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舞”一词始于唐代,但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它是在宋代宫廷里发展成熟,并形成一种固定的表演形式的。具体来说,它是指一种把大曲、诗歌、朗诵、舞蹈和歌唱综合为一体的新型舞蹈表演艺术,是唐宋宫廷歌舞形式之一。主要用在宫廷和士大夫官邸举行典礼宴享,为皇帝歌功颂德或庆祝重要节日等场合上,其功能兼具礼仪、典礼、娱乐多种功能,北宋期间,其隶属于教坊建制。宋代宫廷队舞本自唐代,但是唐代的队舞是单纯舞蹈的舞队,没有致语、对话等,因其人众而名之“队舞”。《教坊记》:“开元十一年初,制《圣寿乐》。令诸女衣五方色衣,以歌舞之。宜春院女教一日,便堪上场,惟搊弹家弥月不成。至戏曰,上亲加策励曰:“好好作!莫辱没三郎。”令宜春院人为首尾,搊弹家在行间,令学其举手也。宜春院亦有工拙,必择尤者为首尾。首既引队,众所属目,故须能者。乐将阕,稍稍失队,余二十许人。舞曲终,谓之‘合杀’,尤要快健,所以更须能者也。”[1]
《碧鸡漫志》引《杜阳杂编》:“大中(宣宗年号)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人亦往往声其词。”[2]《杜阳杂编》又有“(佛)降诞日于宫中结彩为寺,赐升朝官以下锦袍。李可及尝教数遍百人作《四方菩萨蛮队舞》”[3]的记述。《新唐书·曹确传》中曾经记载在唐懿宗时期,宫廷伶人李可及将原有几十人的燕乐队舞扩大到几百人,创造了《菩萨蛮队舞》,舞姬身着华丽舞衣,伴随各种巧妙的机关布景,从而营造出仙女下凡的圣境。后来,唐懿宗为了哀悼自己的爱女同昌公主,而命令乐工制作了规模更为宏大的《叹百年队舞》,《旧唐书·曹确传》:“同昌公主除丧后,帝与淑妃思念不已,可及乃为《叹百年舞曲》。舞人珠翠盛饰者数百人,画鱼龙地衣,用官絁五千匹。曲终乐阙,珠玑覆地,词语凄恻,闻者涕流,帝故宠之。”[4]该节目场面庞大,每舞完毕,珠翠满地,堪称当世一绝,凡观之者,无不动容。同时在中唐以后,很多佛教寺庙也会邀请民间伶人歌妓去排演大型的佛教故事乐舞,其中不乏精美的大型队舞。
唐代队舞经过百年的发展演进,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艺术表演体系。整个队舞的核心是“舞头”。“舞头”是唐代乐舞中担任舞蹈队列领头或担任领舞、独舞的舞伎,皆是技艺精湛者。舞头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首先,舞头是整个队舞团队的核心指挥。在舞蹈开始之前,舞头需要同乐工和歌妓做好沟通(因为唐代的乐舞基本秉持着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传统),然后和自己的团队做好协调,并要严格规定好舞步与节奏的关系,防止舞蹈和音乐节奏彼此脱节。其次,一个队伍团队中不只有一个舞头,王建《宫词》“每遍舞头分两向”,“整理衣裳皆是却,舞头当拍第三声”,这两句都说到了“舞头”,前一句是说每遍音乐都由舞头分别带领其他舞者朝不同的方向走队形;后一句指舞伎们在临出场前整理好服饰等待,舞头在乐声初起的第三拍出场。总之,皆是记述舞头引舞的情况,这与宋代队舞的“花心”功能相似。各个分队的舞头要掌握好自己分队在场上的站位和出场顺序。这一点尤为重要,当队舞的规模扩大到几百人,并伴有不同的章节和情景时,团队内部必须做到有条不紊,否则只要一队出现混乱,整个队舞就无法再进行下去。在佛教队伍中,舞头也被称为“勾队”。同时在唐代后期还出现了宋代队舞的另外一个主要角色:“花心”。所谓“花心”就是类似于今天的领舞。担任“花心”的舞伎一般只负责自己分内编排的舞蹈,其余舞队以其为圆心展开,此情景类似于花蕾绽放,“花心”由此得名。(www.xing528.com)
到了五代十国,虽然战乱频发,但还是有很多地方政权的统治者爱好唐代遗留下来的乐舞。所以五代十国的舞蹈虽不繁荣,但却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五代十国的队舞目前仅见王衍的《折红莲队》一例。《折红莲队》是继承唐代大曲《采莲舞》发展而来。《儒林公议》记载:“作折红莲队,盛集锻者于山内鼓橐,以长籥引于地,鼓荡若波涛之起。复以杂彩为二舟,辘轳转动。自山门洞中出,载妓女二百二十人,拨棹行舟,周游于地衣上,采折莲于阶前,出舟致辞,长歌复入,周回山洞。地衣下吹其水纹……”[5]王衍曾为了该舞蹈的演出效果,在宫院中造山楼,用彩色丝织品装饰成蓬莱山,在绿纱上画水纹铺于地面做地衣象征流波,中间点缀水鸟、荷花,以适应《折红莲队》所要表现的意境。两只船载女伎220人从山洞中出场,划桨行舟,周游于地衣之上,采莲花,将其列于台前,并出舟致辞,辞毕,乃长歌返其船,在场上周旋一周后,折回山洞。这表明前蜀王衍《折红莲队》恰是介于唐代“队舞”和宋代“队舞”之间的舞蹈形式。“它既不像唐代‘队舞’那样的纯歌舞表演,因为舞者要‘出舟致辞’,但也不像宋代‘队舞’那样,有一定的角色和对白,它是唐代‘队舞’向宋代‘队舞’发展转变的一种过渡和演化。”袁禾在《中国舞蹈》一书中对这一时期的队舞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舞头到花心。花蕊夫人《宫词》有:舞头皆着画罗衣,唱得新翻御制词。这一诗句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五代时舞头仍被广泛使用。第二,表演过程中,歌由舞头唱,或领唱。唐代施行的舞头,经由五代的传承,进入宋代,宋代《德寿宫舞谱》有舞头之名的记载。五代对舞头的传承,其意义绝不只在名称方面,而在于五代的舞头不仅领舞,还担任领唱的角色,这就为宋代队舞的‘花心’的出现,做了准备和铺垫。”[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