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东岙村的青蟹传说

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东岙村的青蟹传说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蟹甲壳呈椭圆形,蟹体扁平、无毛,头部发达,两只对称的螯能开合,用来取食或自卫,形如棹,故有拨棹子之称。更有神奇的传说,青蟹能与虎斗。传说有只老虎在海边玩耍,被青蟹钳住,老虎也无法挣脱,只得嗷嗷大叫,故后来有“八月蝤蛑健如虎”之说。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陈氏十七世祖讳百十公,字宫,生了七个女儿。

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东岙村的青蟹传说

金丝孩背龙

相传在古代,有一年夏天,长街大旱三个月,万亩良田里禾苗干枯,土地龟裂。男女老少四处找水源,取水来灌溉龟裂的田地。村民们挑的挑,抬的抬,提的提,可就算大家干到精疲力竭,对干渴的田地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田里颗粒无收,全家老少即将无法维系生活,长街百姓一筹莫展。在这种处境下,有些年老的长者,忽然想起据说枧成坑潭的白龙有慈悲之心而且有求必应,于是组织当地百姓抬着祭礼,鸣锣开道,冒着酷暑走了很远的路,来枧成坑取水。

据说,新岭金村有个小孩,乌溜溜的眼睛,圆圆的脸蛋,头上长着一簇“桃发”。别人头发是黑色,他的头发却是金黄色,根根金黄得发亮。他姓金,于是人们都叫他“金丝孩”。金丝孩七八岁,穿着短裤,戴着红肚兜。这天,他和其他小朋友玩得正欢,忽听得锣声自远而近,就知道他们是来取水的。于是抬起头向远方望去,果然看见前面远远走来的取水长队,如蚂蚁一般慢慢移动过来。锣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鞭炮声越来越猛。金丝孩猛然想起白龙正在生病,于是赶紧跑过去阻止说:“白龙正在生病,不要用锣鼓鞭炮惊着他!”众人不信,以为小孩骗人,不予理睬,锣炮声反而更猛。金丝孩心一急,立刻拉住一道士的衣角说:“你们这样很容易激怒龙爷,他不仅不会施雨,反会让你们大旱三年,不信我背龙爷来证实。”金丝孩果然把白龙背来。众人见状大惊,纷纷跪下来拜道:“求龙爷施雨。”白龙有气无力地说:“我生病已经很久了,不能施雨给你们。虽然深知你们心急如焚,但是我的病必须要以小孩为药吃下才可医治。”金丝孩在旁边听到了这句话,眼见得人群一片悲哀,求救之声震耳欲聋。他想着眼前父老乡亲的苦楚,竟然忘却了自己,纵身跳入了白龙口中。龙的眼泪顷刻间流下,猛地腾云而起,飞往长街,施猛雨一时,立即回潭。白龙满心希望金丝孩还活着。但是他尽力呕吐出来的金丝孩满身是涎液,脸盘模糊,已经死了。老龙顿时泪如泉涌,把金丝孩安放在自己的潭边端坐着,忽然之间金丝孩变成了一尊石像。

长街三个月的大旱解决了,万亩良田开始有了勃勃生机。但是长街人民并没有忘记恩人金丝孩。他们拿着厚礼来新岭金村感谢金丝孩家乡人民的栽培恩德,感谢白龙的施雨恩情。他们在状元峰下的新岭金村旁立了一座庙,把金丝孩的石像供奉其中,香火祭拜没有停止过。从此,金丝孩的动人故事在宁海南乡各个地方传为佳话。

(口述:陈万青 整理:王万里、王家兴)

第一个抲青蟹勇士

青蟹,学名锯缘青蟹,俗称蝤蛑。青蟹甲壳呈椭圆形,蟹体扁平、无毛,头部发达,两只对称的螯能开合,用来取食或自卫,形如棹,故有拨棹子之称。青蟹的螯强有力,有极强的攻击性,张开的螯气势汹汹,外表很可怕,如果被蟹螯钳住就痛得要命。传说,古时有个悬水海岛的海滩,那里的青蟹大如糠筛,蟹螯如拳头。一天,青蟹爬到岛上,有个小孩看到了,觉得很稀奇,就上前用手试着去抓,结果被青蟹钳住,钳在小孩的脖子上,小孩无法挣脱,痛得要命,旁边又无人解危,时间一久,小孩被青蟹钳死了,所以此后无人敢碰青蟹。更有神奇的传说,青蟹能与虎斗。传说有只老虎在海边玩耍,被青蟹钳住,老虎也无法挣脱,只得嗷嗷大叫,故后来有“八月蝤蛑健如虎”之说。

东岙村人捕捉青蟹的历史悠久。古时,人们对抲青蟹心里非常惧怕。相传,一市镇海边有位渔民胆大、本领强,成为第一个抲青蟹的勇士。他身强体壮,力大无比,抓到青蟹用绳子一缚,青蟹就乖乖地不敢动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人们也不害怕了。把青蟹烧熟后,蟹肉鲜美可口,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人们渐渐敢于去触摸青蟹。古人有《煮蟹》诗写道:“釜中爬部索,釜底益薪火。笑尔久横行,今宵受奇祸。”

俗话说八月青蟹体大肥壮。青蟹每年农历八月初三至二十三这段时间最为肥美,大的可重达一公斤,壳坚如盾,脚爪圆胖,只只都是双层皮,故民间有“八月蝤蛑抵只鸭”之说。著名诗人苏东坡在《丁公默送蝤蛑》一诗中曾写有“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之句。八月青蟹的营养特别丰富,既是人们佐酒、待客之佳肴,又是妇女坐月子时的滋补佳品,也是治疗小孩“夜尿症”的良药。

东岙青蟹更为上品。一市镇地处三门湾,滩涂广阔,泥土肥沃,海涂沙石又多,是青蟹生长的好地域,所以这里的青蟹也特别肥壮,到了夏秋季节只只青蟹都生膏。膏是青蟹的精华,平常很少见,有膏的青蟹营养也更好,所以,人们都喜欢买生膏蟹,当然,膏蟹的价格也昂贵。

青蟹生存习性是冬季穴居冬眠,到了春季春暖花开时出洞,到浅滩产卵繁殖。人们就按青蟹的生活规律捕捉,现在,由于下海捕捉青蟹的人多了,野生青蟹逐渐减少。近年来,宁海沿海蟹塘开始人工养殖青蟹,养殖的青蟹虽然没有野生的好吃,但产量高,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自古以来,青蟹这个海鲜产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好吃、营养价值高之外,青蟹携带方便的特点也被人们看中。捕捉上来的青蟹一般十天半月都不会死,因此,青蟹便成了海鲜产品中的佼佼者。

(搜集整理:王兴满、杨浩毅)

七姐妹湾

东岙村后山上有一湾,被称为七姐妹湾。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陈氏十七世祖讳百十公(因年代久远,其名不详),字宫,生了七个女儿。晚年得了一个儿子,名千一。

陈百十六是一个老实的农民,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由于长年累月的辛勤耕耘,终因劳累过度,未及花甲就抛下妻子、儿女,撒手人寰。

陈百十六一死,家中的顶梁柱倒了,今后一家人的生活怎么过呢?虽然有儿子,但年纪尚幼,少不更事;虽有七个女儿,但怎能与男子相比?况且女儿总是要出嫁的。他的妻子终日以泪洗面。

女儿们见母亲终日唉声叹气、伤心欲绝,懂事的七个女儿暗中商量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相约合力养育她们的弟弟,克勤克俭,终身不嫁,帮母亲渡过难关。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别人来提亲怎么办?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悔了怎么办?为背水一战,断绝自己的退路,最后,她们又做出了一个更惊人的决定——给自己做寿坟!让周围的人也了解她们的决心,以省去一些麻烦。

在古代,女子不嫁人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无论母亲怎么激烈反对,无奈她们心意已决。未嫁女儿先做寿坟,亘古未有。叔伯劝阻,周边人都为她们感到惋惜,但也都一致称颂她们的孝心和爱心

七姐妹守节行义成全其弟,诚所不易。苍天不负有心人,幼小的弟弟在姐姐们的抚育下,逐渐长大成人。弟弟从小懂事,刻苦勤奋,潜心好学,考中了秀才

在七个姐姐相继离世后,弟弟感念姐姐们牺牲自己的幸福养育他成才的恩情,将她们的坟墓都迁到集庆庵西屿(即今七姐妹湾)。在当时,这七座坟造得非常气派,都是石板坟面,坟头上用一根压条把七座坟相互连成一体,以示“生之共勉,死则同葬”。

“文革”时期,在清溪寺造东岙中学时,七姐妹坟被拆除。拆下的石板坟面被用于建校舍。再后来,陈氏后人在原坟址立了块碑石,刻七姐妹的事迹于其上,今人常去祭拜。坟虽被毁,但为培育年幼的弟弟成才,七姐妹终身不嫁、造寿坟明志的佳话一直为人们所传扬。有人还为她们写了一首诗:

山清水秀景纷纭,传颂陈君七女坟。

草茎常飘几阵雨,墓前长消一片魂。

冰心映月千峰洁,香骨随风十里闻。

扶弟心诚神鬼泣,举头时见舞红裙。

(搜集整理:陈方梁、刘晓红)

蛙背文章

传说举人褚传中的上一代上京城赶考,在考卷中画了一只树蛤蟆,把文章写在蛙背上。考官看了,眼睛一亮,随即又黯然失色,说道:“他的文章,考场之人没有任何一人能比得上,但是他的画却太过于轻浮了,此人不适合做官。”所以他就名落孙山。皇帝审卷的时候,从他的字画中判断出这人心很急,便催促考官快去寻找他,如果迟了肯定要耽误一条人命。等考官追寻到东岙村时,果然发现他上吊死了已经三日了。考官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口述:褚万祥 整理:王万里、应雄坤)

粥罐吓狐

传说村里一个老翁把粥罐浸在河里,打算将它洗干净,一只狐精看见后钻进粥罐偷吃残粥。村里的老翁惊觉后,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扛着锄头奋力追赶。情急之下,狐精只得头上套着罐逃跑,慌不择路,罐子撞碎了。一见老翁奇怪凶狠的外形,狐精吓得逃之夭夭。

隔了一年,狐精迷惑了一个女孩,女孩百医无效。父亲向女儿打探狐精最害怕什么。女孩打探后说:“它最怕去年的那个蓑笠翁。”女孩的父亲四处去访问,打听到了原因,心生一妙计。

一天,狐精又一次来到女孩家中。女孩的父亲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扛着锄头从床的后面突然跳出来,并往地上“嘭嘭嘭”地猛砸锄头,怒声喝道:“野狐,我找你多年了,现在被我撞见,还不快赔罐来!”狐精猝不及防,吓得拔腿就跑。那女孩父亲又在后面威胁说:“我一生在此等你,再来必诛你命!”狐精逃走,从此家宅安宁。

(口述:董柱声 整理:应雄坤、王万里)

戒 赌

陈迁沉迷赌博,赌得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三十岁了仍然没有娶妻。

一天,他又去邻村赶赌,仍是赌一把输一把。他眼睁睁看着衣袋马上要空了,便咬咬牙,猛然拍案而起,发誓从此要戒赌。他将剩下的钱买了爆竹,一路“噼里啪啦”放回家

第二天,他的叔叔问起别人:“昨天夜里怎么爆竹声连天?”别人取笑说:“你侄子昨夜发大财回家了!”叔叔信以为真,急匆匆地跑去问陈迁。陈迁赌气说道:“我赌博发了大财,所以才放炮庆贺。”叔叔信以为真,非常高兴地嘱咐道:“大钱千万不能动,一旦动了就容易散光。如果平时要零用,你来找我拿就好。”

第二年,叔叔催促他造房子。陈迁却说大钱动了就容易散了,担忧老了没有依靠,决定不动用。叔叔见他有如此志向,帮他造了房子,并给他讲了一门好亲事,把自己家雇来做饭的年轻寡妇嫁给了陈迁。婚礼过后,妻子探问他将钱藏在哪儿了,陈迁不肯说出,并说:“钿财难露白,露白要出脚。”

妻子只能趁陈迁外出时寻找钱财。她翻遍了房子的每个角落,还是没有找到。唯一的可能就是埋在地下了。总不能把整个屋子挖个底朝天吧?她便想到一个老法子——挑水浇地,吸水的地方肯定就是被埋了钱财的地方。巧的是,真有吸水的地方,挖开,还真找到了不知什么朝代什么人藏的一大罐银子。妻子赶紧告诉陈迁。从此他们一家便安安乐乐地生活下去了。

(口述:陈系番 整理:王万里、应雄坤)

头上青天

传说从前有个放羊娃,家境贫寒。那天,山上的一个大户人家买了一只他的羊,因口袋里的钱不够,就跟放羊娃说跟他去山上拿。放羊娃说:“你先走吧,我把羊关进羊圈就来。”那人就牵着羊先走了。

当放羊娃向山上走的时候碰到一老头,正摸索着要下山的样子。放羊娃一看是个瞎子,就问他:“老伯,你是不是要下山?”那瞎子说是的。放羊娃心生怜悯,就叫瞎子在这里等,他好扶瞎子一起下山,那瞎子觉着奇怪,就问放羊娃:“你这么晚上山干什么去?”放羊娃告诉他说:“上山去讨羊钿!”说完又跑着上山了。瞎子顿时心生歹念:“他一小屁孩去讨洋钿(清代钱币),好像不少钱的样子。等他讨钱回来我就抢了他!”

过了半个时辰,放羊娃拿着羊钿下山来。看到瞎子坐在那里等他,心里很高兴,来到瞎子面前。瞎子问他:“洋钿拿到了吗?”放羊娃高兴地说:“拿了!那大户人家老阔气了。”然后放羊娃就扶着瞎子准备下山。

那瞎子本就不怀好意,故意说自己的脚崴了,要放羊娃背。放羊娃就背对着他蹲了下来。谁知道那瞎子从后面伸手一把就掐住了他脖子,死死掐住不放,放羊娃不一会儿就没了气。善良的放羊娃好心帮助别人反被谋财害命,天理何在?

瞎子到放羊娃身上摸钱。一摸,哎!就几块铜板而已。瞎子一下就蒙了:“不是洋钿吗,怎么是几块铜板?原来,我把羊钿听成洋钿了!”心里正想着,天上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劈在瞎子头上,瞎子当场毙命。

后来,时任宁海县令的郭文志听说了这件事,就亲自到那里拜天,并镌刻“头上青天”四字于边上的大石——新岭(摘星岭)北面的百步峻,用来警示后人老天是在头上看着的,所以千万别做亏心事,瞒得了众人的眼睛终究瞒不过上天。

(搜集整理:陈方梁、刘晓红)

民具而瞻

咸丰年间,褚家举人褚传中曾经在新岭边高崖处题“民具而瞻”四字。现在这四字还依稀可辨,但落款已经风化,无法用肉眼辨认出。相传题字还有一段故事来由。

新岭是南乡、东沙两港百姓去宁海县城的必经之路。百姓过此新岭,钱财常被强盗劫去,百姓怨恨不已。

有一次劫案又发生了,民众告官。官府查案查了几个月,却难以破案。官府派人到被劫的地方题上“头上青天”四字,告诫盗贼不要再这么做了。民众也没有办法,只得将这件事告一段落。传中见到这种情况便说:“一个父母官办事居然如此草率!”他拿起笔愤然在新岭南面鹅冠岩题上“民具而瞻”四字。意思是百姓都看着呢,他们的繁杂事务都要你来判别。讽刺这个官员的无能,替百姓呼怨。

(口述:林居官 整理:王万里、应雄坤)

三秀士告状

传说秀士陈公家有一女欲许配给杨公秀士的儿子做妻子。他们便叫方秀士做媒。事成之后,第二天便是嫁娶之日。陈公见杨家较贫穷,便将自己的百亩良田作为女儿的陪嫁交与杨家,由杨家耕种管理。过了两年,杨家欠下了税钱,但他们拒绝缴纳,反要陈家缴纳。陈公听到这种情况,愤懑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拉上见证人方秀士上城见官来解决这件事。

陈、杨、方三名秀士一道赴城见官。县官一见三名秀士求告呈状,便脸现为难之色。一看他们的呈状就知三位才华出众,爱才之心油然而生。

县官无法当堂断案,灵机一动,便先离开公堂,将三名秀士带入后花园询问。恰巧看到院亭上横匾一块,上面写着“倛功想娘”四字,便想,不如便照横匾上四字作为评案题调。于是叫原告陈公按“倛”字呈告出状。陈公上告道:“有人也是倛,无人也是其,去了倛边人,加上欠字是个欺。人贱得人欺,马贱得人骑。”

县官叫被告杨公按“功”字呈告诉状。杨公诉道:“有力也是功,无力也是工,去了功边力,加上绞丝是个红。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县官又叫见证人方公按“想”字呈告。方公道:“有心也是想,无心也是相,去了想下心,加上雨字是个霜。只顾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县官听罢,他以“娘”字断案道:“有女也是娘,无女也是良,去了娘边女,加上米字是个粮。有女总有娘,有田总有粮。”结果定案:田粮税断给杨公缴纳。此事后来也成为文人墨客常谈的一段佳话。

(口述:褚有郎 整理:应雄坤、王万里)

姚道士与白虹

传说明朝年间,距东岙村四十五里处有一个姚家村,村中居住着一位姓姚的道士,经常和白虹在跳头前的十指山下棋。

一天,姚道士打算去下棋,嘱咐他的妻子派儿子来送饭。一轮烈日高高挂在天边,中午快到了,妻子便用雨伞当作小舟,让她的孩儿去送饭。姚、白等着午饭的到来。见一小孩乘着雨伞而来,白虹立知是谁来了,但看姚道士的神情好像还全然未晓。白虹挑了挑眉故意挑拨道:“真人,你看那孩子小小年纪法力着实惊人啊!人们都说你的道行高深,那么你能否破除他的法术呢?”姚道士怕他小看了自己,便逞能道:“有何不可?”便甩出令牌将伞打翻了,他的儿子反应不及,溺水而亡。白虹在旁冷眼暗笑。

午后还没见到孩子来送饭,姚道士气呼呼地赶回家问妻子。妻子解释道:“已经命令孩子乘着伞前去送饭了。”什么,乘着伞?姚道士方才悔悟,却已经是悔之不及了。气愤之下将白虹绑于十指山脚下,并且说道:“等到铁树开花,冷饭中长出嫩芽时你才可以出来。”却没想到村民经常用铁管做灯,用豆芽泡饭作为食物,全应上了,他不得不遵守自己的诺言。

白虹出来后,趁着姚道士出门做客忘带令牌时,将他拦在半路与他交手。姚道士被打败了,化作一头牛狼狈逃进牛群。白虹追寻至此,闻到牛鼻有酒气,找到了姚道士,便下了狠手。姚负伤逃回家,没有几天就驾鹤西去了。

姚道士死之前嘱咐妻子用铁令牌陪葬。因为他的妻子平时总和他别别扭扭的,姚道士便故意反着那个意思嘱托下去。哪知他的妻子此时却悔思:“和他一生总闹别扭,最后总该顺从一次!”就真的用铁令牌陪葬了。就此使铁令牌不朽,姚道士因此无法超生。从此以后东岙村再也没出过高明道士。

(口述:吕仁亭 整理:应雄坤、陈昌雷)

姚道士看戏

传说姚道士与精秘真人去杭州看戏,姚道士厌烦路途遥远。精秘真人说:“合上眼睛不要睁开,手搭在我的肩上,立即可以到。”姚道士照他说的做,果然眼一闭一睁间就到了。

戏还没结束的时候,真人催姚道士回去。姚道士正在兴头上不肯回去。真人没办法,在姚道士手心画一枚钱,先行离开了。

直看到戏终人散姚道士才回去。走着走着,姚道士觉得路越来越陌生,问路才知道已与回家的路相隔千万里。心想,当初跟精秘真人一起回去,不就什么事也没了吗?但是后悔归后悔,路还得自己走啊!

路上,他肚子咕咕叫时,手心便会痒,一挠就可以得到一钿钱。因此,路上倒也没受什么大苦。

等姚道士到了精秘寺时肚子很饿,但手心画的钱已被挠得看不见了,再也出不来钱。没办法,只得厚着脸皮进入寺庙求取斋食。此时真人出来,说明了画钱的奥秘。姚道士赶回家,床底下藏的钱果然没有了。

(口述:吕仁亭 整理:应雄坤、陈昌雷)

阿弟得宝

张家兄弟俩,哥哥已经结婚了,弟弟依然独身并一天到晚爱吹箫。嫂嫂见他的弟弟如此好逸恶劳,净吃白饭不干活,就起了坏心,逼丈夫杀掉他弟弟。哥哥被妻子逼得没办法,只好用船送弟弟到一海岛,丢下他,让他自生自灭。

弟弟想找条船划回家,找到天黑也一无所获,只得爬到树上先将就一晚。此时一群神仙正好到这个地方游玩,他们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声猜拳,好不热闹。弟弟被吵醒,看到此景,吓得大气也不敢出,想找根树枝藏匿自己,哪知一动,反而“咔嚓”一声蹬断了脚下的树枝。神仙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都作鸟兽散。慌乱中,他们丢失了一只木鱼,被弟弟捡到。

弟弟忧伤地拿起箫放在嘴边吹起了忧郁动听的曲子。悦耳的箫声引回了一位神仙。弟弟趁机向他请教木鱼的用法。习得木鱼的用法后,弟弟敲木鱼返家。

天上一日,人间数载。所以当弟弟返回家乡时,已时隔数年。弟弟在自己的田亩处敲木鱼,须臾就出现了一幢房子。那房子华丽极了,奴仆、用具等一应俱全。

一天哥哥来耕田,看到这样一幢突然拔地而起的房子,自然感觉很奇怪,就绕着房子端详了一大圈。这时仆人出来请他进去。他才知道房子的主人竟是自己的弟弟。想起当初对弟弟下的黑手,自觉无脸相见。

哥哥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妻子难以置信,就亲自前去探个究竟。到了那儿,被仆人客气地请进了家。叔嫂一相见,嫂嫂怀疑见到了鬼!人死怎能复生?弟弟告诉嫂嫂,其实哥哥没杀死他,只是把他抛在了荒岛。嫂嫂问他怎么发达的,弟弟也以实相告,并告诉嫂嫂木鱼的用法。

此等好事嫂嫂怎能放过?嫂嫂说破嘴皮终于说服弟弟,借得木鱼一用。想着高楼大厦马上就会有了,金银财宝也马上会有了,锦衣玉食、香车宝马也马上就要有了,内心狂喜,一路小跑着回了家。但由于发财心切,这一路跑来,竟把木鱼的用法忘了。无论她怎么敲都不灵。她气急败坏地骂起了极难听的脏话。哪知这下倒灵验了,瞬间屎尿满屋,而木鱼也因粘上污秽之物失去了法力。

(口述:陈振云 整理:应雄坤、陈昌磊)

雌马拉尿

从前,东岙岭根屠村后有“两象交鼻”“老龙喷水”“圣旨棚”“天官印”四景。现“两象交鼻”和“圣旨棚”依旧在,但“老龙喷水”成了“雌马拉尿”,“天官印”于1971年造公路桥时被征用,现在已无。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

屠天官是田洋涂人,做官时曾给江西人封过官,他生病后,江西众官来看望,进门时一个个恭敬地称呼他为老太师,一出门就叫他老头子。看门人听到后,替屠天官不值,把这事报告给了他。屠天官听后非常生气:“老夫一支羊毫笔,画你满朝文武半江西!”把江西人全削职为民。(www.xing528.com)

江西人归田后都不服,就学习相风水,想祸害屠天官。后来,他们查探到从宁海县出南门三十里处的田洋涂有四个奇景,“老龙喷水”尤其是一奇观。那景是水流从一丈高的山崖落下形成百尺高的瀑布,瀑布的落水口一面突起,把水流分成两支后,水继续落到一岩阶,阶下又极深,就形成了双段瀑。江西人认为这是屠天官的要害所在,便凿落水口突起的那块大石,想把风水由“老龙喷水”破坏为“雌马拉尿”。但这块神奇的石头很难凿,日凿夜长,久凿不移。后经野神指点,说在这块石头上洒上生狗血才能凿掉。一试,这法子果然行。“老龙喷水”的风水就这样被破坏了。后田洋涂因此一直难再出大官。屠天官死后,圣旨棚上的天官印(乃一块巨石)滚落到了村边。

(口述:林根吾 整理:应雄坤、陈昌雷)

黄胖发财

传说,西村的黄胖在砍柴回家的路上到路廊里歇脚,看见一个包裹,里面竟然藏了千两银子。黄胖将包裹带回家。他的妻子劝他说:“这个包裹的主人丢失了那么大一笔钱,肯定很着急,严重的甚至会危及他人性命。你不要贪图这些银两,赶紧送回原处等待失主来领取吧。”黄胖只能答应,带着包裹到最初的地方守候。

失主来这里寻回包裹,喜出望外,却只问黄胖住址和姓名,也没再问别的什么。随后,那位先生就径自离开了。

第二天,那位失主先生寻到了黄胖的家里,问黄胖做什么生意。黄胖回答道:“小生不才,在酱油店里打杂。”先生拍着手,认为此为天作之合:“我是宁波一家酱油店的店主,跟我去,我绝对不会亏待你。”黄胖夫妇答应了,让这位先生先去,黄胖晚些时候带些许点心再上路。

黄胖走到半路想要解手,方便完后没有可以擦屁股的东西,于是他想拔草来擦。忽然看见拔草的地方白光闪闪的,扒开草一看,发现有白银无数,一直掏却掏不到底。于是急匆匆地用草掩盖好这些银子,赶回家和妻子商议如何解决。妻子说:“这些银子本来就不是你积攒下来的,你是由先生点化的,所以得要先生来拿主意,你应该去问先生。”

黄胖到了宁波之后问先生,先生惊叹不止,道:“你的妻子真是贤惠啊!”于是允许黄胖将那些银子全部取出,并且收黄胖为他的义子。

(口述:陈系番 整理:王万里、应雄坤)

牛尾巴庵

古时候,前岙凿面塘非常深,其中一处石塘被凿得和海非常接近了。但是众石匠一点都没有察觉,继续在石塘里采凿,命悬一线却不自知。

观音菩萨看到这危险的情形,非常着急。千钧一发之时,观音灵光一现,化身为一位少女,穿着红缎鞋下海,故意在海涂上走来走去,踩来踩去,以引工匠们出来。“怎么会有个小姑娘在这里?竟然还穿双红缎鞋下海!”众石匠出于好奇,一个接一个地走出洞穴看,但是石塘里还有一老石匠没有出来。他继续凿打,竟然一凿凿穿了石壁。海水猛地涌入洞穴,老石匠当即溺亡。出来观看的其他石匠侥幸躲过了这一劫。但是想起这件事,众石匠都后怕:“要不是出来看红鞋少女,那日必已葬身于那茫茫大海啊!”

第二天,众石匠路过眠牛山山脚,看见菩萨特别像那天海涂上的少女,又看见菩萨裙沿上粘了些许海泥,红缎鞋上也都是泥。大家恍然大悟,原来那位海涂上的少女竟是菩萨化身。

众石匠为了感谢观音菩萨的救命之恩,立刻送来石板,铺了一条路,并且重新修建牛尾巴庵,如今那条石板路还在。

(口述:刘再垚 整理:应雄坤、王万里)

王家祠堂堂号“三槐堂”的来历

北宋初年,有人弹劾镇守大名府的节度使符彦卿多行不法。太祖赵匡胤接到举报,立刻把兵部侍郎王佑召唤来,命他代理大名府,留心观察符彦卿的举动,仔细调查他的罪状。最后太祖对王佑面授机宜:只要你能把符彦卿的罪名坐实,就提拔你当宰相。

皇帝的心思昭然若揭。符彦卿原是后周的一员大将,战功卓著,当年的地位不在赵匡胤之下,太祖当上皇帝后杯酒释兵权,唯独没敢动符彦卿。现在想找个借口把他办掉,也了却一桩心事。

王佑带着太祖的重要使命出发了。到了大名府,王佑表面上若无其事,暗地里却派出精兵强将,全力侦破符彦卿案。很快,案件的真相便浮出水面。原来符彦卿属下牙校刘思遇等二人,打着符彦卿的旗号贪赃枉法,而符彦卿并不知情。证据确凿,王佑下令抓人。就在符彦卿忐忑不安的时候,王佑的大堂也开庭了。王佑的审判很麻利,也很公平,将两人流放,其他人没有受到任何牵连。案件办完,王佑便向太祖皇帝汇报去了。

太祖赵匡胤的愤怒可想而知。王佑却从容地解释说:“符彦卿并无罪行,我敢以百口性命担保。”接着话锋一转,劝谏道:“五代国君都因猜忌心太重而杀戮无辜,因此国运不能长久,祈愿陛下引以为戒,国家幸甚!”此时此刻,再正确的话太祖也听不进去了,当即贬他为华州司马。

王佑被贬职外放,有亲友来为他饯行。几杯酒过后,有知道内情的朋友不无惋惜地说:“自古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倘若王公你稍微活泛些,说不定那宰相就是你的了。”

王佑笑了笑,用手指着院子里已然参天的三棵大槐树,说:“这是我亲手栽下的树,知道当初我为什么要栽槐树吗?在周代,槐树象征着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槐树上的荆棘则代表着正直的品格。只要王家子孙都能像槐树一样,即使我做不了三公之一,我的儿孙必定能够做到,这三棵槐树就是标示。”

王佑的预言果然应验。到了宋真宗年间,他的儿子王旦就登上了宰相的宝座,为相长达十余年,被喻为“平世之良相”。自此,“三槐堂”便成了王家响当当的堂号,袭承达千年之久。东岙王家祠堂的堂号亦为“三槐堂”。

当年苏东坡看到这段历史,写下了著名的《三槐堂铭》。他惭愧地反思说:“我辈小人,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遥望那三棵古槐,他由衷地赞美道:“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搜集整理:刘晓红)

道官殿

旗门乡王家村东北面有一殿称道官殿,当地人又称它为倒官殿。

祖传在唐、宋时,这一带原本是一个村庄,名唤塘上陈。这个村当时在外面做官的人有十八人,人们都称“塘上陈氏十八双乌皂靴”。

每年到了炎热的夏天,他们都会向上面告假回到自己的家乡来避暑。天气虽然炎热,但是有几个聪明的人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楼房下挖了一个地宫,待在里面十分凉爽。于是他们日日夜夜都在里面,下棋、弹琴、吟诗,其乐无穷。有一天,地突然裂了,房子也随即倒塌,十八名进士都被活埋在了地下。

以后,每逢夜深人静之时,村民经常觉得仿佛能听到琴声、书声、哭声、鬼叫声。随着这些诡异事情的发生,村里人心惶恐,深感地盘不稳,于是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建造了这间宫殿,恭请东岳大帝来镇住这座宫殿。

(搜集整理:王家兴)

神奇的眠牛山

每到万物成熟的金秋季节,人们都为汗水所创造的硕果欢乐,唯独居住在旗门港畔的人们,每年到金秋时都呼天喊地。此时的旗门港海涛狂起,天连水,水连天,白浪涌进,声大如雷,吞天沃日。年复一年,民不聊生。村庄越来越小,人越来越少。人们面对着青天流泪,面对着海港痛哭,煎熬度日,苦不堪言。

一天,骊山老母偕同诸佛大会于天台华顶山峰,听观世音菩萨说法。听罢之暇,骊山老母站立华顶峰,慧目远眺,忽见东海之滨的旗门港白浪滔天,百姓呼天喊地,好生悲惨,不觉动了恻隐之心。收目环视,忽见天台青山一山脉连着一座小山,测知同旗门港口宽窄略等。于是,忙请黄金力士推出此山,自己抛出一把红丝线。只见满天的红丝线,飘飘忽忽,随风拧在一起,变成一根粗大的、长长的红丝绳。她念动真咒,指化小山为一头大牛,用红丝线牵住牛鼻,指点方向。大喝一声,这头牛慢慢向旗门港移动。

刚过东岙村白塔桥,走下海涂,没走多远,公鸡一声高叫,仙法失灵。昂头涉水的老牛就站立不动了。霎时,老牛变成了一座山,红丝线变成一条路,紧紧地依在牛旁。从此海水就在这地方停下来了。于是眠牛山四周的海涂渐渐变成了绿田。

眠牛山这个名字形象贴切。山形如同一头牛昂着头,有牛颈、牛肩、牛耳、牛腿,还有牛角(左右各有一株大柏树,今已砍)。如今眠牛山葱绿苍翠,草木长得更加茂盛,历代乡村的文人墨客不知用了多少优美的诗句赞美过它。它不但有美丽神奇的传说,而且山形酷似真牛,为东岙村的西南面增添了奇特的风景。

(搜集整理:王家兴)

正是山

在旗门江口的海面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山,人们称它为“正是山”。

山上没有人烟,可树木却长得很茂盛。在朝北面的一条山沟的岩缝里还有清凉可口的泉水。每到春天,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远远望去像万顷碧波中的一点红。炎热的夏天,附近的渔民在海上作业都来正是山山脚乘凉,用这可口的清泉解渴。秋天,满山的红枫叶映在海面上,似海里有火炬在燃烧。有晚霞时,景色更令人心旷神怡。入冬,这里没有雪景,落了叶的干树枝给长年累月在海上居住的渔民提供燃料。

正是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地给人们提供许多方便,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

传说,在三百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传说有一位“赤脚大仙”名唤张铁耙,云游四海路过现在的宁海县前童庄上空,打了个瞌睡,被一座叫榻山的石山给绊了一跤。他一怒之下,抡起铁耙一耙把它掀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掀去了哪里。

翌日,前童的百姓发现榻山的一边没有了,都惊奇得不得了,连忙向庄主禀报,庄主立即派人去寻找。后来,找到旗门江口才发现此山很像榻山。问当地的百姓都说这里以前并没有山,所以就断定此山正是榻山分来的,故称其为“正是山”,现在也有写作“正士山”的。

(搜集整理:刘晓红)

聚宝盆

从前,有一个寡妇,家中有十余亩谷田,雇了两个长工。她中年丧夫,又无子女,总以为自己前世未修德。所以她常想在活着的时候积点阴德,好补补来世之缺。

有一夜,她睡在床上,恍惚间仿佛看到有个白发老翁拄着拐杖来到她床前说:“明日街上有三百六十个生灵受难,要蒙你怜救。”说罢,用拐杖在她的身上打了一下。她猛然惊醒过来,才知道是在做梦。

第二天天刚亮,寡妇梳洗完毕,吃过早饭,来到街上。只见一个老人提一篮田螺在卖。心想:莫非就是它?于是把田螺全部买来,散放在门前池塘里。

说来也奇怪,这些田螺放在水中,塘里就浮起许多红绿色水泡,水泡最终变成一只五光十色的花盆。她就用竹竿把花盆拨过来,拿回家中。

寡妇喜爱这只花盆,睡觉前,把手上的戒指摘下来放在花盆里。第二天醒来,看见的却是满满一盆戒指。原来这是一只聚宝盆!自从她得了这只宝盆,家中金银首饰就堆积如山。她就把这些钱财施舍给穷人。

数年后,寡妇想想自己年近花甲,不知哪日会归天,留着这么多金银,必会引起纠纷。就把两个长工叫来,吩咐把它们埋到深山老林去,不要留有痕迹。她在家摆设香案,叫两个长工对着神明起誓,勿生邪念。

却说这两个长工,原是寡妇的远房亲戚,一个叫使心,一个叫用心。两人拿着金银,走到半路,同时起了邪念。使心架起锅灶烧饭,偷偷将砒霜拌到饭菜里。用心趁使心不提防,一锄头敲下去,敲死了使心。

寡妇在家等了七天七夜,不见长工们回来,心里很不放心。第八天一早,她按原来说好的路线去寻。走到山弯草坪边,见使心的脑袋开花,全身血淋淋地仆在地上。用心双手紧抱腹部,眼睛睁得像铜铃一样大,嘴角挂满了白沫。寡妇长叹一声:“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回到家里,她把聚宝盆投入池塘,把家中剩余的金银首饰送给了村中穷人,自己落发做了尼姑。

(口述:王万里 整理:应荣坤)

教婿勤耕耘

南乡有这样一句俗语:“九耕加三耘,送谷还丈人。”据传,这还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田小三,家里人多,生活比较困苦。平常年间日子勉强过得去,遇到灾荒年间,不借粮就没法生活。

有一年,田小三家遭水灾,没有吃食,就到丈人家借粮食。丈人家门口有座高桥,船重载就能顺当通过桥洞,否则就要卸下桅杆。丈人给小三装满一船谷,小三撑着船顺当地过了桥洞回了家。

第二年,田小三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秋后获得丰收。秋收后,他装了一船粮食去还丈人。船到桥下时通不过去,只好把船缆系在桥头上,自己下船上岸,步行到丈人家。他问丈人:“我从你家借去一船谷,回家时过桥洞无阻。今天我载同样一船谷子,为什么会过不去呢?”丈人笑着回答:“同样的一船谷,你的没我的重,是因为我的谷壮。壮谷装上船,船身下沉多,桅杆就不会被桥梁挡住通不过去了。我们种田地的人要想有好收成,必须多耕勤耘啊!”田小三听了丈人的话,懂得了自己的粮食不能过桥洞的道理,决心回家大干一年。便把这船谷子装回家,准备明年再还丈人。

第三年,田小三从春耕开始就精耕细作,经过九耕三耘,秋后收获的粮食比去年更多了。一天,田小三备好船只,装满谷子,去送还丈人。这次船过桥洞时,果然顺当。他的丈人乐呵呵地说:“九耕加三耘,送谷还丈人啊!”

(口述:王万里 整理:应荣坤)

王炳的传说

传说,北宋兵部尚书王炳的父亲(其名不详)是宁海县旗门乡塘西王人,家境很好,娶了一妻一妾。他的妻子很早就去世了,留有子女。在他的妾怀孕时,王炳父亲想在眠牛山上造生坟,但是风水先生说:“你把坟造在这里,你的后代虽然能出高官贵人,但是你家族的子嗣香火很难兴旺。”他的妾说:“我的丈夫为人敦厚老实,但是因为懦弱经常受别人欺负。只要家族子孙能够做高官管别人,家人就算全死光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决定造生坟。坟建造完了,但从此全家上下都不得安宁,父死子亡,家仆都逃离了他们家。没过多久,他的妾生了一个儿子,名唤王炳,但是孩子出生三天一直啼哭不停。王炳母亲又听别人说这个地方土不厚,很难安身,王炳母子只得迁到宁海东门住。在那里住了十天,王炳还是啼哭着不吃不喝,无法在那里停留。于是王炳母子只好边游走边乞讨来讨生活。行乞了三年之后,王炳已经可以走路了。

当时在黄岩有一个员外,膝下没有子嗣。一天中午,他在厅堂坐着歇息,感到有些许困意,于是趴在桌子上打盹。在梦里,他梦见有一条青龙忽左忽右地缠着厅堂前的堂柱,然后龙母含着眼泪,站在厅堂前看着他。大梦惊醒,只见正巧有母子两人来到厅堂前乞讨。这个时候家里的伙夫出来了,可一看见孩子的母亲就相互抱头痛哭起来。而那个小孩看见厅堂的红漆大桩,十分好奇,左边一下右边一下抱着柱子玩耍。员外看到如此情形,与他刚刚做的梦正好吻合,自知这两人不是普通人。于是走上前问伙夫和那位母亲为什么一见面就泪流不止。伙夫向员外说明:“我和这位母亲原本是主仆关系,无奈主人家家道中落,一家人死的死散的散,已经过了三年了,到了现在才又遇见。”

员外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便收王炳为他的义子,并且供养他的母亲。后来王炳在员外的资助下刻苦读书,最终考取了状元。

(搜集整理:刘晓红)

文魁举人褚传中

清朝咸丰年间,东岙褚家有一人名叫褚传中,为人厚道、忠实。因为家中贫困,只能去长街的姑姑家读书,但是成绩始终不尽如人意。几年后学成归来,回家路过一市镇里岙西周堂,就在那儿歇脚,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一个白发老人走上前来,对自己说:“传中,你如果能赶上省里的考试,你一定会中状元的。”

传中醒来之后不信,于是问高碑(向神佛占卜):“如真能得中,施我圣告!”连抛三十六个圣告,结果如他心意。他急着赶到家里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因为家里贫困,父母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但是他的两个哥哥极力支持他,于是卖了家里的猪换取了银两作为盘缠,并且带了麦饼当点心,还带了白鲞二十只。他的母亲嘱咐他说:“吃完白鲞刺别扔。”

褚传中紧赶慢赶终于到了杭州,方才住下,突然眼睛红痛肿胀。店小二说白鲞治疗眼痛最好,但是价格很昂贵。传中便取鲞刺加上盐煎着吃下。夜里因为吃得太咸而感到口渴,但是不敢问店小二要茶喝,便走到湖边散步。

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他看见湖边一个钓鱼翁,背对着碑垂钓。钓鱼翁刚想吸烟,鱼却也在此时来咬钩,浮标一上一下。渔翁便眼盯着浮标,手满地乱摸找火。传中看到此番情景,上前为老翁点火。

鱼钓上来之后,渔翁看到传中在看自己身后的石碑。渔翁问了问褚传中的情况,观察了一下他的长相,对他说:“我教你碑文词义,熟记便可中考。但因你面相忠实,为官易受屈。”这位渔翁原来是告老宰相,当今的考官是他的门生之一。

开考后,果然都是碑文里的章节。褚传中中了举,回家不任一职,并且建造文昌阁(类似现在的学校)。但因为家境贫困,造阁后钱财已经用完,没有办法过年了,只能到王家那个富人家里借钱。王家的主人允诺他在十二月廿三来拿。褚传中如期而至来取钱,王某却给他出了个坏主意:“你去包下一大批公共的樟木,这样肯定会起官司。然后你再去把王家、褚家两面官司都包下来,这样无论哪家胜诉你都可以拿到钱。”褚传中听到这个主意后很生气地回家了。他想:现在的文人富家,竟然如此刁钻刻薄。于是便嘱咐褚姓众人:“褚姓后代白脚梗不可为官管事,红脚梗当事即可。”意思是刁钻刻薄的人不可以做官,诚实的人才可以。

(搜集整理:刘晓红)

褚家烈女坊来历

清康煕十五年(1676)六月,海寇侵扰东岙,四处掠夺百姓们的财产,强抢妇女。褚家褚宗领女,名叫大妹,年方十六,颇有姿色,被海寇掳走。海盗想要侮辱她,大妹不从。海盗随后掳来了她的哥哥,作为人质胁迫她就范。他们的父母追到海岸边,呼天号地,希望海盗放了他们的儿女。但是海盗扬言如果大妹不从,就把她的哥哥扔到海里让他溺亡。

大妹从小学习礼仪,懂得四德,聪明贤惠。危急之时,思索着自己肯定不得脱身了,若她逃跑,她的哥哥肯定会有生命危险。她的哥哥如果有三长两短,褚门的香火就要断了,他们的父母必将痛不欲生。但如果从了海盗的心愿,那她的清白将会被玷污。大妹左右为难,泪流满面,苦苦思索,忽然间想到了个办法,内心立刻平静下来,对海盗说:“你们放我哥哥回家,我从。”海盗听到了这话十分高兴,立刻放他哥哥上岸回家。大妹的父母苦苦哀求海盗,舍不得女儿离开。大妹担心海盗变卦,催促着父母赶紧走:“事已至此,勿念我。切!切!”随后挥泪而别。

大妹静静地站在船头,仰头看着家乡,等到她的哥哥入村,看不见背影,才让海盗开船。船即将到旗门口时,大妹厉声说:“我没立刻去死,是为了保全我哥哥的性命,哪是真的想依从你们!”然后纵身跳入了滔滔白浪中,了结了她清白的一生。

第三天,大妹的尸体被海水冲回海岸,面色如生,神态安然。她的父母趴在她的尸体上大哭。乡邻怜惜她的贞德,将她厚葬,并且禀告了县令。县令对她的贞德赞叹不已,追赠她为烈女,建造了一座“烈女坊”,遗迹到现在依然存在。

华士裘曾赋诗称赞大妹:“赴死岂徘徊,玉质投江海。冰操激电雷,龙神鉴其烈,为送港前来。”

(搜集整理:刘晓红)

武状元陈桂芬

东岙村塘头陈氏宗祠里挂着“状元及第”的竖匾。匾额一般都是横的,只有考中状元的匾是竖的,上方还可以雕龙。原因在于,状元是皇帝钦点的,是天子门生,有其特殊的荣耀。这块竖匾和“南国武状元”陈桂芬有关,陈氏后裔以此为荣。

陈桂芬(1848—1882),字珪要,号子番,浙江天台妙山人。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武进士第一人,由此武科状元是北方考生天下的局面得以改写。陈桂芬曾任广东南雄协镇,官至二品总兵。

传说,陈桂芬状元及第后,祭拜各处陈氏祖先,表示他的一片尊宗敬祖之心。陈桂芬来到东岙村塘头祭祖时,其场面之隆重、礼遇之周到都在不言之中,但却发生了一则小插曲。

状元到来后,迎接的人个个春风满面,围观者也是街堵巷塞。大家都屏气凝神,争着一睹状元英姿。当然,在这些人群中,也不乏心直口快、口无遮拦之人。其中一位年轻人见到状元后,觉得状元相貌平平,无甚特别之处,就对人说道:“状元的长相也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还不是跟我们一样?他的武艺能好到哪里去?”

不知怎么地,这话就传到了陈桂芬的耳朵里。才二十出头的他也年轻气盛,正想在众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于是,他就穿上盔甲,跨上白马,手握大刀,绕着东岙村跑了一圈。只见他所过之处,草为之伏地,树给他让路。马过时,一路尘烟,人过时,一闪而过,刀动时,呼呼生风。见此情景,路人惊愕,万物失色。那位说怪话的年轻人这才领略到状元的雄姿,更感到自己刚才的唐突冒犯了贵人,只得宴请陈桂芬,让他消气。

(搜集整理:刘晓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