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至今有着形式多样、原理不同的各种关于音乐的材料,它们存留着中国音乐的许多历史信息。中国音乐史料主要是:1.以古代乐器为重点的音乐器物。如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出土的骨笛是现能确证中国音乐具有八千年历史的最重要物品,因而是“国宝级”的音乐史料。乐器等音乐物品是建立科学的音乐史,尤其是上古音乐史的重要依据,对音乐史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以音乐图像为重点的音乐形象材料。主要是各种乐图,包括刻画在崖岩表面、铸造或镂刻在金属表面、烧制在砖瓦等各种器物表面、绘制在墙壁洞壁等物体表面的图画,如敦煌壁画等石窟壁画、汉代的画像砖等。书画在绢帛纸上的乐图,以及各种涉乐的雕塑。如乐人俑、乐舞俑、说唱俑等。3.以文字记录的各种音乐文献,涉及甲骨文、金文和汉代以来书写在简版和布质、纸质材料上的各类文字音乐文献。这是音乐史料内容最为丰厚、种类最为多样的中国音乐史料的主体。如自司马迁而起的二十四史中的乐志、律志和其他涉乐志书,构成了世界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的音乐史志长卷。对汉代至清的乐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以作品乐谱为重点的各种乐谱。乐谱是留声机出现以前记录音乐的主要形式。中国从上古至今创造并应用了各种记录音乐的方法和成体系的乐谱。它们是了解历代音乐的主要文献类型。正因为古乐谱存世,我们才能以古谱今译之法聆听唐、宋、元、明、清的音乐。今传历代乐谱以五代以来的乐谱较为可靠、可识。对乐史认识有重要的价值。5.约从清末起,中国有了录音企业,并录制了清末的戏曲唱段等许多音乐作品。以唱片为重点的音乐制品则有唱片(大胶木、小胶木、塑料等)、磁带、CD等。它们记录了百余年的中国音乐,因此今天这百余年的中国音乐史成为八千年音乐史中具有最多悦耳动听音乐的乐史。6.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电影的出现,配合电影的歌曲和其他形式的音乐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成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一类音乐。涌现了一批在电影音乐创作方面有大影响的作曲家(如任光、贺绿汀、刘炽等)和众多佳作,如《渔光曲》《四季歌》《垦春泥》《祖国颂》等。20世纪后半叶随着电视的出现,迅速涌现了一大批电视歌曲。出现了王立平为《红楼梦》创作的系列歌曲和许多广为流行的电视音乐作品,使电视音乐成为与电影音乐一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音乐部类。7.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VCD是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组织表演、画面的艺术,音乐电视继之而起。MTV一般以音乐作品的长度、歌曲内容来结构音像关系。从而,音乐VCD、音乐电视成为20世纪末声容兼具、音像合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音乐制品、音乐史料。
中国音乐史料学的进展以文字文献的成就为最突出,出版了《中国音乐书谱志(先秦至1949年音乐书谱全书)》和许多专题目录,如曹安和编的一种古代戏曲曲谱目录《现存元明清南北曲全折(出)乐谱目录》、朱岱弘的《王光祈著作文章及其有关资料目录》等。音乐目录学初成规模,成为基础音乐史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古籍整理成绩突出。《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中国古代乐论选辑》(1981)、《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1996)、《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丘琼荪的《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第一分册)、冯文慈的《律学新说点注》(1986)与《律吕精义点注》(1998)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成果。吉联抗依朝代辑译的音乐史料丛书和古代论著译丛是影响很大的两套古代乐籍注译史料。20世纪的中国音乐史料则以音乐家史料的搜集为突出,如《聂耳全集》《冼星海全集》《萧友梅全集》《贺绿汀全集》《王光祈选集》《吕骥文选》等。古代音乐史料、现当代音乐史料建设的进步,还表现在文字文献之外相关部类的进展。如对音乐文物的研究出现了众多重要进展,形成了音乐考古的许多成果和音乐考古学的专门学问。王子初主编的以省、市、自治区设卷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是规模空前、制作精美、内容浩繁、图文并茂的国家重点图书。李纯一的《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是对上古乐器做综合研究的力作。(www.xing528.com)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队伍以高校教师与职业研究人员为主体,研究生是一支很有潜力的生力军,音乐、戏曲、说唱、舞蹈、文史、音像与影视行业等社会各界的有关工作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着与音乐历史有关的工作。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领域获得广泛的开拓,中国音乐通史、专史不断涌现,中国音乐史专题研究不断深入。不少专题研究,规模达到十几至几十万字,大大地丰富着中国音乐专史学和音乐通史学。音乐史学的各个领域几乎都有新人在从事新的研究,具有更多科学与学术价值的研究,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史论著将不断出现。同时也以新史料、新思维、新形式、新水平表现着音乐史学工作者的创造力和中国音乐史学不断发展的动力。21世纪的中国音乐史学必将随着成果的增多、精品的增加、水平的提高、总体的发展,呈现出更为可喜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