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舞文艺与城市娱乐揭秘

《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舞文艺与城市娱乐揭秘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0年,商城苏维埃政府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准备庆祝会节目,根据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八段锦》,改编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当两个方面军到达川西懋功地区会师时,又召开了联欢会,会上红一方面军宣传队及其他军团宣传队都表演了舞蹈和歌舞节目,一方面军宣传队表演了《乌克兰舞》《红军舞》《农民舞》等,四方面军宣传队表演了《高加索舞》《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受到了与会指战员们的热烈欢迎。

《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舞文艺与城市娱乐揭秘

除了这些专业舞蹈家的艺术探索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也涌现出了无数经典的舞蹈作品。1926年,在汉阳铁厂俱乐部就曾演出过歌舞作品《红旗再起》,它以当时流行的《少年先锋队歌》及《国际歌》为伴唱,表演者扮演革命者,冒着反动势力的炮火前进,一人倒下,后人接过红旗继续前进,革命队伍在顽强的战斗中发展壮大,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1930年,商城苏维埃政府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准备庆祝会节目,根据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八段锦》,改编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1933年,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新形势,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出“扩大百万红军”的号召,各进步剧团纷纷排演新剧目,鼓励吸引优秀青年加入红军,剧团演到哪里,哪里就掀起一片参军热潮。苏区歌舞就是最好的宣传。随着中央苏区屡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苏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高涨,于1931年成立了“红军大学文艺俱乐部”,李伯钊、沙可夫、刘月华等先后加入到了戏剧组,他们经常在晚会上表演苏联舞蹈,如《俄罗斯舞》《海军舞》《乌克兰舞》等,由于苏联舞蹈活泼健美、热情奔放,从而深受苏区军民喜爱,并在红军中得到了普及。后来李伯钊又编演了《国际歌舞》。这些舞蹈对繁荣苏区舞蹈创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1932年春,在红军学校政治部的直接领导下,苏区成立“八一”剧团,这是苏区第一个剧团,团中人才济济,大多数演员能歌善舞,丝毫不逊色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舞演员。由于“八一”剧团演出影响很大,中央政府为加强和推动苏区戏剧的发展,决定在“八一”剧团的基础上成立工农剧社总社。该社于1932年9月2日宣布成立,社员不脱离生产和工作,其中大多数社员在红军学校工作。少共中央局为发展文化运动,征调40名共青团员组织蓝衫团,表演的主要歌舞节目有《海军舞》《马刀舞》《团结舞》《农民舞》《送郎当红军》《军事演习舞》《庆祝红军胜利》《工农团结起来》《台湾草裙舞》《黑人舞》,以及每场必演的《国际歌舞》等。

随着长征的开始,红色舞者们开始了一段伟大的旅程。他们要面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他们的艺术生命必然会有一个新的飞跃!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夹金山下的达维会师。联欢会上,文艺战士们演唱了由红一方面军宣传部长陆定一编写的《两大主力会师歌》,激动人心。早在苏区就享有“三大赤色跳舞明星”称号之一的李伯钊,在联欢会上表演了《红军舞》等舞蹈。当两个方面军到达川西懋功地区会师时,又召开了联欢会,会上红一方面军宣传队及其他军团宣传队都表演了舞蹈和歌舞节目,一方面军宣传队表演了《乌克兰舞》《红军舞》《农民舞》等,四方面军宣传队表演了《高加索舞》《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受到了与会指战员们的热烈欢迎。1936年4月,中央红军通过康巴藏区时,四方面军成立红场委员会,在红场上举行了军民联欢会,李伯钊及宣传队员们教藏族同胞跳《海军舞》《乌克兰舞》,藏胞教宣传队员们跳藏族的“锅庄”“弦子”。红军文艺战士在藏族舞蹈的基础上,创编了《雅西雅舞》,为红军赢得藏族同胞的信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救国的主题就成为这一时期文艺宣传的中心任务了。1935年秋星火剧社成立,1937年后并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战士剧社,战斗剧社、人民抗日剧社等敌后抗战舞剧社纷纷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这些党领导下的剧社及其外派的宣传小分队排演的经典舞蹈节目有:《东渡黄河舞》《摇船舞》《陆海空军总动员舞》《抗日舞》《网球舞》《音乐活报》《扩红活报》《机器活报》等,从江西苏区传来的《红军舞》《海军舞》《乌克兰舞》《儿童舞》《工人舞》《农民舞》《国际歌舞》等节目,也仍是各剧团舞蹈班(组)演出的主要内容。1938年2月,人民抗日剧社改为延安抗战剧社总社,指导各剧团的宣传演出活动。延安相继成立了许多剧团,这些剧团经常到各个敌后根据地进行巡回演出,演出的舞蹈除原中央苏区的经典舞蹈外,还有《烽火舞》《保卫黄河舞》《生产运动舞》《叮铃舞》,以及由斯诺夫人传授的美国舞蹈《踢踏舞》,还有儿童歌舞剧《小小锄奸队》《公主旅行记》《勇敢的小猎人》《糊涂将军》等。战斗剧社原是属于红二方面军的剧社,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后,隶属于一二〇师政治部,1937年9月随军东渡黄河,活跃在晋西北、晋察冀边区和冀中平原。这个剧社中拥有歌舞组的编制,抗战初期经常上演的大部分节目,是红军时代的舞蹈,如《农民舞》《儿童舞》《工人舞》《叮铃舞》《锄头舞》《柳絮舞》《蜻蜒舞》《水兵舞》《海军舞》《水手舞》和《乌克兰舞》等,后来他们还结合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实际,陆续创作了《平原游击战舞》《反顽固舞》《游击队舞》等。此外,晋冀鲁豫边区的先锋剧社,除演过《海军舞》《农民舞》《叮铃舞》之外,也演出过《泥水匠舞》《机器舞》和歌舞活报《打倒法西斯》等。还有晋察冀边区抗敌剧社,他们曾演出过《儿童舞》《霸王鞭》等。再如太岳区的三八六旅文工团,则演出过《叮铃舞》《网球舞》《反侵略舞》《驱逐日寇舞》《军民联欢舞》《民族解放舞》等。1945年的新年和春节期间,为庆祝《新华日报》创刊7周年和欢度春节,周恩来组织从边区赶来的文艺工作者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以及《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在周公馆演出了秧歌剧《兄妹开荒》《牛永贵挂彩》和《一朵红花》。1949年5月25日,当解放上海的战斗刚刚结束,大街上突然间出现了众多的秧歌队,他们打着彩旗,举着标语牌,擂起大鼓,唱歌,跳舞,扭秧歌,呼口号,加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使得整个上海沸腾了,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民由衷地庆贺上海回到了人民的手中。1948年,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清华、北大、北师大、辅仁、燕京、中法等高校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了北平民间歌舞社成立两周年纪念会,共约50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同学们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扭起了大秧歌,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迈着健壮的舞步,变换着各种队形,充满自信和勇气。(www.xing528.com)

新中国诞生的前夜,已是一片黎明的曙色。进步的歌唱舞蹈活动伴随着进步的事业,为全中国人民的心灵带来了健康向上的力量。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鼓舞着人们勇敢地向旧势力宣战,指引着人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她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支撑着人们走向美好的明天,真正实现了“把秧歌扭到上海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