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御前踏歌:百戏中的常备项目

御前踏歌:百戏中的常备项目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踏歌”这种充满魅力的歌舞艺术,今天依然鲜活地生存在我们的身边。唐代开元名相张说对于这种政府组织的“灯轮元宵踏歌”,留下了这样的诗篇,《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由此可见,踏歌是百戏之中的常备项目。[7]同时还有前面说过的张说丞相的《踏歌词》。

御前踏歌:百戏中的常备项目

踏歌”这种充满魅力的歌舞艺术,今天依然鲜活地生存在我们的身边。每天早上,当太阳将第一缕晨光播撒在大地上,除了车流涌动的上班族之外,很多两鬓斑白的老人也穿戴整齐走出了家门。他们三五成群地会聚在市民广场、街心花园,甚至是小区的空地上,随着那些充满节奏感,而又简单通俗的旋律翩翩起舞。到了周末,中国的城市更是歌舞喧天,此时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人们手挽手,肩并肩,歌随舞动,乐由心生。正像那首老歌唱得好:“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伸伸腰。”其实这些今天依然存在的市民歌舞就是当年“踏歌”的直系后裔,那么在距今一千多年的时代,人们又是怎样用“踏歌”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欢乐呢?

图33 三百内人连袖舞(www.xing528.com)

据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载:“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3]这段文字是唐人对于“踏歌”盛况的一段生动描述。进入21世纪,我们戏称自己是“娱乐至死”的时代,打开电视网路,莺歌燕舞,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但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老夫聊发少年狂”。那些只能出现在《探索发现》节目的古人们身上所具有的娱乐精神,让我们现在城市里众多的“宅男”“宅女”怎能不汗颜。这段材料其实讲了两点关键内容:其一,可爱的唐朝人已经有了很强的光影审美意识。不要以为今天只有英国伦敦有“千禧眼”,我们当年就有了同样不输的“长安眼”。按照唐代的度量衡进行换算,20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5米。当然这样的高度肯定是有水分的。据史料记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唐长安城的最高建筑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据今人的实地测量,大雁塔塔身七层,通高64.5米。如果文中所说的“灯轮”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一定会成为长安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即便如此,从作者的描述中,也能感觉到当时“安福门灯轮”的壮观。陈子昂有《上元夜效小庾体》诗:“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清代黄景仁有《念奴娇·元夜步月》词:“西域灯轮,东京火树,百变鱼龙戏。”就是到了今天,每逢元宵佳节,各地都会扎起各种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的彩灯,千百年来,一代代流光溢彩的灯轮就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其二,在这壮观的灯轮之下,是一张张粉嫩娇羞的人面桃花。文中讲明参加踏歌活动的妇女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既有宫女,又有民妇,甚至是妓女也参与其中,这是何等的开放。正是这种开放才宣示了大唐的繁荣,一个真正强大的时代,人们对于彼此更多存有的是宽容和理解。当然这些参加“首都踏歌工程”的女性也是经过了“妙简”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场大唐朝的“元宵晚会”。而且这些女性还得连续歌舞三日夜,这一点明显比较夸张,要知道北京奥运会四个小时的开幕式,都有志愿者当场晕倒,大唐朝的女性没有道理各个拥有“铁人三项”的惊人耐力。唐代开元名相张说对于这种政府组织的“灯轮元宵踏歌”,留下了这样的诗篇,《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4]陈去疾的《踏歌行》也描摹了踏歌的盛况:“鸳鸯楼下万花新,翡翠宫前百戏陈。夭矫翔龙衔火树,飞来瑞凤散芳春。仙跸初传紫禁香,瑞云开处夜花芳。繁弦促管升平调,绮缀丹莲借月光。”[5]可见这样的活动是相当受欢迎的,宫女歌舞,朝廷文士为踏歌赋诗填词,声调入云,和乐融融。甚至外来的使臣,也要和官员联手歌舞一番。《资治通鉴》记载,唐时突厥可汗曾遣使来访,唐尚书阎知微与来使携手共舞《万岁乐》。除却重大节日外,在唐代踏歌几乎已成为官方宴会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唐书·乐志》:“大中初,太常乐工五千余人,俗乐一千五百余人。宣宗每宴群臣,备百戏。帝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衣珠翠缇绣,联袂而歌,其乐有《播皇猷》之曲,舞者高冠方履,褒衣博带,趋走俯仰,中于规矩。又有《葱岭西曲》,士女蹹歌为队,其词言葱岭之民乐河、湟故地归唐也。”[6]从文中的叙述可见,在唐代宫廷,踏歌是一种与百戏作用类似的佐宴舞戏。不同于节庆踏歌,平日宫廷踏歌表演的主体是太常寺的乐工,所穿着的服饰也不是那么华丽炫目。由此可见,踏歌是百戏之中的常备项目。而就是在宫廷踏歌热闹的局面下,产生了唐代独特的诗歌样式——“踏歌词”,最早的踏歌词由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谢偃创作,诗体为两首五言八句,第一首押四平韵:“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第二首押五平韵:“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后有唐睿宗景云年间崔液的两首五言六句诗:“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金壶催夜尽,罗袖拂寒轻。乐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7]同时还有前面说过的张说丞相的《踏歌词》。这些杂糅了金光华彩的宫廷《踏歌词》,虽然在艺术上还不能和李白杜甫的诗篇相提并论,但正是它们的存在,今天的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到唐代宫廷踏歌的盛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