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琵琶出土于洛阳附近的唐代墓葬中,现在洛阳龙门石窟也还有伎乐琵琶的造像,洛阳地区甚至还有一座琵琶峰。
图42 反弹琵琶图
琵琶不单单是我国唐代乐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唐代诗歌意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元素。纵观唐代诗歌发展史,以“琵琶”作为诗歌意象的名篇不胜枚举,如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3]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4]张祜《王家琵琶》:“金屑檀槽玉腕明,子弦轻撚为多情。只愁拍尽凉州破,画出风雷是拨声。”[5]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6]从以上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唐人而言,琵琶已经超越了一种乐器的本体存在,成为唐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琵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音乐生产消费体系。无论是浩瀚大漠还是五陵酒肆,都能看到这种神奇乐器的身影。同时,唐代诗人在颂扬琵琶音色之美的时候,也常常不会忘记演奏琵琶的曼妙佳人。而从这曼妙佳人的身上,则可折射出无数文化的辉光,让后世之人得以窥探历史迷雾的背后。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正是为我们打开那一段历史之门的钥匙。(www.xing528.com)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小处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
图43 《琵琶行》诗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