲座制”,把教授、演讲和教师、学生的共同研讨结合起来。第六,教师聘任严格,确保教师的学术水平。柏林洪堡大学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完全不同于传统古典大学,形成了新型大学的理念和模式,成为欧洲各国发展大学的典范,被公认为“现代大学之母”。

2.英国近代高等教育概况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端于英国,社会制度的变化使得英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在中世纪后期牛津大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改革。由于其贵族性,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受到王室、贵族和政府的重视,17—18世纪,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中依旧是这两所大学占据主导地位。

19世纪,英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教会势力一直排挤非国教派学院,而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由于陷入政治宗教斗争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高等教育不能适应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社会大众对大学的新要求,从而引发了19世纪的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

新大学运动的开始是以19世纪20年代坎贝尔、布洛姆和边泌等在伦敦成立伦敦大学为标志。具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精神的伦敦大学开辟了英国大学教育的新纪元,是一场辉煌的教育革命。它摆脱了宗教的束缚,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课程,注重自然科学教育,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期也出现了一批热心办学的工业家,他们投入资金创办新型大学,因此,19世纪下半叶,英国城市学院纷纷成立,如曼彻斯特大学学院、约克郡理工学院、伯明翰大学等。

大学推广运动是英国各个大学在19世纪中叶为推动大学开放而兴起的一场高等教育革命。1870年,剑桥大学发起该运动,为普通市民提供校外扩展课程。此后,牛津大学和其他大学相继仿效。大学推广运动将高等教育通过讲座的形式推广至非全日制学生,使得社会中下阶级的学生获得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开端。

3.法国近代高等教育概况

18世纪,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各国越来越重视科学和工业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对工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此时,除了法国已存在的大学,出现了一种专门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校”,最初它的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主要是工程类,之后逐渐建立了师范教育、行政管理等专业。由于这类学校既较少受宗教的影响,又以培养社会生产所需的人才为目标,并且它们一般由政府部门主办,因此得以不断发展。例如,被誉为“欧洲工业大学最早的模范”的巴黎工业专科学校以培养工程师和发展数理科学而闻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成为法国政治家、文学家和科学家等的摇篮。到1793年,法国已有高等专科学校11所。由此,该时期的法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公立大学(综合大学)和“大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并存的局面,打破了大学一统天下的现状。

1804年拿破仑执政后,政府根据“大学校”的办学经验,在1808年颁布法律,规定建立中央、学区和省三级教育管理体制。全国分为29个大学区,每学区1所大学,设数理、法学、医学、文学和神学5个学院。拿破仑执政后建立的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一直保持到20世纪,成为法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

4.美国近代高等教育概况(www.xing528.com)

美国作为独立国家发展的历史虽短,却是一个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自17世纪起,欧洲移民大量进入后,美国有组织的高等教育开始发展。美国最早的高等学校是私立高等学校。第一所高校是在英国移民的清教徒的倡导和影响下,马萨诸塞海湾总法院和该殖民地总督于1636年批准和拨款创建的一所学院,后更名为哈佛学院。[16]继此之后,在殖民时期,各教派势力相继创办了威廉·玛丽学院(1693年)、耶鲁学院(1701年)、普林斯顿大学(1746年)等9所高校。这些学校均属私立,仿照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模式,以培养传教士及政府官吏为目标,以古典和宗教为主要教学内容,充满经院气息。

1783年独立战争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更快,各地方政府创办的州立大学纷纷崛起。美国建国后的大学开始增加新学科的内容,并且开始逐渐减少教派对大学的影响。

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继续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在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但公私并重;二是开始招收女生进入大学;三是学校类型更加多样化,产生了工农学院、研究型大学这两类新型的学校。

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发布《莫里尔法》(又称《赠地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根据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按照每位国会议员3万英亩[17]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将出售或出租土地所得作为基金,开办或资助农业机械工艺学院,[18]又叫赠地学院或农工学院。政府的支持使得赠地学院欣欣向荣,20世纪初,美国赠地学院已增设到69所,其中多数变成州立综合大学和学院,进而成为世界著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其中,威斯康星大学确定了以“社会服务作为任务和职能”的办学宗旨,[19]建立起大学的第三职能——社会服务职能。赠地学院的兴起,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为工农业发展服务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要的联系。

1876年,美国私立高等学校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美国高等学校中的第一个独立的研究生院,并效仿德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培养研究生,确立了研究生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之后,不少美国大学开始仿效,也相继建立起研究生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新办学模式开始流行。1892年,由于中学毕业升学人数的增多,美国高校开始创办“初级学院”,在大学前两年进行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学生在初级学院毕业后,既可直接就业,也可进入高级学院继续学习。由此,美国高等教育学校内部开始形成初级学院、本科学院和研究生院三级高等教育体系。

5.俄罗斯近代高等教育概况

俄罗斯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直至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教育才开始发展,17—18世纪是俄罗斯教育近代化的起步时期。俄罗斯没有出现过中世纪大学,其第一所大学是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1755年创建的莫斯科大学。它的创建是18世纪俄罗斯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莫斯科大学具有明显世俗性和民主化特点。首先,这所大学设三个系:法律、哲学、医学,但没有设神学系,这是与西欧国家明显的不同之处;其次,大学开始招收农奴以外的非贵族子弟入学。经过多位学者的努力,莫斯科大学得以发展,成为俄罗斯当时的最高学府,为俄罗斯的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在18世纪西欧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罗斯的工业也有缓慢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高等工业学校的发展,在俄罗斯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性学校。

19世纪初,俄罗斯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落后的制度束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束缚着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更新。沙皇政府为维护自身统治,分别于19世纪初期和19世纪60年代进行了两次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19世纪初期的教育改革对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02年,政府成立教育部,规定除教会学校之外,所有学校归教育部领导。1804年开始实施《大学附属学校章程》,规定全国分为六大学区,每一学区设立一所大学以培养国家官吏,并赋予了大学一定的自治权利。但是,沙皇为了维护统治,在19世纪20—30年代相继颁布一系列强化教育等级性和加强思想控制的教育章程,如1828年颁布的《大学所属各级学校规程》和1835年颁布的俄国皇家大学章程等。因此,俄罗斯的大学不像西欧各国的大学那样很早就享有学术上的自治权。

6.日本近代高等教育概况

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始于明治维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明治政府于1871年建立了文部省,管理全国文化和教育事业。文部省在1872年颁布了《学制令》,对各类教育制度都做了规定。由此,日本在1877年成立第一所现代化大学——东京大学,之后改东京大学为帝国大学。[20]帝国大学由负责学术研究的大学院和传授专门知识的分科大学两大机构组成。1886年制定《师范学校令》,规定建立高等师范学校来培养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和校长。19世纪末起,日本政府先后创建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和北海道大学四所帝国大学,从而构成了日本大学的主干。1903年颁布《专科学校令》,建立高等专科学校制度,对中学毕业生实施三至四年的专业教育。

综上,纵观国外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其发展历程和具体特点各有不同,但从整体来看,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学校管理的自治,高等教育逐步摆脱了宗教的影响和控制,逐渐将学术发展和学校治理与国家政治相分离。第二,注重科学技术课程的设置,高等教育在继续注重人文学科的同时,也强调科学和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高等教育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重视为促进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第四,高等教育逐步建立起完善、系统和成熟的高等教育制度。第五,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职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