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导游讲解实务:达斡尔族文化特色

内蒙古导游讲解实务:达斡尔族文化特色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大众运动基础,使达斡尔族运动员一直都在国家曲棍球队中占据很大比例。2006年5月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项目“波依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山葱、野韭菜、野蒜、沙葱等都是达斡尔族采集和食用的野味菜肴。随着达斡尔族居住区域和生产方式的变迁,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达斡尔妇女善于刺绣,绣花鞋是衡量达斡尔族妇女技艺高低的标准。

内蒙古导游讲解实务:达斡尔族文化特色

各位团友,在为大家介绍过“三少民族”中的两个之后,现在为大家介绍“三少民族”中的最后一个“达斡尔族”。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黑河市,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市。达斡尔意为“开拓者”。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清代曾借用满文字母创制过“达斡尔文”,但并未得到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般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达斡尔语记音符号。现在达斡尔族基本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少数人兼用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

达斡尔族是一个英雄的少数民族。自17世纪中叶至新中国成立前,达斡尔人民一直为守卫祖国北疆谱写着感人的事迹。勤劳的达斡尔族世代居住于黑龙江中上游以北辽阔而丰沃的土地上。正是因为这里物产丰富,且与前沙俄交界,自17世纪中期开始,沙俄不断侵袭,既为掠夺这里的物资,又想将达斡尔族区域作为殖民统治的跳板。1643年,沙俄“探险队”侵入达斡尔族世代居住的精奇里江(俄罗斯远东区南部河流,黑龙江左岸最大支流,现称“结雅河”),达斡尔族人民奋起反抗,打响了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第一仗,也拉开了达斡尔族三百余年保卫祖国边疆的序幕。达斡尔族人民持续投入对沙俄的反抗斗争,至17世纪60年代,达斡尔族响应清政府战略号召,离开故土迁居于嫩江流域。此时开始至20世纪初的二百多年中,达斡尔族同鄂温克族兄弟被编入“八旗军”,一直为守卫边疆默默奉献。20世纪,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也为反抗外来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达斡尔族也是一个乐于交流交往、热爱生活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在东北诸多少数民族中,是最早从事农业耕作的群体,同时,他们兼营畜牧和渔猎,在不断同各民族人民交流交往中发展。各位团友是否了解一项奥运竞赛项目——“曲棍球”,这项运动被认定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源于希腊,但它在我国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唐朝时期,这项运动便已盛行,在达斡尔族中则一直传承至今。相对于国际比赛的严格规则,达斡尔族的这项特色运动更为随意,样式也更为丰富。他们将柞木棍的弯曲根部削扁作为球杆,称为“波依阔”。曲棍球称为“朴列”,分不同情况使用毛球、木球、火球,毛球适合青少年,木球更接近于国际比赛用球,适合成年人,而火球则可在夜间使用。良好的大众运动基础,使达斡尔族运动员一直都在国家曲棍球队中占据很大比例。1989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国家体委命名为“中国曲棍球之乡”。2006年5月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项目“波依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曲棍球,达斡尔族还有很多种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比如他们的传统舞蹈叫“鲁日格勒”,原指“燃烧火焰”,也是一种众人共同参与的舞蹈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链接

达斡尔族“曲棍球”——波依阔

(一)达斡尔族的生产习俗

达斡尔族早期生产习俗同鄂温克族相似,曾以狩猎和捕鱼为主要生产活动,每逢冬季河湖结冰,邻近的屯子就联合起来组织捕鱼队凿冰下网捕鱼。但同另外两个少数民族有所不同的是,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他们形成了特有的放鹰风俗,每年中秋前后,达斡尔族都要在屯外支架扣鹰。捕到的鹰经过精心训练,可以成为优秀的狩猎伙伴,鹰通常养到夏季,秋季放生。

达斡尔族在后期的生产中,逐渐转向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以狩猎业、伐木业和采集业为辅助。早在达斡尔族居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就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此外,达斡尔族有善于种植烟叶的传统,他们生产的烟叶呈金黄色,素有“琥珀香”的美誉。(www.xing528.com)

(二)达斡尔族生活习俗

1.达斡尔族的居所

依山傍水是达斡尔族选择屯落的重要条件,只有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建屯定居,才能进行农、牧、猎、渔、林等多种生产活动。达斡尔族房屋建造十分考究,“介字房、蔓子炕”是其房屋的最明显特点。达斡尔人的房屋院落修建整齐、有条理,坐北朝南的“介”字形房,庭院内一般有小型园田。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早期多用土坯建造,后期以砖瓦为主。

2.达斡尔族饮食

达斡尔族多样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食材来源也较为丰富,其饮食文化品味多样。既保留古老的烹饪野生菜果、兽肉、鱼类的习俗,又具有以米面为主、肉乳蔬菜为副食的饮食习俗。最具特色的便是“昆比勒”(柳蒿芽)是达斡尔族喜爱的食物之一,它是一种生长在相对湿润环境沃土中的野菜,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到采集时节,几乎每家每户都采,多者一户能采集几麻袋。柳蒿芽除了鲜食外,主要是晒干储存,可食用到第二年采集季节。此外,山葱、野韭菜、野蒜、沙葱等都是达斡尔族采集和食用的野味菜肴。其次,具有以米面为主,肉乳蔬菜为辅的饮食习俗。达斡尔族用荞面做的“达勒·布达”(即饸烙面)最具特色。游猎时期的达斡尔族主要是以牛羊肉主食,有时也吃猎获的狍子、野猪、野兔、野鸡、鹿肉、鱼肉等。随着达斡尔族居住区域和生产方式的变迁,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以猪肉为主,辅以牛、羊、家禽或猎获的各种兽肉。喜欢吃炖菜,酷爱奶食品。

3.达斡尔族服饰

达斡尔族在清代及以前,同另外两个少数民族一样,喜穿皮衣、戴狍头帽,少数人穿布衣民国以后,随着达斡尔族人口增加以及逐渐定居,布料基本取代了兽皮,服装样式受满族影响很大。男子穿长而肥的袍子,饰花边,图案较简单,色彩浅淡素雅。有时外面穿短坎肩或长坎肩。习惯束腰带,戴礼帽,如果出席正式场合,必须穿长衣服、系腰带,在腰带上挂烟荷包和火镰,以示庄重。女式服装与清代满族服装样式基本相同,不束腰带,不穿短衣,在衣领、开襟、下摆、袖口等处镶边,做工考究。达斡尔妇女善于刺绣,绣花鞋是衡量达斡尔族妇女技艺高低的标准。之前提到过,达斡尔人有种植烟叶的传统,所以,烟荷包是他们喜爱的装饰物。达斡尔族烟荷包和他们的服装一样,造型、材质多样,有兽皮、布、缎做的,但都要用传统工艺刺绣各种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