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韶》乐,自然会联系到六代乐舞帝王。六代乐舞也简称“六乐”或“六舞”,指黄帝、尧、舜、禹、汤、周武王六代的乐舞,具体的名称是:《云门》(《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然而六代乐舞又都是在葛天氏之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先要说一说葛天氏之乐。战国末年(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们集体编撰了一部类似百科全书的著作《吕氏春秋》,其中专门列了一类叫“古乐”,记载了上古时期葛天氏部落的乐舞: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6]
葛天氏应当是传说时期一位贤能的部落首领。他在位时,人民安居乐业,被尊为“乐神”。他的部落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省宁陵县、长葛市一带,后世将他统治下的社会视为理想社会。《吕氏春秋》的这段记载,反映的正是我国先民载歌载舞的场面。说葛天氏时,民众乐舞表演,三个人手持牛尾,随音乐踏着步伐歌唱八首歌。第一首叫《载民》;第二首叫《玄鸟》;第三首叫《遂草木》;第四首叫《奋五谷》;第五首叫《敬天常》;第六首叫《建帝功》;第七首叫《依地德》;第八首叫《总万物之极》。这八首歌的内容,从八阕乐曲的题目来推测,“载民”是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该部落的图腾;“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敬天常”即遵循自然法则;“建帝功”“依地德”“总万物之极”,反映了原始人的宗教信仰。八阕有歌有舞,“投足”是一种舞蹈样式,手里拿着牛尾,模拟着耕作的动作。由此可以看到原始时代的文学艺术活动经常和生产劳动有着密切联系,歌舞和音乐也总是互相结合的。到了三皇五帝时代,“六代之乐”又成了“娱神”的代表。
相传黄帝以“云”为自己氏族的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7]黄帝时代的乐舞名《云门》,应当是祭祀祖先的。
唐尧的代表性乐舞名《大咸》,或称《咸池》。关于《咸池》的命名,文献记载有两种说法:《史记·天官书》:“西宫咸池。”意思是说,咸池是天上西宫的一个星名。《淮南子·天文训》:“日出旸谷,浴于咸池。”意思是说,咸池是太阳沉落的地方。两种记载,大致都有“天”,或许与日月星辰崇拜有关。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大都与日月星辰风云雷电有关,并直接影响到原始人的耕作生产与生存活动。这些乐舞活动,实际上反映了农耕民族对自然气候依赖、敬仰的文化心理。
黄帝、唐尧之后的乐舞便是让孔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虞舜的《大韶》。虞舜之后,夏禹时期的乐舞叫《大夏》,也称《夏籥》。《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8]意思是说:大禹立为帝,为天下辛勤操劳,日夜不怠。疏通大河,决开壅塞,开凿龙门,把洪水导入黄河,并疏浚三江五湖,使水流入东海,以利于百姓。让皋陶创作“夏籥”九章,来宣扬他的功绩。大禹治水,功勋卓越,《夏籥》就是歌颂大禹的丰功伟绩的。
大禹治水,中原大地的各个部落集中到他的麾下,中华民族第一个具有国家性质的王朝——夏诞生。继夏之后,夏朝诸侯国部落的首领商汤建立商朝。商汤的乐舞,《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有这样的记述:“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濩》,歌《晨露》,修《九招》、《六列》、《六英》,以见其善。”[9]商汤登上君位时,夏的最后一位君主桀,胡作非为,残暴虐待百姓,侵害掠夺诸侯,不按法度行事,天下人都痛恨他。于是汤率领六州诸侯讨伐桀的罪行。功名大成,百姓安宁。就令伊尹创作《大濩》乐、歌唱《晨露》,并研习“九招”“六列”“六英”,用以展现他的美德。“九招”“六列”“六英”,按《吕氏春秋》的记载,是帝喾令咸黑所作,它们都是用来歌颂天帝美德的。
商自汤到纣,经历了十七世、三十一王,约六百年。纣是个暴君。周武王即位,率领军队讨伐殷纣王。大军还没有到达殷的首都,周武王就凭精锐的士兵,在牧野大战,一举打败殷纣王。武王回到京城,在太庙献上俘虏,禀报斩杀的人数,命令周公创作了《大武》乐,歌颂武王。《周礼·春官·大司乐》:“《大武》,武王乐也。武王伐纣,以除其害……言其德能成武功。”[10]今人考辨以为,《诗经·周颂》的《我将》《武》《赉》《般》《酌》《桓》,应是《大武》中的六段歌诗,其中《诗经·周颂·武》的歌唱是这样的: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赞叹伟大周武王,(www.xing528.com)
他的功业世无双。
诚信有德周文王,
能为子孙把业创。
嗣子武王承遗业,
战胜敌人灭殷商,
巩固政权功辉煌。[11]
《大武》的表演,孔子观看过,并对其含义有过揭示,《礼记·乐记》中记载了他的口述。当代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曾根据《乐记》的原文并参考注释做了编排,可以想见它的壮美风格。虽然在崇尚尧舜禅让、和平更替朝代的孔夫子眼中,《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但《大武》步阵、进击、鸣鼓、奏乐、舞蹈、乐音等展演,均呈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文化观念以及欣赏趣味,它与《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一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雅乐”的楷模。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这一文化的基础正是周公在“制礼作乐”中奠定的,也就是说,是周公在组织力量创作纪念他的父兄灭纣、创建周朝大业的辉煌乐舞《大武》和展演颂扬黄帝、尧帝、舜帝、禹帝等先贤的乐舞中建立起来的。
图6 战国编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