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海防后的传世技艺-海马和碾米工艺

浙江海防后的传世技艺-海马和碾米工艺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戚继光主持浙江海防后,召集能工巧匠用木料制成“海马”,命所有将士学会“海马”的驾驶技术。倭寇入侵多从海涂侵入,他们上岸后船上船员较少,戚家军就趁退潮之际驾“海马”袭击倭寇船只,将之烧毁,断其粮草军火,使倭寇在浙东沿海屡吃败仗。“海马”由马身和马手组成。马身主要由两块帮板和一块底板组成。碾米这项工艺起源于何时已无据可查,在轧米机器出现前,人们都用碾子来碾谷,这比用捣臼捣米效率要高得多。

浙江海防后的传世技艺-海马和碾米工艺

旱烟制作

旱烟,古代叫老烟。以前的做法是,把烟叶晒干,要吸烟时拿一瓣烟叶放在手心里,双手用力搓成碎末,然后放在烟盅(用铜铸的)中吸。后来发明出用烟寨把烟叶刨成烟丝,用清油拌匀焙干后再吸的方法。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凭票证买烟的时代过去后,目前基本已无人抽旱烟。制作步骤如下:

晒烟叶。把烟叶嵌在稻草绳中,草绳一头缚在屋柱上,另一头缚在柱上或木桩上晾晒。利用阳光和风,使烟叶干燥。

整理烟叶。等烟叶晒黄晒干后,从稻草绳上拿下来,抽掉烟筋或把烟筋敲软,喷上清油,一瓣一瓣摊直,叠好。再折起来,放进烟寨中,塞紧实。

刨丝。固定好铁刨的深浅,把烟寨里的烟叶刨出来,变为烟丝。露在烟寨外面的烟叶刨完后,再用铁锤敲烟寨,把里面的烟叶敲至露出来,再刨。这样依次进行,刨到最后,刨不到的少量烟叶裹在下次刨的烟叶里,一起放进烟寨再刨。

焙烤。把刨出来的烟丝用清油拌后,放在铁桶中,慢慢焙干(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用手翻动,防止烤焦)。这就制成了旱烟。

海马”制作

“海马”,一种木制的海涂交通工具。据传,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官兵无法在海涂上追击戚继光主持浙江海防后,召集能工巧匠用木料制成“海马”,命所有将士学会“海马”的驾驶技术。倭寇入侵多从海涂侵入,他们上岸后船上船员较少,戚家军就趁退潮之际驾“海马”袭击倭寇船只,将之烧毁,断其粮草军火,使倭寇在浙东沿海屡吃败仗。

后来沿海百姓便把它作为海涂作业的交通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海马”由马身和马手组成。马身主要由两块帮板和一块底板组成。帮板是一块厚1.5 厘米、长185 厘米的杉树板,前小半部上翘,头部高16 厘米,后大半部高10 厘米,宽而平;底板比帮板略长,是一块长196 厘米的松树板,呈冬瓜形,板两边薄,中间厚,平圆而光滑,头部翘起。

制作时将底板用铁钉依次固定。两边的帮板上,头部用一个宽8厘米的小方木块将底板和两边帮板钉牢。尾部也用一长条木块将两边帮板和底板钉牢。“海马”大身宽15 厘米,前身渐渐缩小到8 厘米,尾部宽13 厘米,头部长约16 厘米,这样制成的马身,跟木帆船相似。马手由两根直档和一根横档组成,装在“海马”前半部的帮板上,并与马身向后倾斜成70 度的角。

做蟹屋(www.xing528.com)

有一种诱捕青蟹的方法叫做蟹屋,也叫“蝤蛑屋”。渔民港口位置较高、土地较硬的地方挖一个又大又深适合蝤蛑穴居的洞,洞口放一块条石。涨潮时,蝤蛑会顺着海水进入港口觅食,当它发现一个现成的洞,洞口又有坚固的石块时,就会爬进洞内巡视一番,然后在洞屋内挖泥堵住洞口。渔民挖掉封口的泥,放蝤蛑钩下去搅动几下,然后蹲在洞口,等蝤蛑出来便闪电般抓住蝤蛑后背,丢进蟹笼。

钓弹涂

钓弹涂要丈二钓竿丈二线,线上挂一个有四个钩的钓钩。由于弹涂在滩涂上非常敏捷,所以钓者要站着不动,把钓线远远地甩出去,甩过弹涂所在的位置,再“呼”一下拉回,钩就猛然钩住了弹涂。拉回后顺势让钓线在脖子上绕一圈,再把弹涂取下,扔进挂在腰间的坎箩。东岙村的褚孔北、褚孔陈、褚孟明三人非常擅长钓弹涂。

碾 米

新中国成立前,稻谷要用碾子来碾成米,当时十五六岁的人都能碾米,这是一项基本的技能。东岙村遗存有它山殿前大碾盘、西溪坝边石碾、塘头细江碾子盘。

碾米这项工艺起源于何时已无据可查,在轧米机器出现前,人们都用碾子来碾谷,这比用捣臼捣米效率要高得多。当时农村都用碾子来碾谷,不过谷少时还是要用捣臼。碾米步骤如下:

清扫石碾。先把碾槽的污物扫净,塞好漏水洞。

倒料。把谷倒进碾槽,摊匀。

碾米。把牛耕藤吊在碾子后面,把牛赶进耕藤里,赶牛转动碾盘,压破谷壳。一个人专门赶牛和翻谷,这样循环走碾,直至谷成米为止。

过筛。由槽里取出碾好的米,过糠筛,筛去细糠和碎米,接着用风车扇去米糠,再用米筛筛去谷壳,剩下的就是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