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秧歌的起源与发展形态

秧歌的起源与发展形态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人对秧歌来源的考订,主要还是持秧歌来自于农耕祭祀的观点。综合各种学术资料,可以一窥秧歌早期的发展形态。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袁启旭《燕九竹枝词》:秧歌初试内家装,小鼓花腔唱凤阳。后来到了清朝中晚期,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农业的重视,曾经下令从民间聘请“秧歌教习”专门在宫中教授秧歌。清代秧歌队伍中,一般都有人扮成渔、樵、耕、读等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等道具。

秧歌的起源与发展形态

清人对秧歌来源的考订,主要还是持秧歌来自于农耕祭祀的观点。清人吴锡麒的《武林新年杂咏》、李调元的《南越笔记》等书都有类似记载。综合各种学术资料,可以一窥秧歌早期的发展形态。最早的秧歌是江南农户在开春插秧之前所进行的祭礼,农人用脚趾模拟锄头,双手做出插秧的动作,一边唱歌一边擂鼓前进。本质上说,秧歌就是一种原始农业祭祀的再现。其舞蹈动作来源于最真实的生产活动,是一种农人田间地头的自发娱乐。

这种源自于农村的民间舞蹈最终打破地域的局限,走向了都市,甚至走进了宫廷。清代文人创作的《竹枝词》,通俗而生动地描绘了春节元宵期间,人们在街头和广场闹秧歌、看秧歌的热烈场景,柯煜《竹枝词》:秧歌小队闹春阳,毂击肩摩不暇狂。人说太平行乐地,更须千步筑球场。曹源邺《燕九竹枝词》:翠袖花钿新样款,春衫叶叶寻春伴。袜尘微步似凌波,铜街初过春风满。沉沉绿鬓凝香雾,驻马郊西人似鹜。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袁启旭《燕九竹枝词》:秧歌初试内家装,小鼓花腔唱凤阳。如蚁游人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

后来到了清朝中晚期,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农业的重视,曾经下令从民间聘请“秧歌教习”专门在宫中教授秧歌。(www.xing528.com)

秧歌在清代有着各种不同地域的变体:陕北秧歌豪迈雄健,山东秧歌韧中藏劲,东北秧歌欢快红火,河北秧歌健朗风流……清代秧歌队伍中,一般都有人扮成渔、樵、耕、读等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等道具。领头的人有的手里拿着伞,有的手里敲着擀面杖。据说,拿扇子是求风调,打伞是求雨顺。演出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则是两三个人表演的小型舞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