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岙村庙宇调查:清溪寺、瑞云庵、东洲庙、东山庵

东岙村庙宇调查:清溪寺、瑞云庵、东洲庙、东山庵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岙靠海,而且村内四大姓有不同的好恶与信仰,所以东岙村内庙宇特别多,集儒释道于一村。清溪寺旧址位于东岙村西北面山脚下,建筑面积约500 平方米。2013年6月,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宜等曾来清溪寺后寻周氏祖墓。瑞云庵建筑面积约300 平方米,建于明代中期,因由东岙王氏族人所建,故又称王家庵。东洲庙建筑面积约550 平方米,位于栅栏门巷南部。东山庵东山庵现称紫竹院,建筑面积约1700 平方米,位于村东山脚的东溪边。

东岙村庙宇调查:清溪寺、瑞云庵、东洲庙、东山庵

东岙靠海,而且村内四大姓有不同的好恶与信仰,所以东岙村内庙宇特别多,集儒释道于一村。

清溪寺旧址 位于东岙村西北面山脚下,建筑面积约500 平方米。据明代崇祯宁海县志》记载:“清溪寺,南三十里天灯山麓,南宋时建。周弁墓在寺后。”原为集庆庵,南宋时扩建为寺,因地处清溪流域而改名清溪寺。1941年重修,1970年拆废改建东岙中学(现为东岙小学)。清溪流域至今仍有很多周氏后裔村庄,如属于三门县的后周、后山周、路上周、路下周,属于宁海县的下洋周、田孔周,属于天台的山里周等。2013年6月,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宜等曾来清溪寺后寻周氏祖墓。据绍兴周氏宗谱记载,其祖墓在台州宁海清溪寺山,就指此寺后之山。

西屿庙(白鹤殿) 建筑面积约150 平方米,约建于元朝,位于眠牛山牛头肩,供奉白鹤大帝。庙内有许多历代古迹遭破坏,现存有清嘉庆年间(1796—1820)刻制的签诗经大长方木板一张,供求签之用。

关帝庙 建筑面积约120 平方米,建于清嘉庆中期,位于观海桥西头,主供关老爷。庙内有一块元代石碑,以及一根高3米多的石经幢。

道观殿 又称倒官殿,建筑面积约250 平方米,位于村东北角,原称东洲街的路北田间。此地原是塘上陈氏之始居地,唐末就建有宗祠、假山、地宫,后由于地震,宗祠损毁,地宫塌陷,造成数十人死亡。从此地盘不稳,于是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建殿时,恭请东岳大帝以镇宅。殿柱为方形石柱。现古物多散失。陈氏宗谱记载十八学士兴盛时期在村内建有地宫。传说某天相聚时地宫突然倒塌,官员死伤大半,故建倒官殿以纪念。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曾作为生产队仓库、晒场。20 世纪80年代重新修建,后又塑神像。现殿内有唐宋年间假山一尊,一人多高,重数百斤,由村民在田头挖得。

瑞云庵 建筑面积约300 平方米,建于明代中期,因由东岙王氏族人所建,故又称王家庵。原大殿均用方石柱,庭院铺鹅卵石,筑有石雕花坛,古朴大方。新中国成立时,整座庵分给外来陈姓和本村王姓村民居住。20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设东岙卫生所。后因新建东岙卫生所,归还村民居住。2013年,居住在庵堂主屋的王姓人家重修主屋,恢复主屋庵堂原貌并塑佛像归还王家村。瑞云庵之南有约300 平方米的瑞龙池。池之南有连接新岭古道的驿亭,被称为王家路廊,古时有客栈饭店、店铺。

东洲庙 建筑面积约550 平方米,位于栅栏门巷南部。东洲庙为东岙地区域庙,供奉总主大王,兼奉妈祖海神,俗称大王殿。东洲庙建于清康熙中期,嘉庆初期建东西两厢房,道光七年(1827)建戏台,大殿为方石柱砖木结构,石柱上刻有“泽被东洲好似尧天开景运,恩流西屿犹如舜日度年华”的古对联,展示了东岙与西屿的古文化。现大殿仍然保留原貌。两侧厢房、戏台、门楼、东边龙王殿、西边吕祖殿均为砖木结构,均为20 世纪80年代重新修建。大殿之东建有龙王宫,大殿之西建有土地宫。因东岙村民世世代代每年要出海捕捞,故供奉妈祖雷公神位,以保出海平安。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总主大王诞辰日由东岙五村轮祭并请戏班演戏三天三夜。渔民出海前,都要来此祭祀神灵。此庙体现了东岙农渔文化。1960年左右,大王殿里办过竹器社,制作竹筷子,后做过粮站,1966年还充当过仓库。(www.xing528.com)

它山殿 建筑面积约250 平方米。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清光绪三年(1877)突来暴风猛雨致使殿宇全毁,空存残基。光绪六年(1880)重建,内供奉治水侯王灵位及东岳大帝之圣位。人民公社化运动时作为生产队仓库、晒场,后因长久无人修理,大殿损毁。1990年又重建并塑神像。

文昌殿 建筑面积约200 平方米。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由儒学训导王恭安君倡议建成,供奉文昌帝君。主殿墙上有麒麟图古壁画。殿内原有大柏树,新中国成立前夕被蚁蛀毁。土地改革时被分给外来李姓居住。军事化运动时做过食堂用房。20 世纪90年代初,李姓修缮后归还王家村。1996年,众人集资重塑神像,2001年损毁,2006年又重塑神像。

东山庵 东山庵现称紫竹院,建筑面积约1700 平方米,位于村东山脚的东溪边。初建于清代中期,主供药师佛,有一尊高约0.8米的释迦牟尼石雕像,石雕莲花底座连体,“文革”时曾被人藏于庵前溪坑底。相传古时有一比丘尼持庵,并懂治眼疾医术,又把中草药秘方编写成药方签诗,给予患者,患者按方用药,效果很好。清光绪年间,有一患眼疾几乎失明者,自远道慕名而来,一路上走走爬爬,到此庵医治终于复明。看到远近到此膜拜求医者无栖身之处,他为感恩此庵主,就主动捐款,当地民众助捐,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造南面厢房。1975年前后,本村又修建北面厢房。现在仍留有治眼药方签诗。

离怖庵 建筑面积约120 平方米。位于村南,建于清代。附近曾有蛎婆埠古埠头。

高丘庵(樟仙庙) 建筑面积约80 平方米。民国初建,位于王家村西南。原建于此庙东面大樟树底下,因大樟树及几棵沙朴树被砍,地皮移作他用,所以迁建到现位。庙内供奉的神灵据说专管六畜平安,所以庙虽小香火却很旺。正月十四夜,村民都要到此上灯。土地改革时,把西边两间分给外来的陈姓居住。“文革”时拆伽蓝灿头变普通民房墙圲。旁有古樟,系清代王姓人所种。庙内还留有清代物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