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探寻文以载道的文艺观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探寻文以载道的文艺观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诗学大辞典》对“文以载道”做了详尽的解释。“文以载道”主要是围绕“文”与“道”关系而展开的。因此,“文以载道”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因此,与道家相比而言,儒家“文以载道”观对我国文学思想产生了更为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中的“诗言志”就是受“文以载道”思想的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探寻文以载道的文艺观

世界诗学大辞典》对“文以载道”做了详尽的解释。总体而言,“文艺载道”是“我国古代对文学本质的一种重要论述”。

从历史上来看,虽然直到北宋时期,才由周敦颐明确提出“文以载道”这个概念,但“文以载道”的思想实质却一直伴随着我国传统文艺的发展,并对我国古代传统文艺(音乐)的审美观念、审美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此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对传统文艺(音乐)的基本态度和认知。

“文以载道”主要是围绕“文”与“道”关系而展开的。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文是道的体现,道是文的本质。”从这一点上来讲其与“文道论”在内涵上具有一定的共性。“文道论”也是我国对于文学本质的一种认识,在基本观点上同样讲求以“道”为重,作文传道。众所周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同时期、不同思想流派对“道”的阐述各不相同。因此,“文以载道”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内涵和特点。从总体上来讲,主要可以分为儒家道家

儒家的“文以载道”观念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比较成熟。加之,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便成为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因此,与道家相比而言,儒家“文以载道”观对我国文学思想产生了更为深远和广泛的影响。以孔子为主的儒家思想对“道”的解释主要是以“仁、礼”为标准。

从“文”与“道”的关系上而论,文学艺术始终将“仁、礼”等内容作为表现的主要对象。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家思想在具体内容上有所差异,但在对“道”的理解和阐释上从未离开过“仁、礼”这个标准,而且不断强调“道”的重要性。(www.xing528.com)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虽然在对“道”的理解上与儒家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在“文道”关系上同样突出“道”的重要性。道家讲求“出世”之道,把“道”看作是万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原理。这同样对后世的“文以载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我国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讲求“文”“道”相合的“文道统一论”,但其在思想实质上仍将“道”放在主导地位。不仅如此,在明清时期也出现了批判“重道轻文”的观点,但都未能撼动我国自古以来“文以载道”的传统。“文以载道”的观念始终深深影响着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直到当代我们仍能觉察到“道”对于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性。

由上文可知,“文以载道”作为我国主流的文艺观念,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思想流派中展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但不论是将“道”解释为儒家的入世之“仁、礼”,还是诠释为道家的出世“自然规律”,都将文艺本体看作是承载“道”的工具。也就是说,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文艺本体始终要为传承“道”而服务,传道、体道、悟道才是文艺的终极追求。虽然这一思想观念主要是针对文学而言的,但在实际中却对所有传统艺术(包括传统音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中的“诗言志”就是受“文以载道”思想的深刻影响。而在我国传统观念中,诗与乐往往是作为同一概念来看待的,“诗”即是“音乐”。“文以载道”对诗歌而言是“诗言志”,对音乐而言就是“乐以载道”。故受我国“文以载道”思想的深刻影响,传统音乐作为古代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责无旁贷地承载着儒家的社会伦理纲常之“道”和道家的自然之“天道”。从美学观念上来看,这无疑是从音乐的思想内容上去规定、限制音乐,突出音乐的内容性和功能性(工具性)。故在“乐以载道”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代音乐在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及音乐实践上,无疑将体现为标题性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